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红帽子白胡子,你好,这是中国的圣诞老人

如果不是早上出门看见隔壁商店门口放了一棵红绿闪闪的小松树,我都忘了今天已经是12月25日,那个一年一度的舶来节日——圣诞节又悄没声的到了……

转念一想:圣诞来了,我们的传统大节“春节”还会远吗?

是的,再有个把月,80、90后小时候许愿的未来,曾经万分期待又神秘异常的2020年,好像注定要在经济不景气的时代背景下,风尘仆仆而来。哎,未来,已来!

情绪渲染至此,忍不住从兜里掏出手机,准备搜两张应景的图片、合时宜的文案,发个既有文青气息又彰显经济学实力的微头条,但是,头条推荐的这个人的这张图,彻底打断了我的文思……

文化自信:红帽子白胡子,你好,这是中国的圣诞老人

2018年动态截图

东方文化洗礼,中国圣诞老人诞生

2018年,一个造型神似圣诞老人的恶搞梗火遍网络,细看其人,正是周星驰电影《鹿鼎记》里的鳌拜鳌中堂扮演者——徐锦江老师。

如今1年过去了 ,徐锦江再次扮上红帽子白胡子的鳌拜造型,自诩“中国版圣诞老人”,并为大家送上圣诞祝福,同时特意叮嘱老板们:不要让员工在圣诞节加班!贴心如此,容我今天23点前忙完、一定在您动态下回复“感谢”。

文化自信:红帽子白胡子,你好,这是中国的圣诞老人

2019年圣诞最新动态截图

中国化的“圣诞节”

相传,19世纪中叶,用以纪念耶稣出生的西方传统节日之“圣诞节”传到了亚洲,中日韩等国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圣诞节在我国的传播尤为突出:带圣诞帽、寄送圣诞贺卡、摆放圣诞树,还有就是中国传统节日必备的吃吃吃。

但是,精明体贴的中国企业商家是绝不会让“圣诞节”就这样轻轻松松的完成“中国化”蜕变的:

既然圣诞气氛已经起来了,目标人群也出动了,我们为何不搞个“购物狂欢趴”“圣诞主题盛典”……呢?不然,草率处之,如何能让广大同胞(消费者)玩的尽兴呢?

中国圣诞节,就这样被企业之强大动力驱动了起来,完全没有水土不服。

文化自信:红帽子白胡子,你好,这是中国的圣诞老人

我就是鳌拜,哦不,圣诞老人

如今,圣诞节在中国已然成了一个“除了不像国家传统节日一样放假、其他都一样”的隆重节日。说句不知天高地厚但却实事求是的话,目前的中国圣诞节,除了西方圣诞节该有的元素我们都有了之外,我们还解锁了更多东方化的新玩法:

  1. 圣诞老人:先是被发掘、再是毛遂自荐的徐锦江老师,众望所归的成了“中国版圣诞老人”,相比较而言,这个圣诞老人不那么臃肿但更霸气,霸气之余又有点儿蠢萌,总之,人物我们有了;
  2. 狂欢购物:不管什么目的,反正有各种活动促销、盛典优惠的商业刺激,吃吃吃、买买买也得尝所愿了。根据美国黑色星期五(类似于天猫双十一的线上购物节)的销售额和后续物流表现(销售额约等于2014年的天猫双十一,后续物流派送动辄十天半月送达),中国消费者还享受到了优越的线上购物狂欢体验;
  3. “中国风”礼物
    :西方圣诞所送的礼物(诸如:平安夜送人的水果),与我们相比就显得多少有点儿草率了:毕竟我们不仅送苹果,还送橙子,不仅送苹果和橙子,送的还是如下图这样的苹果(寓意:平平安安)和橙子(寓意:心想事成)!
  4. 圣诞歌曲:泱泱华夏,5000年文明史,让我们拥有了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西方简简单单的圣诞歌曲,在我国,用不同方言演唱下来,就有普通话版、上海话版、闽南语版、长沙话版、南昌话版、福州话版、客家话版、粤语版八种之多。
文化自信:红帽子白胡子,你好,这是中国的圣诞老人

如意橙、平安果

娱乐化、商业化的节日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生活及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像圣诞节这样的既不必去深入了解节日文化就可以“拿来主义”式的体验西方民俗,又可以让大家以节日之名去狂欢的节日,不妨好好过一下。

文化自信:红帽子白胡子,你好,这是中国的圣诞老人

怎么?!圣诞老人送你礼物你不喜欢啊?

至于“你信不信奉耶和华、知不知道圣诞节的由来、明不明白圣诞老人是谁”,又有什么关系呢?毕竟,仅仅是我国的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就已经足够我们去细细揣摩、钻研了。这个,没多少人知道,也没多少人想知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开心,而已。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圣诞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