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论语最难说通的一段,很多人选择跳过,我现在把它说清楚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记载了这样一句话: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这段话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来,加以思考呢?

因为照字面意思来看,孔子提出,从来没有小人会行仁。

这让我们很奇怪,难道一个人没有志向,就不能偶尔做好事吗?

这显然是说不通的。


1 “仁”的三个层次

这个问题要怎样解开呢?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孔子所谓的“仁”。

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整个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仁”字。

怎么去理解这个“仁”字呢?

我提醒大家,理解“仁”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指“人之性”。

即人生下来就有这样的本性,我把它理解为人性向善。

孟子后来说得很清楚,我如果行善就心安、心忍;不行善,就心不安、心不忍,这说明人性是向善的。

孟子甚至比喻说,我的心喜欢理、义(理代表合理性、义代表正当性),就好像我的口喜欢各种美味的料理一样。

这就是人性向善,心不等于理义,口不等于料理,但口喜欢料理这是天性,心喜欢理义这也是天性。

最主要的是真诚,这种本性才会自然流露。

第二层,是指“人之道”。

即一个人一生要往哪里走,也就是要如何择善固执的问题。

择善固执是需要一辈子做验证的,非常难做到。

而人的一生都在择善固执,最后的目的是什么?

即第三层,“人之成”。

人的完成,就是止于至善,那是一个完美的境界。


傅佩荣:论语最难说通的一段,很多人选择跳过,我现在把它说清楚

2 择善固执需要智慧

前面提到的孔子这句话,就在“仁”的第二个层次。

即这一句中的“仁”,应当理解为择善固执。

我们要了解,择善固执是需要智慧的。

要学习何谓善,并且配合内心真诚的力量去做选择,根据情境和对象来决定该怎么做。

孟子特别强调,“固执”绝不是顽固,儒家最讨厌不能变通的人。

孔子说自己是“无可无不可”,没有非要这样,也没有非不要那样。

所以,“固执”是坚持原则,但是要配合实际的状况加以变通。


傅佩荣:论语最难说通的一段,很多人选择跳过,我现在把它说清楚

孔子说,一个君子做不到择善固执的例子是有的。

做君子的人努力择善固执,但偶尔还是会犯错,犯错之后再改。

孔子也承认,自己经常会有小的过失。

他曾说过,让我多活几年,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专心研究《易经》,以后就不会有大的过失了。

这说明,孔子学《易经》要避开大的过失,但是偶尔有小的过失还是难免的。

《论语》里面也曾出现,他的小过失被别人发现,他说,我孔丘很幸运,只要有过失,别人就会发现。

后来,他的学生子贡说,我们老师犯过失,就像日蚀月蚀一般。

意即,当他有过失时,大家都看到;一旦改过以后,别人还是一样仰望他。

这说明,君子努力在择善固执,偶尔也会做不到。

后半句说,

从来就没有小人会择善固执的。

说明小人偶尔会择善,他没受过什么教育,也没什么志向,但偶尔还是会做好事,只是他做不到在择善上继续固执。

所以,这句话应当理解为:

孔子说:“君子而做不到择善固执的例子是有的,但是从来没有小人会择善固执的。


3 孔子留下的启示

这一段讲到君子小人,有些难理解,很多人解释不通,碰到这一段就跳过去了。

我们要把它说清楚,否则无法真正理解孔子的核心思想。

从这句话,我们还可以体会到:

就算我们有志向想要做君子,固执还是很难的。

很多时候人会松懈,所以孔子教育学生要做到“无倦”,不要倦怠。

设法把每一天当做新的一天,把每一次做事都当做第一次做,就不会倦怠。

我常常以此勉励自己,教书教了三十几年,每一次还当自己是第一次上课;

讲《论语》讲了无数遍,每一次都把它当做我这一辈子第一次讲。

能有这样的理解,生命的力量才能够日新又新,源源不绝。

这也是我们学习《论语》,学习孔子的意义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