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究竟怎麼你了?

對於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對農民這個詞很敏感,戴著有色眼鏡看農民所做的一切事情,從內心中對農民就有輕蔑和厭惡的心理,總是感覺農民穿的土裡土氣,永遠穿著過時的衣服,言談木訥不會說好聽的話,不會看臉色行事,聽不懂好賴話,小家子氣等等,我就想問問:農民究竟怎麼你了?沒有農民你吃什麼?如果不服氣,你查一查家譜,往上倒三代,你的祖上也同樣是農民。

農民究竟怎麼你了?

我們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著悠久歷史的農耕文明,主席在1927年就提出農村包圍城市的大戰略,遠的不說,改革開放後農民工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包括今天城市的建設,無處不體現出農民工的辛苦付出,所以說,農民工勤勞、勇敢、善良、厚道的傳統美德應該得到社會所有人的尊重。每當看到一些農民工的“另類新聞”就感到很多的憤慨,譬如:農民工乘地鐵遭歧視,無奈只能站在角落。我想說:他們幹著最髒的活,卻是掙著最乾淨的錢。

農民究竟怎麼你了?

本家的一個大哥現在六十多歲了,一直在農村務農,每年在春節期間家族裡老少爺們聚到一起,其間自然談到一些搞笑的事情。大哥年前接到一個小學同學聚會的通知,每個人繳二百塊錢,同學在一起聚聚吃個飯。大哥的同學大多是十里八鄉的鄉親,在大哥口中那些吃“國庫糧”的也都退休了,所以,有人提出組織這麼一次聚會。據大哥說這次聚會很“尷尬”,大哥說:人家當官的一桌,泥腿子一桌,當官的吹牛逼拉大蛋,泥腿子根本插不上話,坐在那裡跟人家一比和個棒槌一樣,以後有這種聚會倒找錢也不去了。

農民究竟怎麼你了?

其實,在農村中對農民這個身份鄙視的人甚至超過城市,自小我們就受到父母的教育“好好學習,考上學就不吃莊戶飯了,不用幹莊戶受累了”,在學校里老師經常教育“如果不好好學習就等著回家修理地球吧”。可見世人對農民的排斥不是沒有原因的,而是從小就在思想上灌輸的不正確價值觀。而且,社會現實中也是如此,現在農民在家僅僅依靠“修理地球”,假如不搞一些創收的副業,城裡沒有房,家裡沒有小轎車,銀行沒有點存款,可能連媳婦都娶不上了,最後要得個斷子絕孫的下場,這絕不是在危言聳聽,看看村裡還有多少光棍就知道了。

農民究竟怎麼你了?

計劃經濟的年代和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初期,很多人以擁有城市戶口為榮,現在很多城市人千方百計想改回農村戶口,主要得益於國家對於農村政策的傾斜。如今市場經濟體制下,雖然有些人是城市戶口,但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也大有人在,相對於城市戶口,農村戶口至少在村裡還有自己的那一畝二分地,任何時候不至於餓到肚子。而且,新農村建設還涉及到拆遷、佔地補償、土地流轉、種地補貼等,只有那些在城市裡混的不如意的城裡人才想著去農村佔這個便宜。

農民究竟怎麼你了?

曾經在一個年代稱呼農民為“農民伯伯”,稱呼工人為“工人老大哥”,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也曾經號召廣大知識青年到廣闊的農村中鍛鍊自己,可見那時農民的社會地位之高。現在農民的地位別說是“伯伯”了,都快趕不上“三孫子”了。在物慾橫流的社會,很多人的價值觀正在發生著改變,崇媚權貴,鄙視農民,有錢就是成功,奉行實用主義,更有許多人在利益面前道德淪喪,我認為,他們的思想可能還停留在過去的人吃人的“閏土”時代。更為讓人氣憤的是有些人陰陽怪氣地冒出一句“農民”,這算不算看不起人的罵人話呢?農民究竟怎麼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