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试点六条新政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科学时刻讯(文/郑金武)近日,天津市印发2020年一号文件《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措施”),将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和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试点实施。

根据该措施,针对来自北京且符合天津产业发展定位的项目,天津将在优化子女教育保障、便利医疗医保服务、完善投融资扶持、鼓励职工来津工作落户、满足在津合理住房需求、财政收入及统计指标分享等六方面予以全力支持。

该项措施的试点地区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自2017年启动开发建设和产业组织工作,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先行落地,产业发展进入高速期,目前已成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项目转移的重要承载地。

截至2019年底,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累计引入企业110余家,注册资本金16.2亿元;其中高科技制造类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额约48亿元,达产后年产值约133亿元,年税收约4.8亿元。

随着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产业招商项目的不断落地投产,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认真贯彻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以高质量发展项目和高水平创新成果论业绩的工作理念,“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需”,加强与市区两级有关部门沟通衔接,逐一落实责任,制定实施细则,切实解决北京转移来津项目人才的随迁子女教育、医疗、落户和住房问题,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区域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营造让企业家舒心工作生活的软环境,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活力,为承接项目来津人员创建生活配套齐全、居住环境优美、工作便捷卓越的美好家园。

未来,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将不断植入科技创新资源,促进非首都功能“带土移植”;同时,持续引领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促进创新政策落地,切实将利好政策服务于平台项目,引领协同创新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