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一方小食”,帶著深入骨髓的家鄉情結,講述了不一樣創業的故事。

她說“就在西單,就在這個全北京、全中國最火的商業區,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西單唯一食貨綜合體——覓食森林,建水米線的第一家店就落戶在這裡。”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我出生在一口百年古井邊,喝著古井的水長大。

幼時的我,清晨在挑水人菇滋菇滋的扁擔聲中醒來,吃一碗媽媽做的建水米線,踏著青石板路去上學。

大板井,正如她的名字一樣,外表普通,但她卻是一口神奇的井,這口已有六百多歲的古井,源源不斷湧出甘甜的井水滋養著祖祖輩輩的建水人。

用井水做的建水豆腐,不但是建水人無法割捨的美味,更一次又一次吸引著古城之外的目光,《舌尖上的中國》《十二道鋒味》……

媽媽每天給我做的米線,也是用這口井的水做的。建水的水好啊,所以遍佈小城的上百家米線店,都能做出美味的建水米線來,而且各有各的風味,各有各的特色。

每天從一碗米線開始,這是建水人的日常,也是建水人的福分,更是深入骨髓的家鄉情結。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十六歲,我離開了家鄉建水。昆明,北京……一路漂泊。無論走到哪裡,我心裡念念不忘的仍是媽媽做的那碗建水米線。

如今,我已到北京十餘年,已在這兒紮根,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我會時常給她們講古城、古井,講美味的建水米線;我也帶著她們吃了北京的很多米線,可那味道始終尋覓不到。

後來媽媽退休了,到北京和我們一起生活。她把做建水米線手藝帶到了北京,成為我們家經常享用的家鄉美食,孩子們愛吃,作為純正北方人的老公愛吃。我還邀請同事、朋友到家裡一起分享美味,來自五湖四海的他們都對媽媽做的建水米線讚不絕口。

那時我就在想,為什麼不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建水米線的美味呢?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於是我們開始了美食共享計劃。

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在北京做出正宗好吃的建水米線呢?

媽媽說,最好的米線必須要用最好的原料來做。

我們的主要原料都從老家來。

米線來自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梯田,是用近千年傳統耕作方式收穫的紅米加老家的水做出來的;

湯料選用老家出產的各種調料秘製而成,全程冷鏈運輸到北京;

就連配料新鮮蔬菜,薄荷、地椒等,都是當天從建水空運過來的。

小夥伴們,不是我矯情,建水的薄荷和北京的薄荷真不是一個味兒啊!為此,我們還和建水最厲害的蔬菜物流公司達成合作,有他們在,北京的小夥伴們就能吃到新鮮蔬菜搭配的建水米線了。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我們找了最好的大廚。

媽媽說,原料再好,做得不好也白搭

第一大廚當然是媽媽,她已經做了幾十年的米線了,積累好多做建水米線的秘訣,做出的建水米線味道能讓您吃過之後難以忘懷;我們的大廚還有姑姑,她在好幾家米線店做建水米線也幾十年了,她還能做很多秘製小菜,絕對是最佳的米線伴侶。

當然,我們還有一個大廚團隊,他們都來自建水最受歡迎的米線店,有他們在把關,一方面我們可以讓米線保持建水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同時進行標準化改良,讓今後每一家店做出的建水米線都是最正宗的味道。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還有很多北京的小夥伴在幫助我們。

專做商業地產宣傳推廣的酷作廣告,專做餐飲品牌包裝的飯碗品創,他們都是業內非常好的公司,他們從品牌定位、形象VI、空間設計、菜單架構等等方面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幫助,讓我們的建水米線不僅好吃,還好看、好玩,更專業、易複製。

感謝他們!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建水米線落地西單覓食森林

這麼好吃的建水米線,我們要放在北京什麼地方呢?自然是選取最好的地段、最熱鬧的地方。就在西單,就在這個全北京、全中國最火的商業區,正在如火如荼地打造西單唯一食貨綜合體——覓食森林,建水米線的第一家店就落戶在這裡。

就在這裡,第一個新零售試驗店,也是中國共享商業樣板店,建水米線即將和您一起開啟美食之旅。

希望您在享受建水米線美味的時候,可以嚐到大板井水的甘甜,也可以隱約聽到那青石小路上傳來的菇滋菇滋的扁擔聲……


建水百年大板井邊,念念不忘的是媽媽做的那碗米線


覓食森林與建水食集的合作,

相輔相成、相互助力、共同成長,

只為給人們帶來更安全的美食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名物志》為您講述格調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