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導語:在黑豆生長過程中,對水分、溫度、光照的需求是不同的,掌握其規律,使得黑豆的習性與環境協調一致,促進黑豆的生長

每一種生物對於環境的適應性是不同的。所以呢,我們在種植農作物時,首先我們要了解它的生長習性,以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然後根據這些,我們要採取適當的措施,使農作物更加適應環境。接下來,小編要帶大家去了解一下黑豆對環境條件到底有何要求。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一、水分:

黑豆是需水量較大的作物,比禾穀類作物多30%,農民中有“旱谷澇豆”之說。水分是黑豆細胞重要組成部分,其各部位的含水量為:種子約10%,莖約84%,葉片為76%,葉柄為86%。種子吸水量為自身重量的120%~ 130%時,才能正常發芽。多數黑豆發芽吸水量比黃豆少6%,早春播種,在相同條件下,黑豆出苗率比黃豆高5.5%;深播情況下,出苗率比黃豆高16.3%。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黑豆不同生育階段對土壤水分要求不同。一般春播大豆各個生育階段適宜的土壤含水量,多數黑豆品種與黃豆略有不同,但基本規律是一致的。

春播黑豆苗期比較耐旱,耗水較少,適當控制水分可促使根系深扎,有利於蹲苗。開花結莢期和鼓粒期耗水量最大,農諺說“乾花溼莢,畝收石八”、“千莢溼花,有稈無瓜”。豆莢灌漿期是營養物質向籽粒運輸的關鍵時期。供水量相對較大,供水量不高,全時糠莢增加,百粒重降低。“乾花”、“溼花”與“溼莢”相伴,其實開花對水分的需求也很大,如果幹旱缺水,勢必減產。但是開花時期如果陰雨連綿或者澆水過多,會引起徒長倒伏,花莢大量脫落。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夏播黑豆需水規律略有不同。幼苗期每日耗水量明顯大於春播,應有適當水分供應,不可蹲苗。夏播黑豆生育期間耗水量最多的時間,與春播相比提前了一些,在始花盛莢階段,甚至在分枝期耗水量就很大。

一般來說,黑豆的產量與生育期的田間耗水量密切相關,且呈極顯著的正相關。在正常情況下,田間耗水量越大,產量越高。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二、溫度:

黑豆是一種喜溫作物,但對溫度要求不太嚴格。不同地區種植的不同類型品種所需求的積溫大體是2400C-3800C,我國從南到北都能滿足這一需求,因此都能種植黑豆。北方的品種和早熟品種需要較少的積累溫度,南方和晚熟品種的品種需要更多的積累溫度。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日平均溫度6-7℃時,種子即可萌動發芽,但非常緩慢;20℃左右最為適宜,播後4-5天就能出苗。夏播時氣溫高,出苗更快些。幼苗有一定抗低溫能力,遇到春寒天氣,在-4℃時只有輕微凍害。真葉出現後抗寒力顯著減弱,在-2℃時就出現凍害。花芽分化期最適溫度為20-25℃,溫度高時分化較快,反之則慢。至於開花期最適宜的溫度為:白天22-29℃.,夜間18-24℃。有人報道,溫度在25-28℃時,開花佔88.9%;低於16℃高於33℃,則無花朵開放。籽粒形成期所需溫度有所降低,為21-23℃,這一一時期如果溫度過高,反而會造成落莢和籽粒不飽滿。成熟期適宜溫度為19-20℃,低於14℃即停止生長。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三、光照:

黑豆如短日照的屬,對長期和短期的反應非常敏感。長期的環境能促進植物的營養生長,而且對生殖生長有抑制作用。在短日照條件下,有利於生殖生長,而不利於營養生長。在我國,日照由北向南逐漸變短,東北春大豆區品種適應長日照環境,開花較晚,南方大豆產區品種日照較短。南方種植北方品種,在短日照的影響下,營養生長不良,植株矮小,花莢開花早,生育期縮短,產量下降。在相同地區,黑豆品種對光照的要求沒有什麼特殊性,但一般耐陰性較強。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除光照長短外,光照強弱對黑豆生育也有很大影響。黑豆葉片光合作用的光飽和點為6萬-7萬勒,在達到光飽和點之前,葉片光合速率隨光照強度的增強而提高。光照不足則會嚴重影響光合產物的形成和運轉,引起花莢脫落,降低百粒重。黑豆與玉米、高粱等高稈作物間作,常因遮光嚴重而減產與小麥等低稈作物間作,只要帶距合適,對光照不會有太大影響。不同品種的葉形與大小,對光合作用的強弱沒有什麼大的影響,但尖葉形品種有利於透光。

解析黑豆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採取這些措施,收穫令人意想不到

有充足的水分,有適宜的溫度,有得當的光照,黑豆才能正常生長,結出優質的果實。今天,咱們就先講到這兒了,有什麼問題,有什麼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我們下期再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