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该不该继续努力了?

苏群朋


知天命只年,这是老的说法,不适合现在的社会说辞。因为现在社会节奏快。压力大,赚钱非常不容易,工作难找,所以这个年纪了,儿女们没有几个有合适的稳定的工作,继而没有稳定的收入,知天命的我们,能看着儿女过得不如意吗,所以为了他们也得努力做一些适合自己的事,多少挣点,不贴他们,尤其农村的天命之年的人们,没有退休工资,不干行吗,所以,知天命之年的我们也得和年轻人一样,有梦想,要去拼,要去博,不可能颐养天年!!



凌源小哥阿志


我的答案很明确:当然应该继续努力,人生在世,就要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追求到老,拚搏到老。

我是一个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回顾过去,从上小学开始,直到现在,自认为还是能够按部就班,做到了什么年龄做什么事,什么阶段制订和追求什么目标,各方面还算顺利,基本没有什么大的遗憾。总的感觉是,在该学习的年龄要努力学习,该拚搏的年龄要努力拚搏,青春要过的意气风发,生机盎然,绝对不能辜负这一段美好时光。

但过了“知命之年”,就要重新收拾心情,规划好后半段人生。

特别是今年,我毫无征兆地生了一场大病,给我结结实实敲响了警钟,更让我思考了许多,今后的路怎么走,确实需要好好梳理一下。

过了知命之年的人,一切放下,不再进取努力,显然是不行的,但也不能和年轻人一样硬拚了,要放慢节奏,学会慢生活,调整一下努力的方式。

我现在基本在按以下原则生活,这就是:爱家人、重友情、怡身心、慢生活。

努力是一定要努力的,但努力的方向和方式方法也必须有所变化。有一个健康的老年生活,不过多连累他人,就是对家人、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5真自在


□□看到一本书的序言上有这样一句话:真正的人生从五十岁开始,此书原著作者是松原泰道。

        松原泰道说:“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以我的经验来说,五六十岁是人生的折返点,由此人生可分为两段:50岁前,是打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50岁以后,经济基础已经奠定,职责也已经完成,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在松原泰道看来,50岁正好是“百岁人生”的折返点,仅仅走了一半的路程,却积累了丰富的阅历,你的心智最为成熟,虽然是往回走,却能看到当初未发现的美景。一本旧书,一句老生常谈,你能读出从未有过的幽深意蕴,你可以用半生的阅历来解读经典。更重要的是,孩子长大了,家庭负累一下子减轻,你获得了更多的人生自由。所以50岁之后我们必须反思和学习一种全新的自我实现的活法:为自己活着。

如果你年近五十,你要相信真正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你的人生历练、社会关系都累积成了极为宝贵的资源,只要认真规划,善于配置,注意保健。在这个起点上,你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超脱,也会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慨叹。此时,五十岁的景致总是在多年积累和酝酿之后,又会开始蜕变展现出新的人生。

“一日一生”的人生哲学告诉知天命之人,不要以为人生很长,要有今天可能就是人生最后一天的紧迫感,要努力奋斗,换言之,“一日即一生”。这是一种正确的无常观。现在,只有现在,现在逝去就不会再来,我们要将每一天当一辈子来过,要在今天这一天里,展现出自己一生的光华。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人心不老春常在,我们要为50岁之后的真正人生做好规划,也更需要励志努力前行!



—苦禅心语—


人生已过知天命之年,该静下来好好想一想了。

首先,身体似乎早早的就出现了问题。每月该来的不来了,脸上的皱纹多了深了,眼睛老花了,耳朵有点背了,走路慢了,凡此种种,让人把注意力从工作更多的转移到自己的身体。

晚上经常失眠,特别是记忆力的衰退,会让人恐慌,是否是老年痴呆的前兆呢。药吃过了吗?怎样也想不起来。手机找不到了,还可以打个电话,钥匙放哪了呢,找来找去准迟到。怎么突然记不起上句话讲到哪里了,很懊恼。

新生事物越来越多,怎么就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节拍了呢。一个人在那里研究了好久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人家怎么就秒过了呢。好不容易学会的东西,怎么转眼就没用了呢。原来记忆那么深刻的知识,怎么全记忆了呢。努力还有用吗?

其次,肩上的责任似乎越来越重了。孩子正处于读书和就业的关键时候,买房子,结婚,生孩子,哪一样不需要做父母的帮一把呢。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总想竭尽所能,让孩子不要那么辛苦。

父母年经大了,已经真正进入老年状态,他们操劳了一辈子的身体,已经那么脆弱,做子女的,你能不好好去孝敬他们吗。

因此,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往往更加努力,不敢懈怠,只是身体会不允许,但是,我们历经风霜,知道知足常乐,不会过分强求。

再次,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越来越强。退休了,总想挺一挺被三十多年的工作压弯的腰,趁着身体还健康,趁着精神还矍铄,世界那么大,我要去走走,弥补人生没闲钱没时间的遗憾。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五十而知天命”,年过五十,人生已过大半,知道了命里有的终须有,命里没的别强求,乐天知命,一切通达。努力着我们的努力,通达着我们的通达,生命,不管到了哪个阶段,现在的人生更美好,努力的人生更美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当为记忆的衰退烦恼时,因为记不住,遗忘又快,我发现人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快乐。名利远了,牵挂少了,所求浅了,对人对事,更包容。

蓦然回首,岁月流逝,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人过五十正当年,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继续努力,人生还有无限风光。


悠悠1220


人过了五十,那是知天命的年龄,云集了半生的经验,积累了半生人脉。知道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不怨天尤人。知道了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敢懈怠。人过了这大半生已变得沉实稳重,几斤几两,心中有底。要不要继续努力,根据自身条件及情况而定。

一、生活优渥,那就好好为自己活一把,这也是一种努力的生活。

过五十了,退休了,也许才是你人生的开始。为健康,为情操,为爱好去做一番规划。这样后半生人生,也会很有意义。经济许可去旅游,弥补前半生因工作而缺失的眼福,既增长见识又怡情养性。如今科技发达,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去开开眼界接受一些新鲜事物。心情、心境,人生会另有新的体味。新鲜事物充斥的同时人的精神更带来饱满。还可以去参加一些活动,陶冶情操,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比如:唱歌、跳舞、画画……让时间填充起来,用不着因为没事干而发闷、寂寞。还可以写写作,上上头条,乐乐有益健康,延年益寿。

二、如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还需要你去承担的人,还是要加油!但要注意身体。

许多年过五十岁的人,还是要承担家庭生活,不敢懈怠、放松。我一亲人,因为迟婚,五十出头,俩孩儿还在上学,一个大学,一个初中,生活对于他们的压力还蛮大的。还好大二的那个考了本科,勤工俭学。俩夫妇勤劳,省吃俭用。生活过得还是愉快的。但无论这样,年岁上了,还是多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三、五十多,还不算老,如身体健康,资本充足,还可拼一回。

五十出头,并不老,结合实际,情况许可,拼一回也好。知天命的年龄,积累了半生人脉、经验,已不是初生牛犊,成熟稳重。什么风浪都经历过,该怎样去做事情心中应有了一定的模式,按步就班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成绩。

总之,五十过了,该怎样活,怎样过,还是自己定吧!有个计划,那自己的后半生也会丰富多彩一些,充实一些。适当的做些事情对于今后的人生及健康会有好处!无论那年段,我们都要好好的活,为了生命,努力活出质感。


逸ys


先说一下什么是“知天命之年”:

“知天命一般指五十岁。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里的天命,就是天的命令。当一个人五十岁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上天给自己的人生安排,知道自己以后的人生应该怎么样过。”

五十岁其实还不算老,对男人来说可以是正值壮年,对女人来说稍微大了一点。

但是年龄不重要,心态很重要,精神很重要。

你觉着自己还年轻,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你的体态和你的精神面貌就会变得年轻,如果你觉着自己老了,心态颓废,那你就真的老了。

所以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应该拿出信心和勇气,继续努力。

古往今来,有许多大器晚成例子,古代的有:

1、姜太公姜子牙

他胸怀大志,一生不放弃勤勉学习,孜孜不倦,钻研、探讨治国兴邦之道,终在七十二岁的时候遇到周文王姬昌,被周文王器重。

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封其为国师,尊称师尚父,成为国之重臣,被后人敬仰。

姜太公实为大器晚成之楷模!

2、刘邦

刘邦四十岁的时候还是一无所有,在四十七岁的时候才参加了反秦起义,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事业走上巅峰,最后成为一代帝王。

除了姜尚,刘邦,其他历史上有名的大器晚成的例子还有晋文公重耳、北宋文学家苏洵等等。

现在的娱乐圈里也有很多年轻时默默无闻,没有名气,但是不懈怠,不灰心,坚持努力,最终成名的例子,比如:

1、李明启

李明启老人,一生也塑造过不少荧屏形象,演过不少电视剧,但都是不温不火,但她一直坚持不懈的努力演戏,终于在她六十多岁的时候因《还珠格格》一夜成名,家喻户晓。

2、老年模特,时尚潮爷爷王德顺

1936年好8月20日出生于沈阳,年轻的时候演过话剧,电视剧,电影,一直不怎么出名,但是他一直坚持运动,坚持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在57岁时创造“活雕塑”,70岁开始有意识的练腹肌,79岁时走上T台,而火遍全国,出名后成为某时尚品牌代言人。

总结:他们的成功之路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心有决心,,任何时候努力都不晚。

就像王德顺老人说的那句话:人的潜能是可以挖掘的,当你说太晚了的时候,你一定要谨慎,它可能是你退却的借口,没有谁能阻止你成功,除了你自己!

—END—


于六小姐


我认为,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应该继续努力,向好而生。

人的一生,艰难而漫长。试想你能活到80岁的话,余生还有30年的时间,你该如何度过?

是整天围着儿孙跑前跑后呢?还是打打麻将,晒晒太阳虚度光阴?

如果是我,我不会如此度过余生。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活到老,学到老。永远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上进之心。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生命状况,提出了人生阶段年龄的新划分:

44岁以前为青年;

45~59岁为中年;

60~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

75~89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看看,五十岁还只是中年而已嘛。所以不要总是把自己定义成老年人,从心态上改变,要阳光活力起来。然后,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和努力的方向。

褚橙创始人褚时健,74岁二次创业、85岁成亿万富翁。

美国有个摩西奶奶,77岁开始学习画画,后来成为了全球闻名的风俗画画家。

生活中也有很多大器晚成的例证。所以我想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就看你想不想去努力了。

五十岁的人,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脉积累,如果能够充分的利用这些优势去发展一份事业,或者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于人于己都是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加油吧!五十岁的中年人!





青衣书影


肯定应该继续努为。我认为理由如下:

一,“知天命之年”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要尽好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不懈努力。

“知天命之年”的人,父母已经老了,正是需要照顾的时候。不光要赡养好老人,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照顾好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注意他们的心情变化,满足他们的心里需要,使他们心情舒畅,安度晚年。“知天命之年”的人,儿女已经长大成人,有的已经有了自己的职业,有的工作还没有稳定下来,有的已经成家,有的还正在寻找。总之,他们还正在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的努力进取也为他们做出榜样,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知天命之年”的人,还有自己的事业,那么是普通的平凡的事业,需要继续努力。

人生一世,事业为重。过了五十岁,还有一部分人事业未成,正在关键时期,再努力努力,或许就成功了。即使成功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努为去做,比如让他人和社会分享自己的成功。

三,“知天命之年”的人,更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这一生该干什么,回首往事,发现自己的不足,需要努为去弥补。

是的,往事不堪回首,过了五十岁,就会发现自己以前好多事情做的还不完美,还有缺陷,现在弥补还来的及。比如自己的性格缺陷,比如自己在人际交往的缺陷,比如自己以前做某件事情时对某人还有误会,等等。

“知天命之年”的人,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完美,还得继续努力。活到老,学到老,奋斗到老,才是有价值的一生。


山崖翠柏


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之年,正好时光,壮心不老,仍当自强!

1.五十岁不是风烛残年,当然要干!老老年的过去,战乱纷争,伙食不好,医疗稀缺,所以人的平均寿命低,活到50岁,算年龄大的了,所以才感叹要知天命,顺遂无争。但现在人普普通通活到80岁,50-80还有三十年,正是当打之年,不干事,那是浪费人生了!

2.50岁,人生经历多了,正是经验积累最丰富,知识结构最大成,前进精神正稳健,内心力量最强大的时候,是大才大略的人生好年华,如果不用,浪费了,岂不是犯罪!

3.50岁,如果再不努力,那才叫老大徒伤悲!姜子牙80挂印,褚时健70创业,来得不晚,何况50乎。与他们二老相比,小年轻嘛。

五十岁,尚年轻,快努力,此为天之命!


九哥歌


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人,该不该继续努力了?我想大概每个人都知道,生活是需要不断努力向上的,你才有权利去选择更多的生活。五十岁的年龄,是人生中难以把握的阶段。如果事业已成,肯定不用担心退休。有的人可能精力仍然旺盛,还有不少壮志未酬,不愿彻底放弃工作尽情享乐。换句话说,并不只是“继续工作”和“需要享受”两个选项。

五十岁的年龄,早已远离了年轻潇洒、了无牵挂的时代。现在的这个年龄,是苍翠成熟的人生初秋,生命既成熟又旺盛。这是一个可以理解过去,也可以拥有现在的年龄,持重而成熟。这是一个有过许多经历,还有许多经历在等待的年龄。这是一个成功多,失败也多的年龄。机遇与挑战,只是这个年龄的追求,应该变得更加规则而自然。

五十岁的年龄,无论是想在事业上重振旗鼓,还是为退休做准备,都应该加注重以心性为中心、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善待人生,向往追求成功,但丝毫也不惧怕失败。我们不一定能拥有一个个美丽的风景,但完全可以创造一个美好的心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总是要死的,就要在有限的生命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生活总有许多不易,时常伴着阳光与寒冷相互交换,也时常有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的味道。只有通过不懈努力,才能在现实中活的有灵魂、有质量、有品味,有自我。以此去努力和追求,那么在我们的前方,将会有坦荡的旷野和蔚蓝的天空。

关注烦人憨憨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大家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分享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