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故事发生大清乾隆年间的,这一天,乾隆爷正在书房里,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著名的“弹幕大王”,高兴之余,当然不忘盖上几枚印章,发几句感慨,《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当然也难逃其手。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突然,贴身太监急匆匆的冲了进来,胆怯的声音说道:“乾~乾隆爷,富察大人派人送来一幅作品,说是《富春山居图》。(对!你没有猜错,就是他,《延禧宫略》里面的富察·傅恒)

乾隆心中一惊——怎么可能,他这肯定是假的,管他的,我就打开看看吧!

画卷展开之后,乾隆皇帝的内心有一万匹泥马在奔腾。这幅作品,无论是在笔意还是跋文上,都远远超过乾隆手中的子明卷。这下可如何是好呢?

原来,由于乾隆爷的鉴赏能力实在有限,他早已经在《富春山居图》子明卷上盖上了几十方印章,并写下文字判定其为真迹,但他意识到自己之前被忽悠了。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惨不忍睹

但乾隆是谁啊,堂堂大清帝国的皇帝啊。怎么能够承认错误呢?世间最大莫过于面子。乾隆就说了:“你这个无用师卷啊,尽管笔意不错,但我看来,还是与子明卷稍逊一等,差点火候。”



也正是因为乾隆的这次“错误”,真正的富春山居图才得以保留其本来风貌。说到这里,还真心感谢乾隆爷高抬贵手,放过了无用师卷,哈哈哈!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我们知道,《富春山居图》的真迹是被分成了两截的,前半截叫做无用师卷,后半截叫做剩山图。至于为什么变成两截,大部分观点认为是火烧的,但也有专家跳出来说是故意剪裁的。那么结果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广为大家接受的说法是烧坏的,据说吴洪裕临死之际,要烧《富春山居图》和《千字文》,给自己殉葬。吴死后,家人先烧了《千字文》,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就在国宝将要付之一炬的时候,吴洪裕的侄子吴静庵忽然跳出来,把画抢救出来了。

说故意剪裁的专家说:“吴哄裕的父亲叫吴之据,他在每两页接缝处都留下了自己的私印,刚好无用师卷和剩山图接起来,接缝处的印章就可以完整的拼接起来。”

话不多说,我们就来看看吧,明显可以看出接缝处的印章确实可以拼接完美,但是问题来了哦!看我圈点的地方,山形拼接不完整,仔细放大看,树的形状也无法拼接完成。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如果要说剪切,为什么剩山图那么短,而无用师画幅如此之长呢?

另外,古人作伪的技巧可不是一般的,我们熟知的张大千便是一位作伪高手,他作伪的画至今仍有许多被当作真迹藏在各国的博物馆里,区区一枚印章,不过是小菜一碟。所以,结果也就不言而明了吧!

最后,我们还是擦亮眼睛,来欣赏一下,《富春山居图》的真迹吧。

无用师卷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剩山图

乾隆认定为《富春山居图》为赝品,结果却令人捧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