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73:全军覆没

之前说过,因为瓜岛亨德森机场的缘故,日本帝国海军只能以高速战舰为瓜岛提供补给,夜进入卸货然后日出前退出瓜岛海域。如果用运输舰运送补给的话,航速不足,将会在次日白天暴露在盟军空袭之下,成为一次性用品。

11月14~18日,日军运送补给的全部11艘运输舰真的就成了一次性用品。

-------------------------

尽管之前比睿号战列舰被击沉,但日本帝国主义亡美之心不死,比睿的沉没只是将山本的计划延后了一天而已,增援并夺回瓜岛仍然是日本帝国的梦想。

11月13日未能炮击亨德森机场,那就14日再来。于是14日凌晨,从拉包尔出来的炮击舰队在少将三川军一的带领下来到瓜岛展开炮击。考虑到之前10月12日跟11月13日凌晨的炮击都被美舰截击,三川军一这次比较保守,自己带着鸟海、衣笠号两重巡洋舰跟天龙、五十铃号两轻巡洋舰守在萨沃岛外围,应对可能的美军截击,由铃谷跟摩耶号两重巡洋舰对亨德森机场实施炮击。

三川军一白守了,这次美国人没来。

凌晨两点半,两重巡冲着机场干了半个多小时就撤了,效果如何谁也不知道,但三川军一就敢跟运输舰队的田中赖三说“俺的活干完了,你上吧”

可是,执行炮击任务的两艘重巡洋舰加起来也只有20门200mm炮而已,不可能比得上10月14日金刚、榛名号战列舰炮击的威力-------这两舰总共是16门356mm的主炮。两次炮击都是近千发的主炮炮弹,但是,上次两战列舰的356mm炮弹都没把机场打掉,这次的200mm炮弹怎么可能?

田中赖三当真了,在几艘驱逐舰的护卫下带着11艘运输舰就从肖特兰岛出发,前往增援瓜岛。但最先吃到苦头的,还是三川自己,在回拉包尔的路上就被瓜岛的陆航追上了。

太平洋海战之73:全军覆没


三川是从所罗门群岛南部撤退的。时间0830,6架瓜岛的俯冲轰炸机追了上来,而且这次攻击效率比较高:衣笠号中4枚近失弹,另一枚460公斤航弹穿透舰桥砸到水线下爆炸(一说是230公斤航弹击中舰桥边上的高机炮位),爆炸引起油料大火,舰长泽正雄及参谋等人当场身亡。

衣笠号严重左倾。

0915,进取号(CV-6,继续纠正“企业号”)的两战机也来了,蹒跚北行的衣笠号又中两枚近失弹,其中一枚致舵机失灵。

0930,进取号两架执行搜索任务的俯冲轰炸机发现了这舰队,其中一架展开攻击,将230公斤的航弹砸到了摩耶号的舰尾。这航弹本身并没有造成很大破坏,但战机俯冲的太低没能拉起来,撞到了摩耶的舰桥上,大火引起一座120mm副炮炮塔的弹药殉爆。为防万一,摩耶将鱼雷全扔了,之后回到拉包尔-----特鲁克-----最后是回到日本大修。

1122,9000吨的衣笠号倾覆沉没,511人阵亡,其余百多人被随行的卷云跟夕云驱逐舰救起。

其实,战舰的倾覆还是比较少见的,这主要是衣笠、青叶甚至当时很多日本战舰为在同吨位下追求火力,或多或少都有头重脚轻的毛病,衣笠在1940年改装加了水上飞机的发射/回收设备,这毛病更为突出。

太平洋海战之73:全军覆没


0849,向瓜岛进军的田中赖三运输舰队被来自进取号搜索机发现,跟前面一样,这是个SBD轰炸机。20分钟后,这战机对运输舰展开俯冲,被击落。

1250,在野猫的护卫下,18架瓜岛的SBD跟7架进取号的鱼雷机开始攻击这运输队,尽管有零战干扰,但仍然将两艘运输舰Nagara、Kanbara(Canberra?) 击沉。日军比较幸运,随行的驱逐舰救起约1500人。

然后,运输舰Sado载着幸存者回头,途中也被击伤,但运气比较好,次日带伤回到了肖特兰基地。这船的幸存者中,有第38师团的师团长田边助有(Tanabe Suketomo),估计这是继中村均在印尼落水之后,第二个落水的将官。

1430,运输舰Burisuben被击沉。

1530,运输舰Shinanogawa跟Arizona被击沉。

1610,运输舰Nako(Naka?)被击沉。

一个下午的功夫,田中赖三的11艘运输舰只剩4艘。在对日运输舰队的大屠杀中,美军出动的战机超过80架次。损失方面,日军逾450人阵亡,美军飞行员损失不明,但应该是个位数。

话说,平均下来每艘运输舰大约有7~800人,六艘沉没就是4000多人落水,但日军只死了450,俺觉得这救援的效率还是蛮高的。或者,鲨鱼比较少?

另一方面,进取号跟瓜岛的战机避开机动性好防空能力强而且人数少的驱逐舰,专挑行动迟缓没有防空能力而且人多的运输舰下手。只能说,美帝果然是恶毒啊。

太平洋海战之73:全军覆没


尽管只剩4艘运兵船跟4艘驱逐舰,但田中赖三没回头,入夜之后就停在瓜岛海域西部外围,等待当晚炮击舰队的护航/炮击。

结果是当晚日军炮击任务没完成,反倒赔上了雾号号战列舰。15日凌晨,近藤信竹下令所有战舰返航,将4艘运兵船搁浅在瓜岛海滩。

不知道近藤是基于什么想法下的命令,舍弃运兵船可以理解,搁浅之后增援的步兵也是可以上岸,但补给/重武器之类的东西大概率是没时间上岸的。天亮之后盟军的空袭,或者甚至一艘炮艇都能将这些运兵船击沉,上岸的只能是步兵,装备会与船共沉。

这也正是后来发生的事实。

四艘运兵船Hirokawa、Kinugawa、Yamatzuki、Yamauramaru在凌晨4点靠岸搁浅,将近6点,瓜岛机场的战机开始出来打靶,陆战队的火炮也往这四船招呼。

更有甚者,驱逐舰Meade (DD-602)也出来捡死鱼-------前几天的激战中,这家伙一直躲在瓜岛对面的图拉吉没露面,也许是燃料不够只能专职负责打扫战场?

在已经被打得半死的运输舰面前,4门5寸/127mm主炮的Meade享受了一把战列舰似的满足感。一二三将四舰击沉之后,干起老本行:打扫战场捞水兵去了。

日军增援瓜岛的,只是2000多张嘴,瓜岛本已短缺的物资更为匮乏。

山本派出的11艘运输舰,只剩下重伤的Sado停在肖特兰岛。

太平洋海战之73:全军覆没


也许,美国佬是为了追求完美吧,四天之后的18日,停泊在肖特兰锚地的运输舰Sado被陆航的B17跟P38击沉。

11艘运输舰全军覆没,成了一次性用品。

山本至此放弃了夺回瓜岛的企图,尽管陆军不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