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在新疆,阿尔泰山仍然高耸入云,冬季漫长,大雪纷飞,甚至最低气温为零下60°C;夏季短暂而凉爽,阳光明媚,白天往往24°C。在这样一个寒冷荒凉的地方,很少有生物可以适应,但有一种奇怪的鸟,合适这里寒冷的世界。

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至于这只奇怪的鸟,很难描述它的长相,因为它总是在换毛,每个季节都换一身新的“衣裳”来迷惑公众。也只有它最勤换衣裳了,这是雷鸟!

雷鸟属于鸡科动物,在大自然中,雷鸟,雷鸟共有三种,分别是白尾雷鸟,雷鸟柳岩雷鸟,他们都住在雪地里,苔原或高山草甸。在中国,只有岩雷鸟和柳雷鸟分布,数量极其稀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岩石雷鸟和柳雷鸟生有着类似的生活习惯,但岩石雷鸟通常生活在更荒凉,更寒冷的雪原。这里主要介绍岩雷鸟,这个美丽的精灵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世界里。

在阿尔泰山发现了这种珍贵的鸟,不怕风吹雨打,有较强的防寒能力

早在18世纪,西方的鸟类学家也注意到,就开始研究这种鸟的换羽特点。到21世纪初才有人拍摄到这种鸟。

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据“野外杂志”报道,柳雷鸟分布在黑龙江,岩雷鸟分布在阿尔泰山。直到2012年,鸟类爱好者在阿尔泰中考察时拍摄到了岩雷鸟和柳雷鸟的照片。

岩雷鸟和柳雷鸟也出现在阿尔泰山,让他们很意外,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中国鸟类专家马鸣教授说:发现两种珍贵的雷鸟,即柳雷鸟和岩石雷鸟,对研究鸟类的进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由于雷鸟有着惊人的防寒能力,对后期探索提供有力的支持。

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越来越多的鸟类爱好者正在关注这种鸟,认识到它们有极强的抵御寒冷能力。“中国国家地理”上发表文章,记录了阿尔泰雷鸟,白色的羽身,冬天穿白色的机身“雪地靴”,被称为鸟的世界“时尚达人”

寒冷的冰雪天不得不出去觅食,但岩雷鸟是一种天然的冰雪精灵,不怕雪和寒冷。

然后,冬季寒冷很漫长,岩雷鸟是如何御寒?它如何避免天敌,保护自己?

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说起来,岩石雷鸟只是一种微小的鸟类,雄性长38厘米,体重380克,雌性长36厘米,体重450克。为了适应高山雪地,岩雷鸟不断的进化“身体机能” 嘴变得又厚又短,可以吃掉埋在雪下的植物的根,为了保暖并能够在厚厚的雪地行走自如,岩雷鸟腿变得粗而长,羽毛也从大腿覆盖到脚趾,甚脚趾旁边都长出毛发,仿佛穿着雪地靴一样。踩在雪地里,一点也不觉得冷,也不会被困住。


每年进入冬季,岩雷鸟必须穿上白色的“外衣”,和雪靴。在一片雪白的世界里,岩雷鸟白色的身躯,仅露出一个微小的头和眼睛,仿佛隐形一般,让人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

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直到6月,阿尔泰山上的积雪开始融化,植物开始发芽,“岩雷鸟”将脱下冬装,换上夏装,雪白浓密的羽毛会褪下,长出大量灰色羽毛。新疆的一个学者观察,岩雷鸟还能蜕皮,让他们惊奇的是,它们换羽速度非常快,在一周左右,就能将所有的羽毛换成雪洁白的羽毛。


岩雷鸟的速度惊人,自然界中很少有动物能追上它, 它们通过伪装让对手很难发现他们的存在,遇到天敌一动不动,他们战斗力很弱,几乎没有战斗力,如果没有森林等天然屏障,很容易被猛禽或食肉动物发现。

新疆野山出现怪鸟,零下50℃觅食,晚上挖雪坑睡觉

在自然界中,岩雷鸟处于食物链的末端,但岩雷鸟能够在北极地区茁壮成长,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技能。

它避开天敌,最重要的是依靠换色了保护自己,随着季节的变化,更换羽毛颜色,这样就达到“隐身”,隐藏在背景中。如果遇到天敌,它就一动不动傻傻的等待,天敌很难发现它的存在。

就是由于勤换衣裳,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存活更长久,岩雷鸟也知道越低调活得越久的道理,大家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