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训练日记——“好学生”与“好榜样”缺一不可

家庭训练日记

我的宝宝轩轩,我最爱的宝贝。从一岁半的时候爸爸就发现了不正常。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会跑了他不会?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指物了他也不会?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会喊了,也能听懂家长的话了他还不会?我最爱他,却把我的孩子养成了一张白纸。没有在这张纸上涂上任何色彩。

当时我还在无知的给孩子看手机,一天几个小时的电子产品。只在乎孩子吃的好吗,穿的暖吗,从来没有给孩子传递认知。当孩子的情况让我重视时,是因为孩子上了早教课。我明显的看出了孩子跟同龄孩子或者比他月龄小很多的孩子之间的差距。我开始慌了,怕了。我们开始频繁跑医院,各种检查验血,核磁。测评。导致了孩子对医生的深度恐惧。测评结果语言落后一年。大运动精细运动落后八个月。不幸中的万幸,是医生说看着不像自闭症,让我们赶紧给干预。医生建议我们住院一个月做治疗。上康复课是不允许家长陪同的。而且还会有磁疗,电疗,扎针,输营养脑细胞的液体。看到孩子满脑袋的针灸,满身的电线。想到孩子上康复课时的恐惧,哭闹。我退却了。我担心孩子不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我怕孩子在极度恐惧之下会不会就真的自闭了,结局我承担不了,我决定改变自己,自己辅导他。

家庭训练日记——“好学生”与“好榜样”缺一不可


我选择了加入大赛爸爸训练营。刚刚开始的时候自己特别的焦虑崩溃,教给孩子认知的时候每天自己眼里都含着眼泪,觉得孩子为什么怎么教都学不会。为什么要教那么多遍才能掌握一个技能,孩子会不会是智力低下。崩溃的时候赛爸的心理课程就像一剂良药,抚平了我的焦躁,赛爸的鼓励也让我拾起了信心,砥砺前行。不管孩子最后结果如何,作为妈妈我都不能放弃。慢慢的度过了第一个月。经过听课然后自己在运用到孩子身上,孩子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认知能力大大提升,我说的话他能听懂了,学会指物了,指令也能完成的很好,学东西明显的快了很多。这一个月的时间我还教会了他喊妈妈,从m到ma再到妈妈,那一声妈妈让我眼泪纵横。

之后我完全沉浸在了陪伴孩子的过程当中。训练如厕、认识身体五官、互动游戏。我把自己活成了一道光,来照亮我的孩子。

慢慢的孩子掌握了家庭人物的所有称呼。当时训练称呼时我傻傻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去要人家照片,只要是孩子接触过的认识的人,都给他提供练习。又过了不久孩子出来了其他的发音,这时候我就给他扩音。慢慢的说大量单字,现在开始出一些词语了。

这几个月孩子发生了质的变化。认识了图形,认识了数字会数,还会写几个,清楚的认识了多种颜色,能用语言结合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我的努力全部化为了孩子的进步。

庆幸在最无助最黑暗的时候遇到了赛爸。每次课后都有新的感悟,跟孩子也有新的互动玩法。感恩赛爸!让我和孩子脱胎换骨!

家庭训练日记——“好学生”与“好榜样”缺一不可


大赛爸爸说

妈妈把泪,化成了行动,去指引孩子前进。

几个月的时间,孩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着实让我们开心不已,赛爸心里也非常宽慰。其实大赛爸爸团队,只是作为理论的传输者,真正亲身抚育孩子、帮助孩子进步的妈妈才是践行者。在孩子的康复道路上,我们不仅仅需要孩子作为一个“好学生”,听妈妈的话去努力配合,我们更需要妈妈们去争当 “好榜样”,听赛爸的话,吸收这些抚育知识,配合赛爸,好好去给孩子做培训,“好学生”跟“好榜样”一起,孩子进步的成效才会更显著一些。

焦虑、困惑,当孩子出现任何情况的时候,妈妈们都有这些心理,我们只能是化伤感为行动,积极乐观去看待,用实际行动去改变现状。

你们在进步,赛爸也在进步,赛爸会学习更为丰富的理论知识,结合咱们妈妈碰到的具体问题,去寻找最优质的康复方案,我们一起努力前行。

很感恩家长们的认可,我们也在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