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關係》中的三種社會關係,你看懂了幾個?

最近由黃軒和佟麗婭主演的《完美關係》,我以1.5的倍速狂刷了5天,終於追到今天的40集。

對於這個公關行業,我懷著憧憬之心來看。為什麼,因為我自己曾經就是廣告人,太明白公關公司裡面的危機與辛酸,公關人哪有電視上的風光呀,希望能在這部電視劇上看出些許公關技巧。

事與願違,劇裡的各種配角,各種劇情,哈哈,成功勾引了我的興趣。我不再關注衛哲這個頭部公關人物,反而更期待各個配角的戲份。

1.工作關係

代表人物:路易斯

寶典:向上管理

雖然我有5年的廣告媒體人的經驗,但我後來轉型到國企的行政崗,作為總經理秘書的我,太懂路易斯了!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衛哲需要資料,路易斯一個嘚瑟的眼神,後面3秒甩出資料,這種本事你有沒有?(哈哈,沒有不要緊,我可是有料,可以慢慢道來,不過生命有限,我還是抓重點講吧!)

路易斯之所以能隨時得到衛哲的信任,基於她的一招——向上管理

向上管理,就是向上一級、上上級進行有效的溝通。其實領導並不可怕,扮演好一個好“下屬”,除了服從,更多的是智慧。

路易斯很醒目,衛哲心情不好時,總會適宜地管住嘴巴。在看破衛哲對江達琳有意思時,追問衛哲讓他感知自己的心意,這樣的敏銳觸覺,實在讓我佩服。(這種關係,讓我感覺像娛樂圈的經紀人,那種似遠又近的關係。)

整部劇下來,你會看到路易斯的工作熱情非常高,一點點小事,都會親自核實做好,並且把結果完整地交付給衛哲,這就是職場最成功之處——成果導向。讓自己變得更值錢的地方,不斷用工作成果展現你的價值。畢竟,能跟上公關圈子的大佬,是需要很硬的職業技能的。

第一集開頭,耿躍事件中,衛哲在做決策時,路易斯會有很多看不慣、意見不合的地方,怎麼辦?每個人性格、學歷、視野、經歷都不一樣,為避免“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錯誤共識效應,一來,變換角色,用對方的視角看待問題,尋找自身的錯誤;第二,巧妙表達自身觀點,從真誠和讚美開始;第三,尊重共識,言出必行。

你看,跟領導相處,本來就是一門藝術,而路易斯活也是從向上管理中,更好地提升自己,一起進步,從而變成最優秀公關人的助理!


忍不住續播系列:

代表人物:衛哲、斯明靜

法寶:情緒管理、原則管理

“衛哲法則”第一條:客戶至上。作為公關人,不管事情對錯,解決客戶當下問題是首要工作。江達琳多次挑戰衛哲的工作原則,不顧眾人反對挖掘每件公關事件的真相,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任性的!而對比江達琳的任性,衛哲的沉穩、思路清晰、巧妙安慰別人,都是一項情緒管理的高壓指標。

你會看導衛哲對待譚新凱的不急不躁,你會看導衛哲安慰失戀的江達琳,你會看導衛哲開導邦尼解開媽媽的心結。

很多鏡頭下,你會看導一顆強大的內心(或者有人說,這是一顆冷漠的心。。。哈哈)

同樣,我十分佩服斯明靜在得知崔英俊出軌後的冷靜,也佩服她在會議上幹練的陪笑管理。

這些都是領導必修課呀,我們這些小羅羅看懂就算,我還是不要做面癱女子。


2、家庭關係

代表人物:馬邦尼

寶典:自我認同

看到38集,邦尼的身世讓我想起《歡樂頌》裡的樊勝美。無獨有偶,邦尼的媽媽也是出演樊勝美的媽媽(哈哈,估計這個阿姨的人設被導演定性了)。同樣重男輕女的媽媽,同樣是從農村闖蕩出來的小女孩,這樣的家庭觀念,毀了多少人的青春回憶。

北漂一族真的不容易,在奇葩說裡,很多辯手都是北漂的常客,像大王、儲殷、李思恆等,但能被看到併發光的畢竟還是少數。


Edward Higgins在自我偏差理論中提出了三個自我:

(1)實際自我(Actual self):

我們實際的身體及心理狀態,也是我們的現狀。

(2)理想自我(Ideal self):

我們希望擁有的特質、對自己抱有的願景。

(3)應實現的自我(Ought self):

我們認為自己必須擁有的、底線的、不可失去的特質。

邦尼和樊勝美一樣,努力裝扮自己,穿高檔得體的衣服,吃著五分飽的飯,就為了讓別人看得起自己,看得見自己的努力。

理想自我是促使我們拼搏的動力,但當我們意識到實際自我與理想自我之間有差距太大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窮盡一生都變不成那個理想中的自己。

那怎麼調節自我認知呢?

你要清楚知道:

①你的專業和特長,這決定了你能做什麼。

②你想做什麼,與性格愛好有關,決定你能做多久。

③你現在在做什麼工作,你要怎麼向目標靠近?

④你喜歡怎樣的自己?是否會影響別人對你看法

⑤遇到別人的誤解如何保護自己.....

當建立了比較充分的自我認同感,才能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而信心和自尊是一個人獲得成功和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礎。

當然,我還沒有看到邦尼和薛義的結局,但我猜測邦尼會跟樊勝美一樣,不會追求那些虛榮的金錢拜主了。她會強大,她會發光。


3、親密關係

代表人物:康晴、斯明靜、衛哲

寶典:安全感、控制慾

每個人對親密關係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就像正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我,此刻享受著崔英俊式家庭老公奉上的飯後水果。

雖然斯明靜和康晴都是職場女強人,都有幹練的工作風範,但是在親密關係中,斯明靜要比康晴高尚得多。

康晴是一個功利性很強的女人,為了工作,可以利用沈英傑。每個決定的主導權,都在康晴手中,不管是公開戀人關係,還是工作中的競爭案件。“越是得不到越要爭取”,這是很多男人爭強好勝的手段。沈英傑應該算一情種,只是愛情來了,逃不走。康晴正是利用這種謙卑的愛情,“控制”了沈英傑,獲得外在的安全感。

斯明靜,這麼有江湖地位的女強人,在家庭中也是有絕對優勢的。只是在絕對優勢中,她結婚的基礎是信任,是平衡,是內在的安全感。女主外男主內,已不是現代社會的避忌話題,反而是逐步增大的群體。破壞這種平衡的是崔英俊的出軌,他也需要崇拜,也是需要安全感的!

“人永遠無法相信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東西。”

怎麼解決缺乏安全感的問題?

(1)自我嘗試。斯明靜嘗試與葉東烈開始姐弟戀,勇於開始,體驗過,才知道是否合適。

(2)專業求助。衛哲為了吻江達琳的事三番四次諮詢心理醫生,從而打開自己的心結,重新開啟對婚姻的安全期望。


《完美關係》,不僅讓我看到工作夥伴的完美合作,也讓我看到如何有更完美的家庭關係和親密關係。

有缺陷才能更完美!與君在修煉中精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