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另類女孩司琪,她並不是乖乖女,而是個另類人物。根據某些片段,你能談談你的理解嗎?

追憶0北梔


《紅樓夢》中的司棋,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子,她像一個俠女一般,能夠保護自己懦弱的主人迎春,但她也是有些張狂的,儼然一副副小姐的做派,妄想著更改榮國府裡的人事安排,為自己的親人牟利,最後,因為自己的不檢點以及遇人不淑,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司棋的主人迎春,是一個懦弱的主子,她只有在大丫鬟司棋的保護下,才能夠免受其他下人的“欺負”。

迎春的首飾累金鳳,被她的奶媽拿走去當了,這簡直是太不可思議的事情了,可她之所以敢這麼做,就是因為當時司棋正病著呢。

小姐房裡的一切事務,都是由大丫鬟來經管的,當迎春屋裡的丫鬟繡桔向司棋問起來這個首飾的時候,司棋向她指明瞭存放的地點,可後來發現它卻並不在那裡,可見迎春的奶媽把這件首飾拿走的時候,正是司棋病著的時候。

迎春的奶媽因為聚眾賭博,在賈母那裡得到了懲罰,她的兒媳婦王柱兒家的來向迎春求情,希望她能去向賈母求求情,可是,當秀桔向她問起累金鳳的時候,她居然要以此為要挾,惹得病中的司棋還得強忍著出來和她對應。

如果司棋沒病的話,別說王柱兒媳婦不敢這麼囂張,恐怕迎春的奶媽也是不敢任意拿走小姐的首飾的吧。所以說,脾氣比較大的司棋,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護了自己的小姐迎春的。

或者說,若果司棋沒有後來的事情發生,跟著迎春一起嫁到孫紹祖家的話,在她的保護下,迎春也未必會死掉的。

司棋還是一個膽大妄為的女孩子,居然想要以自己一個大丫鬟的身份,來改變榮國府裡的人事安排。

司棋的大鬧小廚房,可算是她的一項壯舉了,就因為柳嫂子把自己要的燉雞蛋準備的不太痛快,就親自帶著人把小廚房進行了打砸,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了。

更主要的是,司棋的主要目的並不在此,而是想要想辦法擠兌走柳嫂子,好讓自己的嬸子秦顯家的來經管小廚房。這司棋做的就有些過分了。

迎春是賈赦的女兒,本來就在榮國府裡不受賈母的待見,可作為迎春的一個丫鬟,居然還想要改變榮國府裡的人事安排,這就有些不自量力了。所以,當柳嫂子繼續回到小廚房當差的時候,司棋是“氣了個倒仰”的。

司棋追求自由戀愛並沒有錯,可她也太不自愛了,再加上遇人不淑,最終搭上了自己年輕的性命。

司棋和她的表哥潘又安在大觀園裡私自見面,就已經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了,居然還敢做出婚前不應當的行為,司棋可就有點不自愛了。

後來,司棋這事兒被自己的姥姥王善保家的給查出來了,無奈之下,也就只好離開了賈府。

可是,在《紅樓夢》的續書裡,潘又安不但是前期逃跑,更是回來後對司棋隱藏自己發了財的情況,居然還想著考驗一下司棋,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渣男啊。司棋是一個性情剛烈的女子,在母親的反對之下,最終撞牆自殺了。

雖然在《紅樓夢》裡並沒有司棋的判詞,但是就司棋的追求自由戀愛,以及她最終為情而死的情況下,司棋應該也是小說裡警幻仙境中薄命司裡的一個悲情人物。


誰和蒲公英有約定


司棋不像其他丫頭那樣柔弱,她做事幹脆利落,有一種“陽剛”之氣。



提到司棋大家印象最深的估計就是她大鬧廚房和自殺身亡了吧!她大鬧廚房,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要強的丫頭形象。以前我覺得司棋做的太過了,沒必要鬧得那麼大,把廚房砸了。後來我長大了,步入社會了,我改變了想法。

人善被人欺,這句話是亙古不變的真理。我說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讓大家做惡人,而是做好事要有原則。別人欺負你了,你就要勇敢地還回去,你這麼做不是心胸狹窄,只是為了不再次受欺負而已。



她是一個有擔當的人,卻被一個沒擔當的男人害死了

潘又安發了財,可他卻向司棋隱瞞了實情。司棋的母親偏不同意她和潘又安在一起,司棋聽了說:“我恨他為什麼這樣膽小,一身做事一身當,為什麼要逃。就是他一輩子不來了,我也不嫁人的”然後司棋就撞牆而死。這時潘又安說出了實情,同時他也明白了司棋不是愛他的錢而是愛他這個人。



我不在這裡討論司棋的死和封建社會、封建制度的關係,我想說是潘又安害了司棋。一個男人就該有擔當,司棋既然成了你的人,你就該對人家負責,出了事,自己先跑。讓一個女子獨自面對風風雨雨,這是什麼道理。所以說,司棋死的不值。潘又安何德何能配得上司棋,假如司棋是個男的,她會跑?就是憑著她那股打砸廚房的勁兒,就是和主子決裂,她也絕不會丟下喜歡的人獨自逃跑。


睡前讀書


司棋是榮國府大房票赦的庶女賈迎春的掌事大丫鬟。

她的外祖母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嫁丫鬟,也是邢夫人第一得用之人,她的表嬸是和柳嫂子爭怡紅院小廚房的秦顯家的,在賈府下人中有不小的人脈勢力。

賈迎春是個懦弱小姐,自己房裡的好多事都被乳孃把持著。但有了司棋這個厲害丫頭掌事,還是能與乳孃相抗衡的。所以司棋覺得自己沒人敢惹。

一、肆意妄為

在榮國府大房老覺得被二房欺壓,總想和二房爭個高低。司棋是大丫鬟們唯一積極參與者。她不敢和寶玉爭,但總是睜著怡紅院的丫頭。

有一天她派小丫頭小蓮花兒去讓柳嫂給蒸一碗雞蛋羹,但柳嫂捨不得錢,就推託沒有雞蛋。說應該另外加錢。這時小蓮花兒就咬住柳嫂給晴雯炒蒿子杆兒的事,並回復了司棋。

司棋那能受這種氣,帶著幾個小丫鬟把小廚房砸個稀巴爛。

實際上是為她表嬸秦顯家的搶差事作準備工作,她礐得沒人能拿她怎麼樣。

她敢在晩上把潘又安約進大觀園談情說愛,其實也是有持無恐的,因為有人接應,有人打掩護。唯獨沒想到鴛鴦會走小路。

其實求鴛鴦時,她就知道鴛鴦不會撿舉她。

一個持仗家裡有點勢力,抓尖要強,肆意妄為,被慣壞的姑娘。

二、敢做敢當

隨著她和潘又安的私情被揭穿,司栱又顯出令人尊敬的一面,就是敢做敢當。

當她的情書、信物被王熙鳳發現後,她鎮靜如常,連王熙鳳都覺得驚訝。

回家後,跑了的潘又安回來了,賺了錢準備娶司棋。

但潘又安一開始沒說賺了錢,司棋的媽媽破口大罵,不允婚事,司棋一頭碰死,潘又安殉情。

後四十回關於司棋的結局寫的還好,寫的了這個性情暴躁,沒什麼心機,抓尖要強,但逐漸成熟,對愛情堅貞不屈的美麗女孩的最後結局。


旁觀者嵐


  • 司棋是一個敢愛敢恨稜角分明的女孩。

由於自己的主子是一個“二木頭”,所以我們能想到她慢慢的歷練成了凡事都能做主的性格,甚至以為自己就成了主子…

所以想吃什麼都直接去小廚房要,一點都不顧及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但是畢竟二小姐是個啞巴,沒人看在眼上,其首席大丫頭也不被人看重也是自然。

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司棋幾乎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因為首席大丫頭的身份,又名副小姐,自己的姥姥又是後臺,所以自然膽子大的很,私下與男人約會都不顧及,甚至一點畏懼都沒有。

可以說司棋眼裡愛情至上,一切皆可不顧後果,但是也充分說明她不在乎封建禮教以及禮法教條的束縛,被趕出大觀園不怕,被人詬病不怕,唯獨怕愛情沒了……

一個可憐可悲的姑娘,天真又固執,一根筋,其實她完全可以和表哥私奔,但是又要求母親的一句話。可見她內心太感性和看重感情,最終這個可憐的女兒就死在了一牆之下。


紅色樓閣的夢


司琪是《紅樓夢》中的丫鬟,是元、迎、探、惜四姐妹中迎春的丫鬟,屬第二高的等級,第一等即最高級別的,是賈母身邊的丫環,主要是鴛鴦。

《紅樓夢》中司琪(網絡圖片)

司琪在《紅樓夢》中出場次數不多,卻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記。自從出來跟著迎春跑龍套當了小角色,直到第六十一回,才開始有了點戲。然後是第七十一回,緊接著第七十二回,第七十四回。第七十七回把司棋趕回孃家。有意思地是第九十二回,作者又補寫了司棋之死。可見司琪在作者眼中是何等地與眾不同,是個人物。

司琪在《紅樓夢》中出場次數不多,但是這個人物的思想與性格卻表現的淋漓盡致,其形象被作者刻畫的生動而感人。

一、司棋是對下施威,對上強硬的人物。

司琪為了在賈府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仗著自己是“二層主子”身份,經常對她的下等的下人施威,發號施令。對其主子迎春也不甘示弱,因為司琪摸透了迎春的軟弱性格,對她缺少管理,不敢管理的心態,所以,久而久之,在這個環境中,養成了司棋大膽潑辣,驕橫肆意,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

司琪怒砸廚房(網絡圖片)

二、司琪是個愛憎分明,性格剛烈的人物。

第六十一回司棋要吃燉雞蛋,打發比她地位低的小丫環蓮花去廚房要雞蛋。廚房的主管“柳家的”沒給做,說是今年雞蛋特別珍貴,不好買,沒有,給拒絕了,說是給主子的。當質問“柳家的”,為什麼晴雯也是“二層主子”,與司琪平級可以吃雞蛋時,“柳家的”又解釋說,別人要吃額外的東西,都是先把錢送來,不是白要,司棋這邊總是白要,廚房賠不起。司琪聽後,怒火沖天,認為這是不講理,不公平,立刻去了廚房,把廚房砸了個稀里嘩啦,一點兒也不考慮後果。

三、司琪對愛情執著,敢於與封建婚姻決裂,以自己生命來抗爭。

從第七十一回到第七十四回,都是描寫了司琪與其表弟潘又安談戀愛的私情故事。司琪與表弟潘又安談戀愛私會,被鴛鴦發現,接著被告發。不久,在王熙鳳抄撿大觀園時,抄出了司棋表弟潘又安寫給她的情書。這下子麻煩大了,到了第七十七回,司琪被趕回了孃家。當在孃家,表弟潘又安來找司棋,司棋的母親賭氣不讓司棋見潘又安,更不準司琪跟其表弟潘又安成親,司棋一怒之下撞牆而死。司琪的這一舉動很明顯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的控訴與抗議。

司琪跪求母親(網絡圖片)

總之,司琪在作者筆下是個很完整的人物形象,雖然出場次數不多,筆墨不多,但是,她的人物形象性格卻很完整,刻畫的栩栩如生。司琪不是乖乖女,卻是個敢愛敢恨的正義女,同時,又是個敢於向封建婚姻挑戰,勇敢的以死抗爭的令人敬佩的女人。


言者青青


司棋是賈府二小姐迎春的大丫鬟,雖是侍婢,但卻性格剛烈,有稜有角,敢作敢為,最能體現司棋潑辣性格的是第61回“大鬧廚房”,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起因是司棋派小丫頭蓮花兒到柳家管轄的廚房要一碗“燉得嫩嫩”的雞蛋羹,遭到了柳家的故意刁難。在蓮花兒回去添油加醋般學舌下,司棋不由心頭火起,帶領一群小丫頭前去興師問罪,到了廚房,二話不說“凡箱櫃所有的菜蔬只管丟出去餵狗,大家賺不成。”表現出了一副敢作敢為,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廚房風波為司棋以後爭取愛情自由,甚至不惜撞牆而死做了充分的鋪墊。

司棋性格潑辣大膽,還表現在敢於衝破賈府的束縛,主動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司棋和表兄潘右安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多次大膽在花園私會。也只有司棋才敢於在主子的眼皮子底下幽會。

司棋畢竟是一個下人,在賈府那樣複雜的環境中最終成了嫡庶之間鬥爭的犧牲品,在第74回抄檢大觀園時,從司棋的箱子裡抄出了一封“情書”,被大字不識幾個的王熙鳳在眾人面前念 出了內容,這對一個女孩子精神是何等的打擊,此時司棋的表現是,既沒慌亂無主,也沒痛哭下跪哀求,而是“也並無畏懼慚愧之意,”體現出了司棋的個性和堅強的性格。最終被逐出了大觀園,由於母親不支持自己的婚姻,情人潘右安又逃走了,她用“一身作事一身當”的勇氣了結了自己的一生。


東籬ZWH


《紅樓夢》中的司棋,是一個膽大妄為、脾氣爆裂、但也算有骨氣、有氣節的人,所以說她另類也未嘗不可。

首先,通過司棋大鬧廚房事件看出她脾氣爆裂。其實這件事也不完全怪司棋,柳嫂子掌控著大觀園的廚房,有意拿拿樣子的事情也是有的,對待有事相求的芳官那些又是百般照顧,這廚房當然是有些油水的活計。司棋和秦顯家的這些一大家子也在盯著處方這攤子事情,不然不會因為玫瑰露事件一腳把柳家踩到底,秦顯家的小人得利的模樣也是夠了。這件事只能說司棋確實是個暴脾氣,直接開砸,和她壯碩的身板倒是挺配,其他的暫不引申了。

其次,就是司棋和表哥幽會,說明她確實也是膽大妄為的。這在賈府還是比較嚴重的事情了,參見後面的繡春囊事件,竟然最後鬧成了兩位夫人暗地裡的鬥爭,又牽扯了整個大觀園的人進來。敢在大觀園幽會行苟且之事,在現代社會看來也許不算嚴重,在賈府這樣幹只能說她膽子夠大。

最後,司棋還算有骨氣、有氣節。當抄檢大觀園發現自己和表哥私傳的物品後,能夠很冷靜很硬氣的面對,比較起來又比他那情郎-私自逃走的表哥有擔當多了。並且在自己母親不同意自己的婚事後,一頭碰死,當真是夠壯烈。可能這也是曹雪芹想記下巾幗氣概值得稱道的一筆吧,紅樓夢中的每個人物即使有很惹人厭的地方,卻也有可讚歎的點滴,或值得可憐的一面。

所以,我人物《紅樓夢》中的司棋,是一個膽大妄為、脾氣爆裂、但也算有骨氣、有氣節的人。





秋陽讀線裝經典



1.司棋是迎春的頭號丫頭,掌管紫菱洲。迎春是個二木頭,拿根針戳一下也不知唉一聲的,事事無主見。作為迎春手下的第一把手,司棋自然養成了事事自己做主,行為潑辣的作風。司棋第一次有戲是在第六十一回。

她派蓮兒到廚房要碗雞蛋,蓮兒沒及時完成任務,她便使人說蓮兒“死在這裡了”,比晴雯病中罵偷了東西的墜兒還厲害乾脆。隨後知道柳嫂子給雞蛋不利落,她便帶一幫小丫頭子來到廚房,二話不說,就下令:“凡箱櫃所有的菜蔬只管丟出去餵狗,大家賺不成。”利落乾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很有大姐大的派頭。


2.這個膽大的司棋最大膽的一回在七十一回,司棋在大觀園中私會情人,從書上的描寫看,大有西廂記中成就好事私訂終身之風。其大膽無視大觀園的清規戒律和有悖封建禮教的行為讓人目瞪口呆。如果說她很大膽很反叛很勇敢嗎?似乎也不盡然,鴛鴦一出現,她嚇得不知所措,她的情人也不似個磊落的人,連夜嚇得丟下她逃走了。她於是大病了一場。

還是鴛鴦發誓不告密並溫柔勸慰,她才慢慢好了起來。司棋的光彩在抄檢大觀園時方才顯露。突然的搜查,她和情人之間的定情之物與書信都公之於眾。先前被鴛鴦撞見嚇得發抖的司棋倒一臉的無愧和平靜。不知道她在想什麼,但就衝她這份鎮定,自己做的事自己擔當的無畏勇氣,也足以讓人由衷欽佩了。


3.這還不算完結,更令人刮目的是在後面。司棋因此被趕出紫菱洲,不再是副小姐後,她的母親為此也和她鬧翻了。這時,她的情人潘又安回來了,書上寫道: 那人道:“自從司棋出去,終日啼哭。忽然那一日,他表兄來了。……司棋說:‘一個女人嫁一個男人。

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我就是他的人了,決不肯再跟著別人的。我只恨他為什麼這麼膽小,一身作事一身當,為什麼逃了呢?就是他一輩子不來,我也一輩子不嫁人的。媽要給我配人,我原拼著一死。今兒他來了,媽問他怎麼樣。


要是他不改心,我在媽跟前磕了頭,只當是我死了,他到那裡,我跟到那裡,就是討飯吃也是願意的。’他媽氣的了不得,便哭著罵著說:‘你是我的女兒,我偏不給他,你敢怎麼著?’那知道司棋這東西糊塗,便一頭撞在牆上,把腦袋撞破,鮮血流出,竟碰死了。” 司棋的性格氣質在這裡變得光彩四溢。“一身做事一身當”,完全就是一副俠女的氣魄了。

司棋是賈府二小姐迎春房裡的大丫鬟,她的主人老實、懦弱,人稱“二木頭”,而有其主未必有其僕,司棋卻是個性格相當剛烈的姑娘。她生得“高大健壯”,曾因為一碗燉雞蛋帶著小丫頭們大鬧廚房,弄得雞飛狗跳。司棋是賈府的家生子,父母、叔叔嬸孃、表弟等七姑八姨一大堆都在賈府當差。


她嬸孃秦顯家的在一場明爭暗鬥中,敗給了大觀園的廚娘柳嫂子,她的大鬧廚房說不準也與此有關。 司棋與表弟潘又安相戀,因在園中幽會事發而被逐。從書中描寫來看,她是失身於潘又安的,故後來拼死抗命,非表弟潘又安不嫁。

司棋性格最終的塑造完成,是在第92回(罵高鶚者敬請見諒,千萬不要因為我又提及後40回而引發雷霆之怒),司棋說“一個女人配一個男人,我一時失腳上了他的當,就是他的人了,決不肯再失身給別人的。”“若是他不改心,我在媽跟前磕了頭,只當是我死了,他到哪裡,我跟到哪裡,就是討飯吃也是願意的!”


她母親氣得了不得,哭著罵著說:“你是我的女兒,我偏不給他,你敢怎麼著!”司棋便一頭撞在牆上,把腦袋撞破,鮮血直流,竟死了。小潘本是發了財回來找司棋的,見此慘狀,他抬來兩口棺材,“忙著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錯不見,把帶的小刀子往脖子上一抹,也就抹死了”。

這個雙雙殉情而死的情節,並不比尤三姐之死遜色,每讀至此,我都是相當感動的。 一般評論者都說,司棋是反抗封建禮教、追求自由婚姻的一個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我看這個評價並不為過。


雖然這個悲壯的結局出現在後40回裡,是由高鶚最終完成,但由於這一情節精彩感人,具有典型意義,幾乎所有的戲劇、影視作品都保留了它。越劇版電視連續劇還把它和張金哥自殺、尤三姐自刎、寶玉出家等經典情節放在一起,作為片頭的劇情集錦(片花)反覆出現,起到極為震撼人心的藝術效果。


藍顏經典老歌音樂視頻


司棋在《紅樓夢》裡是賈迎春的丫頭。脾氣剛烈,雷厲風行。排擠柳家的未果,後與潘又安私通,被攆出大觀園。最終與潘又安雙雙殉情而死。

司棋是迎春的頭號丫頭,掌管紫菱洲。迎春是個二木頭,拿根針戳一下也不知唉一聲的,事事無主見。作為迎春手下的第一把手,司棋自然養成了事事自己做主,行為潑辣的作風。司棋第一次有戲是在第六十一回。她派蓮兒到廚房要碗雞蛋,蓮兒沒及時完成任務,她便使人說蓮兒“死在這裡了”,比晴雯病中罵偷了東西的墜兒還厲害乾脆。隨後知道柳嫂子給雞蛋不利落,她便帶一幫小丫頭子來到廚房,二話不說,就下令:“凡箱櫃所有的菜蔬只管丟出去餵狗,大家賺不成。”利落乾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很有大姐大的派頭。

這個膽大的司棋最大膽的一回在七十一回,司棋在大觀園中私會情人,從書上的描寫看,大有西廂記中成就好事私訂終身之風。其大膽無視大觀園的清規戒律和有悖封建禮教的行為讓人目瞪口呆。如果說她很大膽很反叛很勇敢嗎?似乎也不盡然,鴛鴦一出現,她嚇得不知所措,她的情人也不似個磊落的人,連夜嚇得丟下她逃走了。她於是大病了一場。還是鴛鴦發誓不告密並溫柔勸慰,她才慢慢好了起來。司棋的光彩在抄檢大觀園時方才顯露。突然的搜查,她和情人之間的定情之物與書信都公之於眾。先前被鴛鴦撞見嚇得發抖的司棋倒一臉的無愧和平靜。不知道她在想什麼,但就衝她這份鎮定,自己做的事自己擔當的無畏勇氣,也足以讓人由衷欽佩了。




鄭好奮發


解讀《紅樓夢》中的人物,應從全局出發,就如司棋,若從“點”來看,她的身分為賈府“四豔”的四個大丫鬟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個有姓可考的丫鬟。外貌,品貌風流,高大豐壯。

主要行狀,一、答小紅之問三個字,沒理論。小紅找鳳姐,見司棋從山洞裡出來,站著系裙子,便趕上來問道,不知道二奶奶那裡去了?司棋道,沒理論。二、鬧廚房的主角,與其說是司棋,倒不如說是蓮花兒。該有的尊敬沒有得到,司棋就把燉的那碗雞蛋潑了,不食嗟來之食,這是大有君子之風。若從小丫頭的行為就是大丫鬟的行為的寫照來看,這個蓮花兒不但機靈,還可愛。與柳家鬥口,吃著我們主子的份例,你為什麼心疼(雞蛋)?又不是你下的蛋,怕人吃了。每讀至此,不覺就會笑。蓮花兒又說,你忙的到說自己發昏,趕著洗手炒了,狗顛兒似的親捧了去——且不管腔調如何,這也算是據理力爭,還讓柳家的那副勢力小人的嘴臉,躍然紙上。司棋率眾至廚房,要把所有的蔬菜都丟出來餵狗,結果因眾人之勸,一個小丫頭們也沒得摔完東西,便拉開了。這說明,司棋雖然潑辣——聽人勸,就不是一個一意孤行的人,做事留有餘地。三、在“懦小姐不問累絲金鳳”回,司棋雖在病中,卻記得金鳳應該在何處?什麼時候用到?小處講,忠人之事,略高一點,叫盡職盡責。四、抄檢大觀園,王善寶家的說嘴又打嘴,一是掀探春之裙,捱了一巴掌,其次就是從其外孫女處搜出男人的東西和書信。此時的司棋,鳳姐見司棋只是低頭不語,並無畏懼慚愧之意,到覺可異。異是超出或不同於眾人,如此便為另類,書中另類多矣。五、被逐出大觀園時,司棋見了,知不能免,因哭道,姑娘好狠心,哄了我這兩日,如今怎麼連一句話都沒有了?緊接著便是求人略徇一會兒情,與相好的姊妹跟前辭一辭,雖不得,卻說明她也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書中,司棋出場次數雖多,可稱道的也沒有多少事,與其表弟“有傷風化”,明明就是“機事不密則害成”,有人卻認為其身上表現出來的是反抗封建禮教的精神,無論司棋對大觀園是如何留戀,終於還是被逐了出去。這就是書的正面中的司棋,談不上什麼另類。在賈寶玉的眼裡,她跟其他女兒一樣,不染男人氣味,一點兒都不混帳,這個評價是否中肯?還是仁者見仁吧。當有人問寶玉女兒是否都是好的時,他說,不錯不錯。

但是,書中人物卻不是這樣解讀的,應從“面”來解讀而不是“點”,比如,司棋是“女兒”嗎?能入金陵諸釵之冊嗎?是,就要看作者對“女兒”設定的身分了,女兒是水作的骨肉,這個女兒,指的是“女兒”的全部,而不是其中之一人。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賈家四豔之四婢的名字,元春,抱琴;迎春,司棋;探春,待書或侍書;惜春,入畫。別人看到的是琴棋書畫,古時秀才的所謂“四藝”,單單忽略了“四藝”前面的定語,抱(寶)司待(或侍)入。司者,主也。這個主字,清人用的最恰當,主子。所以,抱字不諧寶字之音,也能解釋的通,抱著主子等待進入,去往何處,是不是也就不言自明瞭?讀紅,要用自己的眼來看,一入圈子,一被他人的觀點所束縛,就如膠柱鼓瑟,又如走進不透光的密室。手裡如果沒有觀世音贈送給孫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牛角尖是鑽不透的。

書中問題的答案從書中找,以有知為有知,或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做憑空想象的事,不敢說是忠告,至少,這麼做,所看到的問題的答案,是客觀的。多謝,歡迎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