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句老话“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是什么意思?

hgx321123


在我们广大的农村流传着很多的俗语,都是一些老一辈的人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这句俗语流传到现在,但是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长木匠

我们小时候家里的桌椅板凳还有床及床头柜都是木匠师傅亲手制作的,制作出来的家具外表美观程度,跟下料有很大的关系,下料短了容易对接不上,导致重新下料,还有就是见短了对接的不是严丝合缝的。太短了接上影响美观,所以木匠师傅一般会适当下的料长一点。


短铁匠

小时候麦秋之前会有打铁的铁匠来村里支上摊子进行农具的打制。短铁匠,铁具有延展性,高温受热以后以后进行捶打,如果料长了的话,打制起来比较费力,毕竟打铁可是力气活,都说打铁亲兄弟嘛,宁愿短点,料不够的话可以一点点往里添。

不长不短是石匠

咱们大家都知道石头可是个硬家伙,咱们平常看见的雕刻石头的,那可是人工用簪子一点点往下凿,如果料长了铁匠师傅会会花费很大的力气来把它凿掉。石头料短了没办法接。要做多么大的件就用多么大的料,避免浪费。就像那些做打磨大理石的师傅,精细程度都是精确到微米。


青年阿光


我父亲是一位木匠,在小时候,我们村里很多家里什么桌子,椅子,床,柜子这些东西都是请我父亲去做。所以,对于木匠这些活,我自己还是很有感情的。

“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这句话在小时候就听父亲提起过不少。具体来说怎么理解呢?

其实这与这些东西的物理特性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也与人们用这些东西打制东西的时候避免浪费或造成误差而要返工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木头,我们都知道它是有韧性的,而且也容易切割。木匠用木头打造各种东西的时候主要工具就是锯子、锉子、刨子、斧头、锤子。以前不像现在木头能够拼接,以前做东西所用木头要求整根木条不能够有断的。同时,为了避免木头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这样木匠在下料的时候都会尽量下得长一些。这样一根木头就能够切成几截使用,最后浪费的一点也会更少。如果下料的时候都 下得很短,那就有可能这根木只能够用其中一截,锯掉的一截就干不了什么用了,最后只能够浪费。所以,长木匠的意思就是上料的时候尽量下长一些,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木料的浪费。

而铁它有着很好的延伸性,在经过加热烧红后还能够将它打造成自己想要的形状。有经验的铁匠师傅在下料的时候也会稍微少下一些铁料。比如在打锄头、刀具的时候,这些东西下料多一点少一点还好说,但是如果涉及到较为精密的器具,下料多了的话,在打造出来后就可能会多出一块东西,最后还得锯掉,这也麻烦。所以,短铁匠这也是从下料多少来说的。

而对于石器来说,用石头打造东西,那就是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一点多或者少。因为石头它已经成型了,我们只能够进行切割,多一点少一点都会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用石头进行雕刻,大家了想得到,多一点东西或者少一点东西,那都是非常影响美观的。所以,不长不短是石匠说的也是下料多少。

整体来说,这句话说的就是不同行业有着它们自己的行业规律,这些也都是经验之谈。


洞庭清水塘


我是做装修的师傅,自古以来手艺人说的长木匠就是说做木工手艺活尺寸要控制能稍微长一点也不短,尺寸小了不美观也不牢固,中国传统木工手艺都是榫卯结构,尺寸小了就露缝隙也很不美观的。我外公就是旧社会的老木匠,我记得小时候他在世1984年时,他的斧头木柄的榫头只组在斧头接口一半深,那个时候不明白,长大后做装修才知道是中国传统木匠手艺人谦虚勤奋追求严谨的敬业精神;而铁匠铺打铁,是说明打铁利用的材料金属铁的加热后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而石匠的尺寸就要求不能有偏差,要求纹理刻度精准。这些都是民间手艺人的经验传承。不过到现代社会我们都要讲究精度更高技艺推崇精湛严谨的工匠精神,是我们民间手艺人传承下来的敬业精神!


伯爵1857


你好,我是骁骁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应该是说木匠

是一门手艺,它不用用很大的力气,对身体要求不高,只要你勉强还有力气,眼睛还好,就还可以做。我公公现在七十多了前几天还给我家做了十几把椅子。

短铁匠应该是说打铁需要很大的力气,而且还需要在火边烤,对身体的要求和损害都比较大,所以可能过了壮年就做不动铁匠了

不长不短是石匠应该是说石匠也需要很大力气,但是不用再在火边烤,对身体伤害不大。所以只要自己还有一把力气就还可以做

这只是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因为我以前没听过这句话。





骁骁妈


大家好我是来自东北农村的一个80后现在生活在沿海城市烟台。

在过去木匠,铁匠,石匠在农村里都特别的受欢迎职业,尤其是木匠,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家盖房子,那年是1997年,房子的大梁,窗户,门,柜子,这些全都是我村木匠给打造的,那时候木匠很少特别有优势。正是由于木匠很优势,所以很多农村家庭会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跟着师傅学艺,师傅就会教他们很多木匠方面的俗语,其中“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石匠”就是一句传播很广的俗语。这句话的俗语是指,古代人对匠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选料,配料而总结出来的经验,也说明了不同行业和加工对象的特点,就出来了这句俗语,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石匠。木匠是宁长物短,宁大物小,长了大了可以锯掉,短了接不上去。铁匠是宁少物多,因为就算是不足了,也可以在烧红了从新加工。石匠用来雕刻材料的,制作的作品也是不大不小,没有长短之说。

很高兴为您解答,这个俗语对于我们80后,那个年代总能听到。





小吉在烟台


我从小在山区农村长大,对这句老话的意思,有着实践之后的深刻了解。

1⃣️木匠取料,必须取长,长一点可以再截短,短了一点,就无法再加长,这根木料就废掉了。

2⃣️铁匠取料,可以取短,短一点可以再延展,在熔炉里面烧红之后,放在铁砧子上,用大锤或二锤锻打几下就正好了,如果开始取长,截剩下的小铁块,就会成为零碎的边角料浪费了!

3⃣️石匠垒墙,为每层中的最后一块,敲凿出来的料石,必须是不长不短正好契合的,长了则砌不进石墙里,短了则闪出一个大缝隙,既不美观,也不稳固结实。所以说:严丝合缝是必须的!

这说明了以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加工对象的特点及特色。





九天老妪下凡尘


大家好,我是来自江西农村的伟伟,虽说以种地为生,可生活中少不了一些修修补补的事情。专门找人来修耗费时间还浪费了钱财,一些难度不大的活计自己就在家干了,尤其以前的老人们各种手艺都会一些。谁家里都少不了各种的工具,如一些斧子,刨子,锤子,锯子,凿子等等,总有用到的时候。

我们这边山多地多,过去家里面种了不少的树,后来成材了锯掉,剩下的一些边边角角也被爷爷收集了起来。家里面用的小板凳都是爷爷用这些做的,虽说不如专业的木工做的精美但胜在结实,用了十几年一点都没有松动。“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这也是爷爷当时说的一句俗语,至今还记的非常清楚,讲的也是在做工时候的讲究。

长木匠

有机会能看到木匠做活的时候,肯定会发现的习惯。木工活在备料的时候要比实际的尺寸长一些,若是死钉颗铆的尺寸一定会被人说成业余。以前的木工活靠的全属榫卯结构,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木头崩裂的情况,另外尺度稍微有一丝偏差在拼凑过程容易出现短料的情况。长的的话可以备用,若是短了整根料就废掉了。

短铁匠

过去农村里还有着铁匠,人们打点什么农具靠的都是铁匠的手艺。如今机械化的发展,铁匠已经逐渐的在农村里消失了。想要各种各样样的农具,如家里耙子,柴刀,火钳,备料总要比成品的尺寸要短上一些,这样才能做到不浪费。铁是具有延展性的,在铁匠反复敲打过程中也把短尺寸给补齐。

不长不短是石匠

现在农村里还保留着不少的石头物件,像石磙,石碾子,石磨等,这些是曾经农村生活中的宝贝,不管是种地,做饭都离不开它。这是石头物件都是过去石匠用一锤锤凿出来的,并没有固定的尺寸。石匠的主要工序是凿边和打磨,根据石料的大小来决定所做的物品大小,这样最省时间和力气。

农村里流传的这句话也是从过去传统职业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现在来讲也十分的合适。同时又告诉我们对待一件事情,要考虑到不同的后果,认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理性对待,留有一定的余地。





江西崽儿伟伟


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这是根据他们职业的特点来说的:

一、为什么说长木匠

以前没有家具买,都是靠木匠到家里来做。这些打家具的树,都基本上是农村人自家栽种的,都是很高大的树木,木匠师傅要用这些树木来打置家具。

以前大江大河都是木船,这船也是木匠造的,也许不在水边的人不是很清楚,那些船舷的树木,都是整棵整棵的大树加工的,船越大,树越粗越长,木匠就是同这些树木打交道。

以前农村盖房子,用来承载瓦片等屋面物的,都是一间、两间、三间房子宽的屋梁,还有跨二根三根屋梁的桷子等都是很长的。

正是因为木匠所用的材料都是很长的,所以就有长木匠之称。

二、为什么说短铁医

并不是铁匠的人短,木匠的人长,只是两种匠人用的材料和加工出的成品,有长短的不同,才有短铁匠之称。

铁匠,基本上都是为农民服务般,也为居民提供一些生活用品服务。

农民用的锄头、耙疏、铁锹、锅铲、火钳等等生产和生活用具,都很短,都很小巧,铁匠加工的这些东西都是短小的东西,所以就有短铁匠之称。

三、不长不短是石匠

石匠,有的地方叫泥瓦匠,以前农村建房子没有水泥,都用一部分石头建墙脚,所以有的地方也称泥瓦匠为石匠。

石匠建房子都是用砖,无论是以前的土坯砖,还是窑烧的青专、红砖、以及机压的水泥砖、空心砖等等,都是都一定规格的,砖长是多少、宽是多少、厚度是多少,都是按一定规格烧制的,标准的砖,既不会长,也不会短。

石匠建房子,做墙都是根据砖的规格,确定墙体的宽度。

所以说不长不短是石匠。

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就是这么得来的。


一生好人大司马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不会木工,不会铁匠活,也不会石匠活,但是都见过,为什么说是长木匠呢?因为木匠干活的时候准备料要比实际用料长了点,到用的时候长了可以锯掉,但是短了就没法接,就算用皮胶粘上去了,也非常难看,更不结实,因此准备料的时候要长一点,这就叫长木匠。

短铁匠是说,一块铁,捶打捶打,就能打出很长的物件,比如锄头,既使不够长,还能接上一块铁再捶打,而且接上去的通过捶打看不出破绽。这就叫短铁匠。

不长不短是石匠,这话是说石匠干活材料有多长就是多长,不能长也不能短,以料定所做物件。因为要是太长了,想去掉一部分,得一下一下凿,非常费力,小了更没法拼接,所以叫不长不短是石匠。



故乡雨


农村老话【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第一次看到这句俗语人可能会有误会,认为这说的是三种不同职业的水平高低。其实不然,因为在过去木匠、石匠、铁匠都是农村里受欢迎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但是从过去的农村经济现状来说,还是木匠吃香一点。就拿结婚来说,那肯定是需要请人去家里打造家具的,并且很少有拖欠木工的工钱,所以在过去的农村里很多家长就会让孩子跟着木匠师傅学艺,起码有门手艺饿不死自己。而老师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长木匠,短铁匠,不长不短是石匠】,这是古代匠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且也暗含了做人之道。

长木匠

打造木质家具一类的虽然说是技术活,但是也可以给木匠一个可以犯错的空间。因此木匠下料的时候都会给自己富裕出一些,假如木料长的话,还可以继续打磨,将其调整至合适位置。但是木料段的话就非常麻烦了,就拿桌子腿来说,三短一长的桌子腿,打磨长的那跟桌子腿就行。要是三长一短的桌子腿,则要打磨三根长的桌子腿,如此一来就费时费力了。所以“长木匠”就是木匠为了避免浪费,而选择的原材料的时候要很长或者是很宽。

短铁匠

打铁匠是非常辛苦的一份工作,没有足够好的体力,是做不了这份工作的,并且对于火候的把握以及打铁的力度,这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要知道铁匠下料是需要经验积累的,因为铁是有延展性的,打上打铁费劲,所以有经验的打铁匠下料都是会少放一些材料,就是为了将铁器打造的刚刚好。

不长不短是石匠

在下料方面,石匠相比较木匠与铁匠来说更要苛刻一些。就拿石雕来说,对于石匠来说一块石头雕刻成什么样,是取决于石头的大小,这样雕刻出来的石像才能不大不小。要是石料大的话,石匠需要多费很多力气才能将石料改成自己想要的大小。反之石料小的话,石匠更是无从下手,因为雕刻出来的东西肯定不适用。


其实这句俗语还暗含着一个人生哲理,做事情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味的照搬硬套,否则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