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戰“疫”側記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檢測出新冠肺炎患者,防疫警報隨即拉響


1月21日,武漢市尚未下達“封城”令,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帶來的恐慌,已經在全國蔓延開來,北京街頭的行人大多戴上了口罩。


這天上午,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診科來了一位61歲的女患者。她1月中旬從武漢回到北京後,出現低燒症狀,先後輾轉多家醫院檢查,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但她仍然感到身體不適……


當發熱門診科主任醫師劉剛拿到患者CT片時,看到患者肺部有團塊狀的毛玻璃影,非常符合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特徵。他隨即將患者情況報告給急診科主任黎檀實。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黎檀實立即組織醫護人員給病人做血項、影像檢查,以及甲流、乙流和新冠病毒核酸等一系列檢測。“多虧我們醫院有試劑盒,就在幾天前,我們剛準備上的。”


晚上九點,檢測結果出來了,患者呈弱陽性。黎檀實斷定,這可能是假陰性。“有時候,我們不能完全相信儀器,還得結合臨床經驗來斷定。防疫,拼的就是精細。”黎檀實建議立即將隔離病人轉運到定點收治機構,最終,患者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者。


此時此刻,從醫35年,作為聞名全國的災害醫學專家,黎檀實意識到“敵人”終於出現了。“疫情已經來到我們身邊,我們隨即拉響了醫院疫情防控的警報。”


警報驟然響起,黎檀實當時最擔心的有三件事:“第一,要救治病人,防止疫情擴散;第二,保護好總醫院,急診科作為醫院的防疫大門,不能被病毒攻破;第三,要避免醫護人員被感染。”


當天,急診科連夜組織排查,對與確診病人有過接觸的人員逐一進行醫學觀察。醫護人員整整奮戰了48個小時,密切關注著每一次檢測結果。


“很幸運,就在前一天科室發了隔離衣,我們是在有防護的條件下接觸的這個病人。”黎檀實慶幸走了一步先手棋。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黎檀實主任查房


很快,解放軍總醫院迅即啟動了一級響應,緊急升級預案、完善接診流程、緊急調配加強醫護力量、及時補充防護設備,一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悄然打響。


發熱門診樓位於醫院西北角,是在2003年“非典”時期修建的一排板房。隨著疫情變化,發熱患者可能增多,擴建發熱門診場地變得迫在眉睫,急診科迅速向上級建議。在總醫院和第一醫學中心的大力支持下,發熱門診改擴建迅即啟動。


隨後的那些天裡,黎檀實帶著急診科副主任陳威和護士長肖紅菊,在塵土飛揚的施工現場,不時與施工人員協調溝通,嚴抓施工質量。


57歲的黎檀實頭上已經有很多白髮,2018年,他進行了大腿腫瘤切除手術,不過,在平常,很多人看不出他的右腿有點跛,因為在急診樓裡,他走路總是像風一樣。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從1月22日,發熱門診確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以來,黎檀實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在醫院和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僅用5天,發熱門診就從400餘平方米擴建到1500多平方米。


疫情發生後,急診科休假人員全部按時歸隊,很多科室骨幹也前來增援。主治醫師翟永志火速將兩個孩子送上回老家的火車,把患“漸凍人症”的母親託付給家人,便匆匆到崗。


從1月疫情發生以來,急診科共接診患者2萬餘人次,其中發熱患者7000多人次,收容醫學觀察患者近300人,其中,危重患者70餘人,排查疑似病例30餘例次,確診新冠肺炎患者7人,排查數量、質量居首都醫療機構前列。


醫護人員每天診斷數百人次,每個CT看300多幀圖片,每個病人的都要反覆查看兩到三遍,才能形成報告。


發熱門診醫生翟永志說,疫情篩查需要精細、精細、再精細,每多發現一例,就能更有效地控制傳染。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冒險搶救醫學觀察期危重病人,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2月12日晚,急診科發熱門診,有一名處於醫學觀察期的患者急性腸梗阻,需要立即進行剖腹探查手術。可就在術前篩選檢查中,醫生髮現患者CT提示肺部片狀毛玻璃影。


如果立刻進行手術,患者有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如果等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再進行手術,病人可能會失去生命……如何取捨,成為擺在急診科醫護人員面前的難題。


“當了那麼多年的醫生,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任何時候都是生命優先。”黎檀實要求醫生先治病救人,但必須做好安全防護,確保萬無一失。


正在值班的急診科副主任陳威立即上報情況,第一醫學中心迅速組織呼吸科、疾控科、普外科、麻醉手術中心等科室聯合會診,決定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連夜進行急診手術。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發熱門診一名患者突發急性腸梗阻,急需實施手術。


凌晨1:30,手術順利開展,醫護人員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凌晨3:00,手術順利結束,病人脫離生命危險,由救護車轉運至發熱門診重症區繼續進行隔離治療。


“病人手術切除了將近兩米長的腸子,如果要等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再做手術,他可能已經沒救了。”陳威說,搶救生命,一刻都不能耽誤。


凌晨4:30,北京的氣溫已經降至零度。病人被轉運離開後,寒冷的夜裡,值班醫生陳歆穿著單薄的防護服隔離衣,揹著消毒液為負壓轉運救護車消毒,確保下一個病人轉運安全。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深夜的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發熱門診


精心護理,治病救人是第一位的


手術結束,急診科護士長肖紅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宿舍。春節期間,她已經參與了多例搶救患者的手術。


幾天前,一位肺部感染病人在進行篩查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心率下降,肖紅菊和值班醫生第一時間衝進病室,給病人實施插管。


醫護人員在實施插管的過程中,被感染的風險極高,但肖紅菊沒有絲毫猶豫。“我拿起喉鏡,打開病人的喉嚨,讓他的聲門、氣道充分暴露,便於操作,然後,我順利地把導管插到他的氣管裡。”肖紅菊要求科裡所有護理人員對病人的搶救都必須是下意識的。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劉鈺護士長急診插管


從1月21日發熱門診篩查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以來,肖紅菊在崗位上已連續奮戰了40多天,她的雙眼佈滿了血絲,臉色疲憊,說起話來,聲音已經有些嘶啞。


2003年“非典”肆虐時,肖紅菊從其他科室被借調到發熱門診,她本想在這裡只待一段時間,誰料到一干就是17年。


肖紅菊說,發熱門診的患者一般脾氣比較大,由於身體不適,病人的火氣常會發到了護士身上。


說到受過多少委屈,肖紅菊說:“都習慣了,我們是護士,也是戰士,是奉獻者,也是服務者,無論遭受多少委屈和誤解,治病救人都是第一位的。”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護理重症患者


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風溼科護士長張亞美主動報名支援急診科。由於隔離病房是臨時建立起來的,沒有水管,患者洗臉、刷牙的水都是護士一盆一盆端進來的;沒有廁所,簡易馬桶也是護士來處理……張亞美說,穿著防護服工作,不一會兒就是一身汗。


“前天,有一個16歲的男孩,身高將近一米八,發病特別急,身子不能動,我們把他抱到隔離房間的床上,每半個小時給他翻一次身。當被排除新冠肺炎疑似後,需要轉到專科去治療,我們又把他抱出房間。他的父母非常感動,媽媽都快給我們跪下了,我們趕緊制止。”


病人的感謝總能讓張亞美忘記疲勞,她也總是教導年輕的護士們“一定要發揚總醫院精神”。


“允忠允誠,至精至愛”醒目地鑲嵌在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的門診大廳裡,也鐫刻在每個醫護人員心裡。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為患者精心檢查


自從1987年急診科成立,一代代急診“超人”牢記使命擔當,多次出色地完成抗擊非典、甲流、腺病毒,以及抗震救災、保障國慶閱兵等重大任務。每年接診急診患者20多萬人,搶救危重患者2萬餘人次,位居北京地區前列。


在這個不同尋常的春天,他們又打了一場艱鉅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如今,疫情防控形勢有所好轉,但急診科的人們依然在忙碌著。主任黎檀實說,現在還遠遠沒到可以鬆懈的時候。因為他們深知,人命關天……


醫者仁心:任何時刻都是生命優先


記者:彭洪霞 孫杰 羅國金

攝影:李靜軒 劉鈺 李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