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故事八仙之:钟祖的故事

钟离权姓钟离,生卒年约(公元168.农历7月27日-256)东汉、魏晋时期人物,中国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名权,字云房,一字寂道,号正阳子,又号和谷子,汉咸阳人。


道教故事八仙之:钟祖的故事


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少工文学,尤喜草圣,身长八尺,官至大将军。后因兵败,乃隐于晋州羊角山。道成,束双,衣槲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全真道尊他为"正阳祖师"。后列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为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铁拐李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兄简同日上天。度吕纯阳而去。元世祖尊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又尊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贵州赤水二郎坝成极阴绝地,居住者后人渐衰而绝嗣。

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奉“钟离汉”为“正阳祖师”,位列北五祖之二(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

汉朝年间,有一个姓钟离的员外,家里有一个夫人和两个儿子,长子名简,次子名权。他虽然不善于做官和理财,但是有祖父辈留下的一些遗产,生活也还过得去。钟离员外是个乐善好施的人,经常拿出银钱接济贫苦人和游脚僧。有一次,钟离权路见不平,打死了一个地方恶霸,员外称赞孩子做得对,变卖家产,救下孩子一命。

  一天,门外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婆,站在风雪中,浑身冻得像抖筛子。钟离兄弟一见,赶快把她搀进屋里,员外夫妇俩热情地给她衣服换,给她饭吃。乞丐婆住下后,便不想走。三百六十天过去了,还没有要走的意思,而且平时就像主人一样,慷慨地把钟离家的东西拿去接济穷人。

对此,钟离一家人从无怨言。乞丐婆来了一年后,钟离员外夫妇和钟离简先后亡故。钟离权痛苦万分,可是对乞丐婆依然十分尊敬。乞丐婆很感动,对他说:“自从我到你家,你家一直倒运,我很不安。现在家室已空,我要回到老家太姥山,日后你如果经过那里,千万别忘了看看我。”

  乞丐婆走后,钟离权佩剑漫游四方,除恶安良,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百姓都称他义侠。一天,他来到太姥山下,杀死一只老虎,救了一个樵夫,忽然他想起当年那个乞丐婆来,便径自上山寻找,在一片瓦 (太姥山景区)的鸿雪洞,果真见到乞丐婆。两人相会,情同母子。乞丐婆给钟离权泡了一杯绿雪茶,然后又煮饭给他吃。住了一天,钟离权执意要下山,乞丐婆也不强留。

  汉钟离游侠四方钟离权按原路下山,可是路上一切面目皆非,路边的小树,已经长得两人抱那么粗了;望山下,原来的一片沧海已经变成良田。他以为走错了方向,问耕田的老农夫:“这是什么地方?”老农夫告诉他是太姥山腰,他又问:“你听过有个钟离权在这里打虎的事吗?”老农夫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过去的事了,至今已有一二百年了,这故事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


  钟离权一听惊讶万分,忽然想起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老话,知道那乞丐婆是一个仙姥,便转身回到鸿雪洞。真是神话,钟离权远远地见到仙姥和他的父母、哥哥笑眯眯地站在洞口迎接他呢。仙姥告诉他,她是太姥娘娘,奉天命点化他们一家升天。钟离权十分高兴,从此跟随仙姥修道,后来羽化成仙,人称 “汉钟离”。

  相传他升天时留下的肉身,后来化做 “钟离岩”,成了太姥山的一处风景。人们可以看到,钟离岩梳有双髻,一只蛤蟆咬住它的袖子,好像非要求带它升天不可呢!


《列仙全传》说:钟离权,燕台人,号云房先生,为汉朝大将,在征讨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给他老弱残兵三万人,刚到达目的地就被吐蕃军劫营,军士落荒而逃。钟离权也逃至一山谷,而且中途还迷路了。可是“吉人自有天相”,遇上一胡僧,将他带至一小村庄说:“这是东华先生的住处。”然后告别而去。过了一会儿,忽听有人说:“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缘故。”见一老人披着白色的鹿裘,扶着青色的藜杖,问钟离汉道:“来者可是汉大将军钟离权为什么不来宿于山僧之所?”钟离权大惊,知道遇上了异人,于是诚心学道,向老者哀求学习救世之道。老者传授钟离权“长真决”,及金丹火候和青龙剑法。钟离汉后来遇见华阳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学得“长生决”。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诀”,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为“太极左宫真人”。

另一说钟离汉为唐朝人,与吕洞宾同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或以“汉”字属下读,故一称“汉钟离”。

钟离权入华山修道,号"和谷子"。随后东游泰山,遇到华阳茅真人把太乙刀圭、火符之诀传授给他,修成后号"正阳真人"。又入崆峒山谒见太上老君,老君赐号"云房"。经老君推荐,玉皇大帝封他为"太极左宫真人",钟离权从此正式名列仙班。故事编到这里,本应收尾了,但编者不肯就此打住。《历代神仙通鉴》说钟离权得道后或隐或现,在魏晋时重操旧业,当了大将,镇守代郡,化名"金重见",金重二字合起来就是繁体的"钟"字。虽然其名字暗示他还是以前的钟离权,其形象却和东汉时完全不一样了,本来俊目美髯的他,变成了髽髻袒腹,龙睛虬髯,赤面伟体,还经常手摇棕扇,神态自若。

《集说诠真》则说,钟离权在晋代是杀虎斩蛟勇士周处的副将,在一次战斗中打了败仗,逃入终南山修道,遇到东华先生等五位真人,最终得道归隐。到唐朝时又现身,自称"天下都散汉",度化了吕洞宾。

《列仙全传》、《历代神仙通鉴》、《集说诠真》等是明清时期的著作,这些书说钟离权是汉代人毫无历史依据。史书中东汉只有钟离京、钟离意父子,且为文臣,不可能是钟离章和钟离权的原型。关于钟离权的传说,到五代、宋初才出现。《宣和书谱》卷十九称:"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宋史·陈抟传》称:"陈尧咨谒(陈)抟,有髽髻道人先在坐。尧咨私问抟,抟曰:'钟离子也。'"陈抟乃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道教隐仙派的传人,髽髻道人钟离子能成为他的座上客,应该也是个高道,而且与后世所传八仙中的钟离权有几分相似。《宋史·王老志传》记载:"有丐者自言钟离先生,以丹授老志,服之而狂,遂弃妻子去。"根据上述记载,可以确定钟离权的原型是五代、北宋之际的钟离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