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名9岁小学生,每天从珠海步行半小时过关到澳门上学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浩宏,今年9岁,我家住在珠海,但我的学校却在澳门。每天早上七点,我就要从拱北口岸过关到澳门上学。据大人说,跟我一样每天往返珠海澳门的小伙伴有3000多人,我们每天往返两地,都在离关口很近的学校读书,我们被称为“跨境学童”,是在澳门出生、珠海生活的一个群体。

我们家是数千个“跨境儿童”家庭之一,妈妈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因为澳门的高房价和高生活成本,2002年妈妈来到珠海关口附近租房,但仍在澳门工作。后来我爸妈结婚后生下了我和弟弟,我们兄弟俩也跟着妈妈每天都开启了双城模式。

每天我的闹钟设置为早上6点30分,从家步行过关再到学校一般需要30分钟。记得我二年级时,第一次独自过关上学,妈妈不放心还给我买了一只定位儿童手表。现在我四年级了,已经可以带着二年级的弟弟通关上学。

每天早上七八点,拱北口岸随处可见跨境学童的身影。2011年3月起,随着跨境学童人数增多,拱北边检专门为我们设置了学童通道,让我们可以顺利地上学不受人流影响。

我大多数的同学平时都住在澳门,平时只有在学校才能跟他们进行更多的交流。大人说,因为我们家是澳门户口,虽然住在珠海但无法在珠海的公立学校读书,珠海的私立学校学费又特别昂贵,而且妈妈对澳门教育也比较认同,所以在澳门读书对我们工薪家庭来说是个更为经济的选择。

澳门寸金尺土,人口密度高,我读书的学校位于关口不远处,设有幼儿园、小学、中学,共有学生2000多人,其中跨境学童的比例约在10%。因为学校比较小,我们很多课余活动只能在课室内举行。

今天的课堂上班里小伙伴进行“如何热爱澳门”的讨论,我代表小组发言说“不要乱扔垃圾,禁止吸烟,多种花草树木……”。当老师问“十二月对澳门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日子……”,话音未落,同学们都纷纷举手答“澳门回归”。我们班每周二还会进行升国旗仪式,进行爱国教育。

因为土地资源稀缺,我们学校没有自己的运动场,体育课要到步行去附近的体育场进行。因为要走出校门,我们的体育课都是连堂上,老师说这样可以确保我们的运动量。妈妈觉得在澳门许多室外活动都受到限制,她希望给我和弟弟更大的活动空间,所以我们一直住在珠海。

我平时也会参加各类兴趣班,但妈妈还是尽量压缩我兴趣班的时间,不让我们的时间被占满。妈妈的工作时间是晚上,早上7点回家后休息到下午3点多,然后从珠海过关来学校接我们放学。妈妈说上夜班也可以让她白天更好地照顾我们,每周二和周四,我会上培训班,妈妈就先把弟弟子带回家,风雨无阻。

我的奥数成绩不错,在奥数班上我一般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拿过很多关于奥数赛事的奖项,平日数学成绩在班上也常常拿第一。没有补习班的时候,我和弟弟放学到家大概5点多,做完功课,一般8点多钟就睡了。有补习班的时候,睡觉时间会推迟到9点钟左右。妈妈说“小孩子应该休息多一点,学习就更容易吸收”。


我们家是工薪家庭,我和弟弟都很朴素,我们学校也没有什么攀比现象,老师也不提倡这样的行为。妈妈认为不应给我们过多物质的满足,这能让我们更独立。我和弟弟有时候在家里比较调皮,妈妈每天回家处理家里的各种琐事,由于爸爸上白班,妈妈上晚班,所以很多事情也都要妈妈独自处理,我知道妈妈很不容易。

澳门的房价近年涨了约10倍,但妈妈还是计划着以后回到澳门生活,随着我和弟弟逐渐长大,学业负担加重,双城生活还是对时间和空间有诸多限制。我也更喜欢澳门,因为“澳门的朋友多一点”,而且能及时参加和澳门同学的线上讨论。而弟弟的理由是“澳门离学校很近,能睡久点起床”。

有研究认为,对于跨境学童来说,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学业,而是对澳门的认同感和社会融入感。对许多跨境学童而言,澳门只是存在于课本中,而非亲身经历,在课后,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跨境学童在学校活动的参与上也有诸多的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