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现代艺术教育家,一代高僧,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成为中国现代新文化艺术的开拓者。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所填词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哀,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又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美术教师,先后培养出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到成为一代高僧大法师,有很多谜团,人们会问为什么要出家当和尚?在他出家之时,朋友曾问过他,两人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对话。

问:“何所为?”答:“无所为?”问:“君固多情者,忍抛骨肉耶?”答:“譬如虎疫死焉,将如何?”这是他对俗世的解悟,顿悟,按他的意思是所有亲友在他心里已死尽,无牵无挂。他的行为,是理想主义的极致,用空其所有替代真理追求。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正因他放下了一切,我们才能见到绝然无两的书法风范,淡到极致,简到极致,空到极致,以无法之法,达物外旨趣。​出家为释,寂灭的是一颗红尘前锐之心,跃出的是横亘古今的禅意书法,赵朴初对他概括的很好: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他的书法截然分为两个阶段和面目,出家以前,他的字劲健饱满,正,草,隶,篆,般般都好,然而沿着这条线走下去,李叔同的艺术水平,充其量是个书法好手,在那个时代很难占有一席。出家以后,书法是他诸艺尽废所保留的唯一与艺术沾边的事,然而书法在他,已不再作为一种艺术对待,而是淡漠至极之心的外现和弘扬佛法,传播梵音的手段。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他的书法里,一切锋芒和显豁之美都隐去不见,淡,枯,清,寂,弘一法律把这四字在书法上体现到极致,他的字是宗教艺术。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他亦名息翁,在他的书法里,万象俱寂,万念俱灭,一心似水,无欲无求。他磨灭了一切笔锋,一切墨韵,一切节奏,一切变化,一切风格,一切意趣。他其实完美的诠释了道家美学,在书法上最大程度上践履了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观念。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如今也有几位所谓“画僧”,可你去看看他们笔下的东西,比俗人还俗,无所表达,徒有纸笔,所有心中有佛,心中无意者,大率如是。弘一不可学,无法学,剩下的只有欣赏,品味。
二十文章惊海内,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最后抄录《送别》缅怀大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