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马台的前世今生

戏马台在徐州市区中心偏南的位置,户部山之上。虽说叫个山,但实际就是城内偏南一土坡。有制高点的作用。因山为台,以观戏马、演武和阅兵等,所以叫作戏马台。

小的时候对戏马台的印象就是“卖布的地方”。因为总是会听到家人说,去戏马台扯点布去,弄个衣服、窗帘、桌布啥的。反正项羽也看不到、听不到了,也不知会作何感想。

戏马台的前世今生

乱世纷扰

公元前232年,当时还处于战国时期。未来将要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嬴政,此时,还是秦王,已经当了十五年的王了,二十八九岁。

在今天江苏的宿迁,距离徐州120公里左右的地方,楚国名门项家,出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日后的“西楚霸王”项羽。姬姓,项氏,字羽。

这是个神奇的孩子。古时候,好多的异象都被当做神迹。有一个圣人专属的神迹发生在了他的身上-重瞳。通俗讲就是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一目两眸。历史上和项羽有着同样神迹的还有造字的仓颉,三皇五帝之一的舜。还有那个写词婉约极致的南唐后主李煜。

巧不巧,李煜是徐州人。跟项羽老家离着不远。

后来掌握一定话语权的文人们,就用“重瞳”来代指项羽了。比如,清代周龙藻《大墙上蒿行》中写道“亚父好奇策,终被重瞳误”。

神奇的孩子也会有神奇的童年。出生在名门世家,教育自然是跟得上的。但是项羽小的时候,学写字不行,学剑也不行。不行就不行,还以写字能写名字就行,练剑也只能干一个人,我要学干一堆人的本事。

当然,我们现在可以说,项羽有远大志向,有人生大格局。放到现在,估计父母得气死。你不学就不学,犟嘴还一套套的。我看就是给你吃的太饱,揍得太少。

后来,他的叔叔,还真的教他兵法了,那就是万人敌。当然少年项羽没有让我们失望,大喜过后,粗略的学了下兵法,三分钟热度一过,学了个囫囵吞枣。

自信人生

项羽11岁左右,也就是公元221年,秦王嬴政改称皇帝,统一六国。被誉为“千古一帝”。始皇帝的功绩我们就不赘述了。

统一之后,始皇帝就开始了各处的巡游,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巩固统治,大力推进宣传工作的落实。

有一天就溜达到了会稽,那会项羽和他叔叔项梁也在这儿。项梁因为犯了事儿,上了通缉榜,带着项羽来到吴中会稽暂避风头。

远远的,项家爷俩看到始皇帝的风光车驾时。项羽出人意料的说出了不符合他年龄的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也”。意思是,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再通俗点就是,我也行!这可把他叔叔吓得够呛。

确实够狠,你要是再大点声,嬴政大爷要来打你屁股了。

乱世出英雄

又过了几年,项羽23岁,公元前209年。著名的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从大泽乡开始了创业之旅。远方的项羽爷俩,也在一年后,开始了创业。

开始的时候,项羽一直跟着叔叔在实习,有豪气,也有本事。“力能扛鼎”说的就是他。早些年,在宿迁市区有个七岔路口,还有个霸王巨鼎的像。现在没了。

那会儿,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反对董事长秦二世的大罢工。没错,始皇帝已经于前一年死在工作岗位上。一点火星,迅速燎原。

项羽跟着叔叔转战南北,渐渐这一支成了气候。要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看人家项家叔侄。此前一直在默默培育力量,又储备知识,不断学习。机会来时就会抓得住。一年多以后,我们年轻的项羽也一战成名。

那就是巨鹿之战。项羽率领的楚军5万,诸侯联军10万。对手秦军40万。这10万诸侯联军全是看热闹的,真正干仗的还是那5万楚军。

项羽过河之后把船全废了,把锅碗瓢盆也都砸了,连军营都烧了,干粮也只够三天用的。绝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退无可退,只能硬刚。楚军一个个玩命似的干仗,一个人当十个人用。

5万人大坡40万秦军包围!活捉了王离,杀了苏角。还有个将领,名叫涉间,想不开,自焚而亡。反正是没脸回去见领导了。

一战封神!这时,项羽才25岁。同年,短命的秦王朝也结束了统治。

衣锦当然要还乡

之后的几年,项羽和刘邦吃了一顿氛围友好,宾主尽欢的鸿门宴,被自己的优柔寡断误了事。为以后的惨败,埋下了种子。入了关,烧了阿房宫,封了十八路诸侯等等。一时风光无两。

而他,没有“贪恋”“皇位”,给自己封了个西楚霸王,热衷于做裁判。谁不听话,就带人去干谁。

当初人家都说,关中多好,土地肥沃,一圈都是山,还有险关挡着。称霸天下的好地方啊。当初秦就是靠着关中起家的。但是新任联盟理事长项先生不这么想。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没错,你发达了,不回家转转,就像是在夜里穿着好看的衣服溜达,谁知道呢?

此时,我脑海里浮现出了好多人……

所以,衣锦当然要还乡,还要大张旗鼓的还乡!

项羽26岁那年,公元前206年,把都城设在了徐州,距离出生地下相,也就是宿迁,120公里左右的地方。都是家乡。

回到徐州之后,在戏马台阅兵、宴请等等。从此戏马台就与霸王交织流传两千多年。此刻,城里的小土坡,户部山,还在。戏马台也重修了,也算还在。

戏马台的前世今生

因为收门票,就没进去

英雄落幕

再之后的四年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作为联盟理事长,到处给人平事儿。不听话的就打。接着跟以前的老同事,刘邦,继续干仗。

刘邦,生于丰长于沛。那会儿,那一片都叫作沛县。丰,是个小村子,丰邑。总之,放到今天,是徐州境内。

所以,这是一场,徐州人刘邦带着淮安人韩信,跟宿迁人项羽决一死战的故事。

公元前202年,项羽30岁那年,兵败于垓下。垓下在今天安徽的灵璧。灵璧被徐州和宿迁夹着。兜兜转转,还在这一块。四面楚歌说的就是这档子事儿。

说那时,刘邦带着汉军和诸侯各军,一票人,把楚军围了好几圈。但是楚人够猛,就是不投降。跟你们死磕。后来汉军想了一招,让士兵们夜夜唱楚歌。项羽吓了一大跳,我的地盘都被端了么?为啥汉军营里那么多楚人?

哎,还是太年轻。这时的刘邦,已经在45-54岁之间。正是老谋深算的好年纪。当过基层公务员泗水亭长,一路创业至此。

后来,项羽一路南逃到现在马鞍山和县的位置,那边有一条长江的支流,叫作乌江,距离南京也不远。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的辉煌灿烂而又短暂的一生。在死之前还送给旧相识-吕马童一份大礼。

因为刘邦悬赏项羽人头黄金千金。项羽杀得昏天黑地之时一转头看到了旧相识吕马童。说,还是把这个好处送给你吧。说完就引颈自刎。结果有五个人拿到了项羽的五个肢体,这五个人全被封了侯。临了还这么大义凛然。

戏马台的前世今生

此地空余戏马台

戏马台还在。有空的话,去戏马台看看。虽然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但是一想到同一处地点,不同的时空,却发生着精彩卓绝的故事。也是一次精神上的穿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