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戏剧梅花奖的演员不少,哪几位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南屯游子2020


梅花奖是两年选一次,这是颁给那些在艺术上有极高成就的艺术家,也是对艺术家最高的奨励。我映象最深刻的是京昆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先生,她是位女性,但表演的男性角色那真是绝了。記得60年看她演的"林冲夜奔"心里真是崇拜到五体投地,裴先生把林冲的绝望,孤独,滄涼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唱,午,动作配合得絲丝入扣。裴先生的表演称得上是到了戏剧表演的最高境界,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她是我国戏剧界的国宝级人物。


三叶草53410


豫剧第一朵“梅花”汤玉英老师

第一次在省人民会堂见到了“河南第一梅”汤玉英老师,经典的“魏淑兰”依然魅力四射、光彩照人,许多观众争相与汤老师合影。记得当时许昌的朋友带她母亲一起来看戏,当时与汤玉英老师合影时因人多没有找到我,汤玉英老师就用自己的相机拍照留念并把自己的电话给了朋友并说洗好后送给朋友。朋友当时那个感动与激动可想而知!后来从戏迷处得知汤玉英老师为戏迷拍照的经常的事,汤老师台上台下都是那么的善良。


赏戏品戏悟人生


梅花奖是咱们国家对戏曲表演者的最高奖项,之所以叫“梅花奖”,可能是有一句话叫“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事戏曲表演艺术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就这个意思吧,获此殊荣实属不易,我自己猜想获得大奖的表演者必须有自己的代表作吧。从84年到现在举办了27届了,加上全中国大小剧种几百个,期间涌出的艺术家何其多!戏曲表演是舞台艺术,是立体呈现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戏曲舞台上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是为“四功”,手眼身法步叫做“五法”),讲究人物的塑造要有血有肉,要立体,要有情感上的跌宕起伏,很不容易。所以就有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说。

现在说正题,我是陕西人,只对我们省的地方剧种回答一下。西北五省主要流行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很古老的一个剧种了。按照戏曲艺术的行当来说:生旦净丑,千生万旦,一净难求,丑行更是人才稀缺。所以,戏曲梅花奖更多的讲的是生角和旦角行当。这个秦腔生角旦角梅花奖获得者数不胜数,但本人生角喜欢李爱琴老师、李东桥老师、红生的康建海老师、刘随社老师,还有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小梅花团的包东东老师,他们各自都有很精彩的作品呈现,就不一一列举了。旦角更喜欢省戏曲研究院马友仙老师,三意社肖(玉玲)派的侯红琴老师,还有甘肃“陇上金凤凰”之称的窦凤琴老师。她们在各自的舞台上塑造人物活灵活现,十分鲜明,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叫特点,有的都成了秦腔大家,成绩斐然,毋庸讳言。

其实,秦腔戏曲舞台上涌现的好演员不在少数,尤其是民间,也是高手頻现。(比如甘肃的羊倌)真正的高手在民间,这样最好了,秦腔艺术植根在老百姓的沃土中一定会薪火相传生生不灭发扬光大的。[微笑]


萧萧班马鸣994


戏剧梅花奖演员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李东桥,其国家一级演员,第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榜首,荣获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项目代表传承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其主要作品:《千古一帝》、《真的•真的》、《留下真情》、《蔡伦》、《太尉杨震》、《黄鹤楼》、《杜甫》、《西京故事》等剧中担任领衔主演。

其次为李梅,她为二度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国家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二度上海戏剧“白玉兰主角奖”、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之首获得者。先后领衔主演了:《杨七娘》、《西湖遗恨》、《隔门贤》、《鬼怨·杀生》、《留下真情》、《蔡伦》、《迟开的玫瑰》、《王宝钏》、《大树西迁》、《苏若兰》、秦腔电影《寒窑记》等剧目。

还有窦凤琴,中国戏剧家第十四届“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有“陇上金嗓子”、“秦腔界的金凤凰”之美称。代表剧目:《白花曲》、《窦娥冤》、《梨花情》、《思源》等!并主演出版发行了:《斩秦英》、《打路》、《白花曲》、《梨花情》《五典坡》、《铡美案》、《回荆州》、《窦娥冤》、《玉婵泪》等磁带和光盘。

以上三位秦腔大家风格明显,表演各有特色!


文艺菜鸟


第28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将于5月8日至23日在广州举办,本届是中国文艺评奖改革后第一次评选,暂不评梅花大奖和二度梅奖,梅花奖名额由原来的30名压缩到15名,此举将使得今年这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戏剧奖竞争异常激烈。

经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直院团推介和层层选拔,共有50名戏剧演员进入初评,有16名戏剧演员进入广州终评,最后,将通过角逐,在广州评选出15名梅花奖获奖演员。

本届梅花奖进入终评的16台剧目,包括京剧、昆剧、扬剧、粤剧、越剧、豫剧、黄梅戏、闽剧、秦腔、徽剧、河北梆子和话剧。有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宁夏、解放军等14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解放军的文艺团队。既有国粹京剧、昆曲,又有平原梆子戏;既有江南越剧黄梅戏,又有西部的秦腔,作为东道主的粤剧也再次入围梅花奖。


挽颜


每种艺术形式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最高成就奖,“梅花奖”就是戏曲的最高成就奖。该奖每两年就会评选一次,获得者都是中青年的戏曲演员。这么多获“梅花奖“的戏曲演员中,映象最深刻的可以说是被誉为“东方美人”的韩再芬。

韩再芬是黄梅戏的表演艺术家,说实话,韩再芬与很多戏曲演员比起来她的外表并不是最美的,但她的综合实力却又是很多人无法超越的。

首先,扎实的基本功

在韩再芬看来,黄梅戏演员除了要有一副好嗓子之外,形体也是值得关注的一部分,因此从小与黄梅戏结下不解之缘的她常常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忍耐,日积月累、毫不松懈的刻苦练习,让韩再芬的基本功尤为扎实。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正是打动我的地方所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其次,有极高的内在修养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展现出来的也只是表面的东西,没有理解作品的表演,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韩再芬在无事的时候,总会刻苦钻研与戏曲相关的知识,无论是时代背景还是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形,她都一一研究,记在心间,灵活运用于自己的戏曲创作之中。这样强的自觉性,也是极具魅力的。

最后,对黄梅戏无限的爱

从小受母亲的影响,让韩再芬对黄梅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再加上黄梅戏独有的魅力,让韩再芬将全部的爱都投入了黄梅戏。

韩再芬长相漂亮,扮相俏丽,风姿绰约,演技精湛,主要表现在她的唱腔上。她的嗓音甜美,尤其是对黄梅戏女性的娇羞、泼辣的特点富有表现力。这些综合元素,可以说为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just梦境


我的家乡郑州市石佛有一个豫剧演员名叫张艳萍,1969年出生,自幼热爱戏曲,唱戏唱歌样样会,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音乐系,11岁考入荥阳市豫剧团,勤奋学习,吃苦耐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拼搏1993调到郑州市豫剧团,更加刻苦学习,钻研戏剧唱腔,在名师王稀玲指导下,演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张艳萍主攻青衣,闺门旦,唱腔优美动听,韵味十足,吐字清楚,她唱的琵琶记,假胥乘龙等等吸引不少戏迷,我看她演出认识张艳萍,她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凭着美好的身段赢得戏迷们好评。

张艳萍在2015年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当年48岁,这是她最辉煌一年,最令人难忘的事情,还知道她有十大杰出女性称号,真是难忘的艺术家,名扬全世界,是中国最骄傲的人才,值得学习。

张艳萍在假胥乘龙里面扮演一个小丫鬟,她把小丫鬟表演的活灵活现,张艳萍最适合演丫鬟,小巧玲珑,一举一动留下深刻的印象,久久难忘。






rcy郑州人家好


李梅,李娟,齐爱云,窦凤琴,侯红琴,李小锋,李淑芳,惠敏莉,李东桥,任小蕾,刘红梅,张蓓,袁丫丫,谭建勋,张涛,孙存蝶,李君梅,窦凤霞,李小青,柳萍。他们的梅花奖实至名归,得到中国戏剧界专家的公认。


景新15253545


对于我而言,印象最深是于魁智和王佩瑜。

从小接受京剧熏陶,毋庸置疑,深陷其中。

梅花奖是戏曲界的最高奖项,是无数戏曲表演者的冲击目标,是他们奋勇努力的希望。

于魁智著名老生演员,他的《空城计》《四郎探母》《三家店》无数次被我循环播放,只能用干净利落,韵味十足来形容,听完后心旷神怡,深深爱上京剧,是我儿时最喜欢的京剧人之一。很多人会说他唱的不好,或者说没有特色,中规中矩,但是每人不同,平淡的感觉恰好我十分欢喜。

王佩瑜著名女老生,她掌握了余派唱腔的精髓,在吐字、发音、用气、行腔诸方面精心调度,浑然一体,不露斧凿痕迹,追求“恬淡雍容,内涵筋骨”的境界,于淡泊中寓神韵。还记得她二十左右的演唱震惊在场所有专业人士,很幸运,我是台下的一位听众,但我不是专业人士。难以想象二十可能还不到的女老生可以老练到如此程度,唱功各有千秋,但舞台的掌控能力实属极强,很自然,很自信,因此后面获得梅花奖也是众望所归,印象深刻。


HalfOfTen


上党梆子获梅奖的也很多,吴国华,张爱珍,张保平,齐素珍,郭明娥,等等很多,上党戏非常好听好看,非豫剧,黄梅戏,越剧可比,他们这些剧种只是一家一户的小剧种,上党戏开场一朝一帝,非常好,人称大戏![赞][赞][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