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有关专家针对疫情影响提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措施建议

本号讯(3月10日)近日,国家林草局下发的《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序推进2020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中国林科院组织有关专家针对疫情影响提出的若干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措施建议,已随《通知》一并下发。

中国林科院:战“疫”的同时|组织有关专家针对疫情影响提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措施建议

据悉,疫情期间,中国林科院充分发挥在林草科技行业的带头作用,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协同发力,积极组织技术专家为快速有效恢复生产提供有效服务,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林科院:战“疫”的同时|组织有关专家针对疫情影响提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措施建议

【原文转发】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措施建议

一、疫情对速生用材林培育经营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建议

1.杉木

疫情影响:杉木通常宜在冬末春初新芽未萌动前造林,受疫情影响栽植时间被迫延后,影响杉木的培育和经营工作。

应对技术措施:(1)实行大规格穴状整地,提倡容器苗造林。大规格穴状整地可以缩短工期,减少土壤干扰,避免雨季造成的养分流失,保障造林成活率;容器苗造林可以缩短缓苗时间,同时保证了苗木成活率。(2)尽早尽快栽植,控制造林密度。建议在3月底完成栽植,并在栽植穴施用基肥,保证苗木早期生长;栽植密度167~296株,可提高单位面积保存率,同时降低抚育成本。(3)注意除萌补植,做好幼林抚育管理。造林后及时切除萌条,培厚土压萌,同时注意成活情况,及时补植;做好除杂草、追肥等幼苗抚育工作。(4)提倡机械化作业,减低人员密集度,提高作业安全度与效率,同时省时、省力。

2.杨树

疫情影响:春季是杨树苗木繁育和生产的最佳时间,受到疫情影响,交通运输、劳动力等受到限制,导致杨树错过最佳扦插和抚育时间。

应对技术措施:(1)尽快尽早制作插穗,提倡错时抚育。插穗要用黑色、可通气的覆膜保水贮藏,减小修枝强度,也可延后抚育时间。(2)提倡机械化作用,保证造林时效。利用机械快速起苗,假植于阴凉处,疫情缓解后可采用扦插、截干等方式保证造林时效。

3.落叶松

疫情影响:落叶松采穗嫁接和造林时间一般在春季,受到疫情影响,良种种质资源采穗、苗木调拨等工作受到限制。

应对技术措施:(1)尽早采穗,做好育苗准备工作。建议在落叶松树液流动前完成采穗工作,在生长季开始前完成育苗准备工作。(2)提倡容器苗造林。落叶松采用容器苗造林可推迟到雨季进行,如果不能容器苗造林,建议大田裸根育苗。

4.马尾松

疫情影响:马尾松适宜的造林时间一般为1~3月,由于疫情的发生,马尾松的造林时间要推迟至3~4月。

应对技术措施:(1)选用容器苗造林,推迟苗木萌动发芽时间。利用容器苗造林时,使用遮阳物覆盖延迟马尾松容器苗发芽和抽梢时间,并延后施肥时间。(2)做好马尾松授粉、病虫害防治工作。建议加强马尾松雌雄球花观测,及时开展马尾松花粉采集、雌球花套袋和杂交授粉工作;可采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也可利用无人机来实现马尾松种子园的人工辅助授粉。

5.桉树

疫情影响:由于疫情的发生,桉树的造林时间可能要推迟到5~6月份开始进行。同时3月份是桉树病虫害高发期,疫情影响防治工作。

应对技术措施:

(1)减缓苗木的出圃时间。当气温不断升高,不揭开荫棚或用稻草等覆盖以延迟桉树组培苗生长,同时注意苗木贮藏。(2)提前防治病虫害。可利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推迟造林的建议进行多次抚育。

二、疫情对经济林培育和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建议

1.油茶

疫情影响:受到疫情的影响,油茶播种催芽时间需推迟到3月中下旬以后才能进行,造林计划被迫推迟。

应对技术措施:(1)加快油茶种子播种催芽。油茶种子催芽要50天以上,建议采用大棚内加小拱棚的2层塑料薄膜加温催芽,如果遇到倒春寒,可在大棚内设置加温设备,保证油茶芽苗在5月上旬可生长到符合嫁接的要求。(2)采用油茶容器苗造林。尽早使用容器苗造林,不用裸根苗造林,加快造林速度,保证成活率。(3)加强油茶林施肥培土。在春稍萌发前施肥保证油茶春稍的生长,越早越好,切忌春稍萌发后大量施肥。(4)及时开展整形修剪促进高产。尽早安排修剪,按照先剪病虫害枝,再剪枯死枝、下垂枝、重叠枝的先后顺序。

2.薄壳山核桃

疫情影响:受到疫情的影响,薄壳山核桃造林时间推迟。

应对技术措施:(1)采用容器苗种植。在2月中下旬及3月初可以选择裸根苗和容器苗种植,但在3月中下旬宜选择容器苗;造林时间宜早不宜迟,避免气温回升,影响苗木栽植成活率。(2)尽快开展造林。薄壳山核桃造林宜早不宜迟,在树液流动前、阴天和雨后造林,保证成活率。

3.杜仲

疫情影响:受疫情影响,苗木运输、劳动力和生产受到严重限制,杜仲造林受到影响。

应对技术措施:(1)做好播种前种子沙藏等工作,造林宜选用容器苗和裸根苗。(2)种子、苗木运输采用就近原则,力争就近调运种子、苗木,减少中间运输环节。(3)做好假植工作。如果不能开展造林任务导致苗木开始发芽,后期种植时注意对苗木保护,适当剪去上面萌发的部分枝条,种植后多浇水。

4.油桐

疫情影响:油桐大田裸根苗的适宜造林时间为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疫情发生后,部分地区油桐的造林时间要推迟至3~4月份进行。

应对技术措施:(1)延迟苗木萌动发芽时间。油桐苗3月底尚未萌芽并抽梢,可用黄泥浆浸透根部,用薄膜包裹保湿,移栽择降雨后或者浇水造林,避免长距离运输,3月底前完成造林,可适当提高造林密度。(2)提倡开展杂交授粉工作。对于花期错开的品系,尽量采用低温快递花粉的方式开展杂交工作。(3)推迟施肥时间。对于当年生油桐幼林,栽培时用有机肥作为基肥,可推迟至3月底施肥;对于2~3年生幼林,第一次幼抚和施肥也可推迟1个月进行。

5.无患子

疫情影响:无患子实生育苗一般在1~2月份进行,集中防治病虫害时间在1~4月份。受到疫情影响,劳动力等受到限制,播种和造林时间将推迟至3月中旬以后,病虫害防治工作难度加大。

应对技术措施:(1)提前预处理种子,保证幼苗生长。提前对种子进行水选,去除不饱满及有虫害的种子。(2)尽早将接穗采下保存。建议尽早将接穗采下,分别品系捆扎并做好标记,放入贮藏坑或置于室内阴凉处,用湿沙埋好,上盖湿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湿。(3)及时清除受害苗木。建议进行林地清理,清除受病害影响的苗木,同时挖好栽植穴并回填表土。

三、疫情对珍贵用材林培育经营的影响及应对技术措施建议

1.北方珍贵树种

疫情影响:2~3月份是我国北方珍贵树种良种储备和繁育的重要季节,因疫情劳动力、交通运输等受到限制,影响了北方珍贵树种的造林工作。

应对技术措施:(1)适当推迟繁育时间,做好良种繁育。对于已完成良种接穗收集的,可以沙藏接穗,也可置入冷库冷藏,延长储存时间,推迟嫁接时间至3月底到4月中旬;未完成良种接穗收集的,做好6月的夏芽嫁接计划。(2)推迟造林,并加强抚育。建议将栽培造林推迟到3月底至4月上旬进行,对于两根一干或三根两干的苗木,可在造林后平茬管理,提高造林成活率,4月份开展大苗移栽。

2.南方珍贵树种

疫情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珍贵树种,如降香黄檀、柚木、红锥等多在3~4月份开始大面积造林,受到疫情的影响,造林时间预计推迟1个月以上,错过最佳造林时间。

应对技术措施:(1)采用容器苗造林,优化繁育措施。开展容器苗造林,在苗圃集中炼苗,加强水肥管理,尽早进行修枝剪叶,尽快进行种苗移栽。(2)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高发期,利用无人机高空喷洒农药,减少人员聚集。

(信息来源《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序推进2020年国土绿化工作的通知》附件 编辑 王强)

中国林科院:战“疫”的同时|组织有关专家针对疫情影响提出主要树种造林技术措施建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