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妈妈在武汉当“超人”

富阳“代表妈妈”陪我玩

这张温馨的陪伴照片

登上了《人民日报》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开心”是个5岁小男孩。他的妈妈是浙江杭州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护士,作为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医护成员之一,正在战疫最前线。

何柳英是杭州市富阳区人大代表,得知“开心”妈妈驰援武汉后,何柳英只要有空,就去看“开心”,每次不是带着玩具,就是拿些图书,跟“开心”一起玩,教“开心”识字、讲故事。“开心”亲切称呼她为“代表阿姨”。

“‘开心’妈妈在战疫最前线,大后方的我们,不能让她分心。”何柳英说。(朱啸尘/摄)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富阳区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第一时间通过“富阳人大”微信公众号、代表联络微信群等载体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立足岗位实际、主动担当作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表率作用。

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街道议事代表积极响应常委会号召,以身作则、争当先锋、倾情奉献。捐款捐物超千万元,他们中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感人事迹。疫情无情人有情,这些感人的小故事温暖着每一个人……

富阳“代表妈妈”就是其中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新华社客户端点击量超过60万,还登上了《人民日报》。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2月14日,“开心”的妈妈章晶晶,作为浙江医疗队驰援武汉第三批医护成员之一,前往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

那天走得急,“来不及和儿子道别”。

年幼的“开心”只知道妈妈在“救人”——和他喜爱的动漫英雄一样,妈妈成了“超人”。

没有妈妈陪伴的日子里,“开心”并不孤单,外公、外婆和舅舅把他照料得很好,可毕竟与妈妈的亲昵不一样。

孩子性情外露,时常对着手机喊想妈妈。

一位充当“临时妈妈”身份的富阳区人大代表的到来,她的悉心照料,让孩子感受到了和母亲一样的关爱。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家里来了“临时妈妈”

何柳英是区十六届人大代表,东洲街道富春江村妇联主席。

她还是名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持续多日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没怎么陪过孩子——同为母亲的共情,她太能体会章晶晶的感受了。

从年初三至今,何柳英日夜穿行在乡村小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与措施。时时督促劝说老百姓坚持不聚餐、不出门、不乱窜、戴口罩、勤洗手,耐心细致地聆听他们的想法,综合考虑大家的顾虑,及时作出对应举措,也及时对不规范行为作出劝说。

同时,何柳英有空就会在自家煮好各种点心,装进保温壶,送往各个执勤点,为那些在寒风中坚守的值岗人员加油鼓劲,想到一线值岗执勤人员防护物资紧缺,她又捐款2000元购买防疫物资送往一线。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得知章晶晶驰援后,何柳英抽空去了趟章家,一是去看看孩子,二来“想了解下他们家有什么实际困难,可以帮把手的”。

“开心”的外婆告诉何柳英,生活没啥困难,让远在武汉章晶晶时常牵挂的,就是“开心”了。

“开心”成了何柳英第三个孩子的牵挂,只要有空,就去章家看看“开心”,每次不会空着手,这次玩具,下次图书,每次尽量多待会,陪玩也郑重地教“开心”识字、讲故事。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陪伴之余,何柳英每次帮着老人打扫卫生、清理院子,尽心地照顾着援鄂家庭。

去的次数多了,和“开心”关系越发熟稔,“真把他当自己孩子了”,何柳英说。

“晶晶在疫情的最前线,承担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压力”,何柳英说:“在大后方的我们,不能让她分心”。

在武汉的“超人妈妈”

“开心”眼里的超人妈妈,并不好当。

章晶晶在华中医科大学同济医院的重症病房,这里收治着上百名确诊病人,她与另一名护士,负责看护15名患者。

每天两人一班,分前夜班、后夜班轮班照料确诊患者,“前夜班是下午4点到晚8点,后夜班则是凌晨4点到8点”。

第一次全副武装地进入病房,“紧张、闷热,喘不过气”,尽管之前受过严格训练,章晶晶说,“我们仍会紧张、害怕”,连病菌都进不去的全封闭防护服,“又闷又热,经常缺氧导致头晕”。

换班时,脱下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的那一瞬间,“那感觉,全世界都是我们的”。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当班的4个小时内,医护们要全程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时刻观察每一位病人各项指标的的细微变化。

章晶晶说,新冠肺炎的治疗并不限于病情本身,“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疏解患者的精神压力”。

患者普遍焦虑,很多人需要安眠药才能入睡,除了病情的担忧,还有某种程度的自责心态,“生怕传染给他人”,章晶晶记得清楚,刚开始与患者交流时,“他们会下意识的后退一步”。

一位91岁的老太太,很要强,老是自己一个人颤巍巍地如厕、清理个人卫生,章晶晶多次嘱咐老人都没用,老太太一句话让章晶晶差点落泪,“我身上有病毒,你们又这么辛苦,不想麻烦你们”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巡视时,章晶晶等护士除了配合医生专业解释病情之外,“用特别乐观的话,给他们加油鼓劲,度过心理难关”。

医护们近乎亲人般的关爱,患者们记在心里,用武汉人特有的方式表达感谢,

有人请章晶晶帮忙整理浙江医疗队的医护名字和人员数量,“我出去后,要给你们寄鸭脖”

半个月过去,章晶晶已适应了身着沉闷防护服熟练的工作,而疫情的发展也在改观——过去一个多星期,“每天都有人治愈出院”。

一旦有人被通知出院,会引来“整层楼的人的欢呼”。

想念并安心着

出了医院,章晶晶就窝在临近某酒店的21层房间内,不能外出、不能与人接触,一日三餐送到指定位置,取餐返回房间内独自吃饭。

大量的时间是独处的、封闭的。

章晶晶在房间里也没闲着,打扫卫生,有规律地锻炼身体,她专业地把房间分为“可能污染区”“清洁区”,以此存放物品或起居。

手机是最常的陪伴,既和医疗队汇报交流工作,偶尔也“插科打诨,聊聊家常”,领队时常会在微信群里推荐一些书籍、电影,“消磨时间,也让我们放松”,长时间被封闭室内,“心理很容易出问题”。

章晶晶特别注意这点,“我们自己要修整到最佳状态,才能去病房照顾病人”。

富阳“代表妈妈”登上《人民日报》!

每天固定时间和家里人视频,常常,“开心”一句“妈妈我想你了”让章晶晶不能自己,“真的特别特别想儿子”。

家里确实安好,她常接到来自富阳卫生部门、医院、街道和村里的慰问电话,有鼓励,也有“能为武汉支援点什么”的咨询,从前线到后方,“保障得特别周全,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

何柳英对儿子的悉心照顾,章晶晶心存感激,“等我回家后,要好好谢谢她”。

“超人妈妈”“代表妈妈”

这些信息可能对您有用

致全体新富阳人的一封信· @富阳复工企业,您的服务专员全部在这!请收好!

重磅!富阳出台十条措施,支持企业共渡难关12条线路!富阳公交开通这些企业复工专线!富阳电子通行证系统上线!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