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2020年,本是全球體育產業至關重要的一年,歐洲盃和奧運會兩項含金量十足的賽事即將舉辦。

但新冠肺炎的影響擴散到全球,這場公共衛生危機,最後成為各行各業的一場劫難。不可避免地,全球體育賽事受到了重創。

運動員感染新冠肺炎的消息頻頻登上新聞。

2月28日,年僅23歲的伊朗女足運動員埃爾汗舍·伊克希確認感染新冠肺炎後去世,成為世界足壇首位因新冠肺炎死亡的案例。她所居住的庫姆省,是伊朗疫情爆發的集中區域之一。

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冠肺炎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徵”後,3月12日,意大利足球俱樂部尤文圖斯球員魯加尼在新冠檢測中結果呈陽性,致使尤文全隊隔離,包括他們的當家球星C羅。

就在3月9日,尤文以2-0的成績,戰勝國際米蘭,重回意甲榜首位置,賽後全隊還一起慶祝。

有媒體粗略統計,這場全球疫情影響了百場賽事,它們被暫停、推遲或者空場舉行。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全球體育賽事的調整已經在陸續進行。2月26日,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曾介紹,眾多國際賽事,比如亞洲室內田徑錦標賽、跳水世界盃系列比賽,以及東京奧運會部分項目的資格預選賽等,都將延期舉辦或者異地舉辦。

疫情在全球爆發時,意甲聯賽和NBA常規賽正打得火熱。鉅額的轉播合同、高昂的場館租金、配套的營銷動作都已經投入進去,誰也不想叫停比賽。

但事態一步步變糟糕。一週內,NBA從提醒球員注意儘量減少跟球迷互動,再到提醒各球隊做好空場比賽準備,最後還是不得不取消比賽。

賽事的停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牽連了整個產業鏈生態中的無數企業。

處於紅海的國內體育產業,湧入了不少巨頭,尤其在版權競爭上動作不斷,從中超版權賣到80億,到蘇寧體育7.21億美元拿到英超版權,再到騰訊體育以5年15億美元續約NBA。

對於重金加持體育IP的巨頭們,賽事帶來的流量、收入等回報至關重要。

而這次疫情,也打亂了這些平臺們的節奏。

各項賽事停擺

3月9日,在意大利,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足球比賽。以往座無虛席的體育場上空無一人,場上奔跑的球員聽不見一聲喝彩。這是疫情下的特殊產物,賽事以空場方式進行,所有觀眾只能觀看線上直播。

這場國際米蘭客場對陣尤文圖斯的意甲聯賽,涉及兩支強隊,受關注度極高。

受疫情影響,這場比賽的備賽過程一波三折。起初聯盟決定將這場焦點戰在內的多場比賽以空場的方式進行,之後又決定將比賽推遲到5月14日進行。

這一變動觸怒了國際米蘭俱樂部主席張康陽,其在社交網絡發文,“草率地更改賽程,卻一直把公眾的健康放在第二位,你或許是我見過最大、也是最可惡的小丑……”

文中的“小丑”被認為是意甲聯盟主席保羅·達爾皮諾,而國際米蘭擔憂比賽的延期會影響球隊狀態,導致國際米蘭在賽事中成為失敗的一方,因此借“防控疫情”之名錶達不滿。

空場辦賽成為了最後的解決方案。實際上,在無法預計疫情結束時間的情況下,相比延期舉行或是取消,空場也能在某種程度上減少損失。但不幸的是,3月10日,意大利改變了原本空場辦賽的決定,取消了包括意甲在內4月3日前的所有體育賽事,並封鎖了國境線。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國際米蘭VS尤文圖斯,圖源球天下體育

另一邊正在舉行的NBA受到影響後,也曾寄希望於空場比賽。

為了防疫,3月3日,NBA先向各隊發送了一份備忘錄,其建議包括減少與球迷的肢體接觸,對聯合試訓、海外球員考察等縮小範圍甚至取消等。隨著疫情的持續,3月7日又發出聲明,建議各方做好“空場比賽”的準備。

但空場辦賽遭到俱樂部高層和洛杉磯湖人隊詹姆斯、凱爾特人隊肯巴·沃克等諸多球員拒絕。

“要我們在沒有球迷的情況下去打比賽?這是不可能的。我不會打。如果我走進一座球館,而那裡沒有一個球迷,那我就不會去打球。”詹姆斯表示。

球員戈貝爾的確診,最終促使NBA做出停賽的決定。

3月12日早上8點,爵士和雷霆球員結束賽前熱身,準備開始比賽,雷霆的首席隊醫唐尼·斯特拉克(Donnie Strack)突然衝進場內,找到裁判溝通。之後,現場響起播報員的聲音,其宣佈比賽因不可預見的情況而延期,並安慰大家“你們都是安全的”,然後要求球迷退場,現場球迷發出了不滿的噓聲。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爵士球員退場,圖源企鵝體育

據《鹽湖城論壇報》報道,爵士在跳球前拿到了檢查報告,顯示戈貝爾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成為NBA第一例新冠肺炎感染者。隨後,同在爵士的米切爾也被確診。

NBA不得不臨時中止賽事。確診後,戈貝爾在ins中提到,他感到恐懼、焦慮、羞愧,並對可能被其危及的人道歉。

目前,戈貝爾確診導致密切接觸的克利夫蘭騎士、紐約尼克斯等六支球隊隔離。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戈貝爾ins

今天,NBA總裁蕭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NBA聯賽將至少停賽30天,不排除直接去掉賽季的可能,總決賽有可能延期到7月舉行。

在意甲聯賽匆忙結束、NBA停賽的背景下,歐洲盃與奧運會這兩場重要賽事的最終命運,令人擔心。

按照規劃,歐洲盃這一賽事將在11個國家的12個城市舉辦,幾乎是由“整個歐洲”共同舉辦,賽事要持續整整一個月。但如今,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遍佈整個歐洲。

到底是延期還是取消,暫時還沒有定論。3月12日,歐足聯發佈公告,對於各聯賽、歐戰和2020年歐洲盃的應對舉措,將於3月17日舉行的電話會議中作出決定。

奧運會本是在今年6月舉辦,3月12日,2020年東京奧運會聖火採集儀式在距離雅典約370公里的希臘古奧林匹亞遺址進行。

這項起源於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儀式已延續近百年,但2020年東京奧運會聖火採集儀式首次在無現場觀眾的情況下進行。因為現場儀式環節縮減,儀式時長也從里約奧運會的1個半小時縮短至1個小時。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2020年東京奧運會聖火採集儀式,圖源新京報

過去近一個月,全球體壇都受到影響。目前已經取消或暫停的比賽,除了上述提到的意甲、NBA,還有歐冠、CBA、中超、歐聯、亞冠、西甲等,目前決定空場進行的包括德甲、法甲、NCAA等。隨著疫情影響的擴大,可能有更多賽事暫停或取消,2020年,體育屆恐怕無法如往常熱鬧了。

損失巨大

全球體育產業已經形成了龐大生態,賽事取消所帶來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的。

多米諾效應已經發生。如今構成賽事主要收入的是:門票、版權、商業贊助以及特許商品經營。

與收入密切相關的,是產業鏈上下游的所有角色。從賽事版權購買方,到體育媒體、廣告營銷公司,再到票務公司、衍生品銷售平臺、賽事IP開發平臺。當產業鏈的核心停擺,所有角色都會受到影響。

如今中途暫停賽事的意甲聯賽和NBA,已經可以預測其經濟損失。

據意大利媒體估計,意甲聯賽將會造成4000萬歐元的經濟損失。加上門票之外的餐飲、周邊產品售賣、停車場、博物館門票以及其他服務收入,僅尤文圖斯一隊,將至少損失1230萬歐元。

在收入來源中,意甲對媒體版權的依賴度極高,達到47%,而門票收入只佔12%。為了保證媒體版權的營收,空場辦賽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但最終也被意大利政府叫停。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體育賽事IP變現渠道

NBA方面,據《福布斯》公佈的數據,其在2018-2019賽季總收入達到88億美元。門票是最核心的收入之一,收入佔比達到22%,也就是19.4億美元。

The Athletic報道,有NBA聯盟內部人士估計,今年每場比賽門票收入約在200萬美元,每支球隊本賽季主場常規賽剩餘9場。這意味著30支球隊僅門票收入將減少5.4億美元。

在媒體版權這塊,NBA以“天價協議”著稱。2014年底,NBA聯盟宣佈與ESPN、TNT達成新週期版權轉播協議,從2016-2017賽季開始持續9年。新合同總價值高達240億美元,年均近26.7億美元,接近現有合同的三倍。這些損失,部分可能將由轉播商或者保險公司承擔。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奧運會的舉辦又有所不同,一個國家和城市想要申奧成功十分不易,而申辦成功後,又涉及場館、交通、宣傳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往往需要長達五年以上的時間進行統籌規劃和建設。

離奧運會舉辦還有三個月左右時間,日本已經投入了252億美元。據美國《時代週刊》透露,2020年東京奧運會預計將耗資250億美元,這幾乎是最初計劃的4倍,

日本非常看重奧運會帶來的“回報”。日本東京都政府曾估算過,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帶來的經濟輻射效果。

估算結果是,從申辦成功的2013年9月,至奧運會舉辦10年後的2030年9月的約17年間,日本年均GDP將推高9000億日元左右。就業方面,東京都預計增加約130萬人,東京都以外約增加64萬人,綜合來看,日本政府堅信舉辦奧運會將獲得超過10倍的回報。

巨頭們的體育“大考”

在產業價值鏈的諸多環節中,賽事IP是一個重要的切入口。圍繞NBA這一體育IP,巨頭們曾展開過激烈的爭奪。

2019年,為了深度綁定NBA這一頂級賽事,騰訊花費15億美元簽下NBA長達5年的獨家數字版權,新合同至2025年夏天。

談判從2018年就已開始,當時阿里巴巴也加入戰局,最終還是由騰訊體育拿下。隨後亞當·蕭華提到,“騰訊對於NBA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

對於騰訊而言,NBA同樣重要。根據NBA的官方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8-2019賽季,中國累計有4億9千萬球迷通過騰訊平臺觀看了NBA賽事直播和視頻節目。

以“天價”拿到版權後,騰訊體育加大了投入,為NBA業務建立了龐大的運營團隊,為賽季比賽配備解說,更提前準備足夠的CDN帶寬、規格足夠的新演播室等基礎設施。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但賽事版權曾被質疑有變現難的問題。蘇寧體育常務副總裁王冬曾對媒體提到,版權開發和賽事運營可以帶來回報,但目前的版權價格過高,至少要降低50%以上才能保證良性的循環。

疫情無疑給這門短期無法盈利的生意增加了難題。隨著賽事的停擺,天價版權費能夠帶來的回報,也會相應地受到影響。

除了騰訊體育,各大公司都在重金買入賽事IP、培育資源。

雖然沒拿下獨家數字版權,但阿里巴巴與NBA也有合作,其在2019年3月宣佈,雙方將升級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在NBA視頻內容和節目傳播、電商和大數據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聯手推出跨平臺的“NBA內容互動專區”。

作為英超版權合作伙伴,蘇寧體育旗下PP體育將以7.21億美元拿下2019/2020-2021/2022三個賽季英超在中國內地與中國澳門地區的獨家全媒體版權。

目前,PP體育擁有中國之隊、中超、亞冠、英超、德甲、意甲、法甲、歐冠、歐聯、足總盃、WWE、UFC等不同性質的體育版權,成本投入巨大。

優酷和愛奇藝這兩家視頻巨頭,手上也擁有不少視頻版權。比如愛奇藝體育,就擁有2019/2020至2024/2025共6個賽季的西甲全媒體版權、亞洲盃、亞冠聯賽、世界盃亞洲區資格賽等亞足聯旗下2021/2022賽季至2027/2028賽季全部賽事等。

每年的3到5月,是體育賽事的高峰期。目前直接被取消和暫停的有十餘場比賽,其中包括意甲、西甲、歐冠、NBA 、MLS等,採購這些賽事版權的平臺們將連帶著受到影響。

NBA、意甲等賽事停擺,付出天價版權的巨頭們怎麼辦?

體育賽事需要重金投入,這些平臺背後都站著巨頭,阿里領投了蘇寧體育A輪融資並展開了密切合作,優酷技術人員早已入駐蘇寧旗下的PP體育,愛奇藝則屬於百度系。最終這還是BAT之間的戰爭。

疫情的衝擊之下,活下去和競爭同樣重要。度過了2019年暗潮湧動的體育版權爭奪大戰,原先打算在2020年大幹一場的平臺們,遇到這個情況,他們將如何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