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把“积蓄”变成“房产”?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爱好储蓄的,没有之一。随着商品房的兴起,越来越多人把口袋里的继续变成了“房产”,在如今房地产市场遭遇寒冬的情况下,是否还要把“积蓄”变成“房产”呢?

一、国人爱“积蓄”

国人有多爱“积蓄”?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居世界前列,并且长期位列第一。虽然随着超前消费的兴起,国人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2018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依然高达44.91%,远超世界平均储蓄率26.5%。

该不该把“积蓄”变成“房产”?

为什么国人爱“积蓄”?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勤俭节约的美德,没有乱花钱的习惯;其次,现代社会压力大,国人习惯把钱存起来,防范未知的风险,也为自己年龄大了以后留存养老钱,更为了自己的子女,为自己的后代结婚生子积蓄生存资本;最后,把钱储蓄在银行是有利息的,普通老百姓不懂投资,没有更靠谱的理财渠道,把钱存起来不仅安全,还能有所收益,两全其美。

二、爱“房产”胜过“积蓄”

随着商品房兴起以后,国人的储蓄习惯开始改变,更多人愿意把“积蓄”变成“房产”,貌似爱“房产”更胜“积蓄”。

该不该把“积蓄”变成“房产”?

过去十年时间,正是房地产“黄金时代”,国内房价全面上涨,房价一年上涨的幅度远高于银行储蓄收益,买房还能抵御通货膨胀,因此,购房成为普通老百姓抵抗工资收入实际购买力下滑的不二选择。许多家庭不仅把银行里的储蓄全部拿出来买房,而且还通过加杠杆投资房地产,宁愿背负高额房贷,也要买房去“拥抱泡沫”,不仅满足了自身居住需求,也让自身财富得以保值增值,成为房地产泡沫化发展的大赢家。但高杠杆买房导致个人住房贷款大幅增加,国人80%的积蓄都变成了“房产”,家庭收入用于还房贷的比例提升,也就没有多余的钱用来储蓄,看起来就像爱“房产”更胜“积蓄”。

三、如今是否还要把“积蓄”变成“房产”

2018下半年来,房地产仿佛一夜入冬,告别了“黄金十年”,步入“白银时代”。房价终止了全国普涨的势头,在严厉的楼市调控下,2019一整年房地产市场都处于“冬季”,只不过时而“暖冬”,时而“寒冬”罢了。那么如今是否还要把“积蓄”变成“房产”呢?

刚需是购房群体中最弱势的,买房都有各种不得已的理由,虽然没有足够的“积蓄”,甚至为了买房还得掏空“六个钱包”,但却不得不把“积蓄”变成“房产”。当然,刚需买房本是为了自住,不用太在乎房价涨幅与银行储蓄收益之间的差异,但需要提醒的是,刚需买房也要量力而为,房贷利率还是比较高的,不要为了买房而加重自己和家庭的负担。

该不该把“积蓄”变成“房产”?

投资者买房,看重的就是投资回报率。如今楼市低迷,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70城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中,仅44个城市房价上涨,较10月再减6城,房价下滑城市本月增至21个,为年内最高;二手房方面,全国下调城市多达33个城市下调,已连续5个月超过20个城市,房价上涨城市仅32个,处于近4年的最低点。投资者一般都是“买涨不买跌”,在楼市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妄想“房价一年两年时间翻一番”是不可能的了,“房住不炒”还会长期持续,2020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就是“稳房价”,任何投机炒房的行为都会被坚决打击。因此奉劝那些还对“炒房”抱有幻想的人,有闲钱还是投资其他理财渠道吧。

综上所述,如今是否还要把“积蓄”变成“房产”,小黑认为,刚需既然不得不这样做,那么就让“积蓄”变成“房产”吧,或许“积蓄”还不够呢。而那些认为把“积蓄”变成“房产”能获得更高利润的投资者,你们就省省吧。


免责来源:凡注明 “来源:XXX”的图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转载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赞同文中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读者参考,不用作商业用途。如涉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