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英语变成副科,为什么有的人极力反对?

君子玉言


无论是否将英语变成副科,我觉得都应该学习。没有人会否认语言的重要性,但很多人会否认英语的重要性,理由无外乎没用、作为选拔依据不合理等。

01 英语的重要性

答案里已经有很多关于英语的重要性了。我再啰嗦几点:1)出国交流。去年出国访学三个月,要和一个国外团队一起工作。国内一起去的同事学的是哑巴英语,平时生活中买东西、问路都需要我来帮忙。他说:这种想跟人说话但无法表达的感觉太痛苦了。2)日常学习。有很多人都知道懂英语在学编程,看英文文献,或英文书藉(大部分翻译成中文的书都对原著有一定的曲解)的用处。3)日常生活。现在日用品或电子产品,用国外产品的占相当一部分。倒不是崇洋媚外,只是大家都会在品质和性能中进行选择。此外还有很多很多,不一一赘述。

02 不要用我们的有限的认知,去减少孩子生命的可能性

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人多),而英语是使用国家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已经毋庸置疑了)。这是一个现状,就像黄金是世界通用货币一样。在欧洲,同时会讲几种语言的人大有人在(也可能相同语系学习较容易)。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的确一辈子用到英语的机会不多。但世界变化如此之快,你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以后也不会用到这门语言吗?我们生活的年代,出国的机会不多。但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孩子们在未来的地球村中,很难说不需要跟人交流。世界在变化,我们的观点也得变化。

我不否认相比学习一门外语,学习专业技能更重要。但时代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只掌握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的人,更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沟通、合作、管理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很多传统行业都将被取代,但无法取代的,是我们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以及思辩沟通能力(语言是基础)。

03 应该改变的,是英语学习方法

我们讨厌的,往往不是英语学习本身,而是现行的教学体制和方法。比如将英语作为考试选拔标准、脱离英语环境的死记硬背或勤学苦练,以及因教英语而叫你掏腰包的人。

我在农村长大,学习环境不好,但从小到大英语也还可以,没有变成哑巴英语。这得益于我的兴趣,以及我大量的口语练习。

现在的小孩子已经很幸福了,除了传统教学外,还有大量的线上真人外教课堂,或各种线下翻转新颖方法。只要我们不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在孩子身上,给予他们充分的关注和鼓励,他们肯定能轻松把英语学好的。毕竟,我们的现在的孩子,都多么地聪明啊!

PS: 由于我的经验和认知有限,有些观点也不尽全面。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冰蓝i成长


把英语列为副科,可以说是全国90%人的心愿,反对的人有二种人,一种是以英语为生的人或英语培训者,如俞敏洪,就是激烈反对者。另一种是认为英语有用,是和世界沟通的语言。但14亿人,几乎有13亿没用,印度人丢弃自已的语言,整个国家改为英语,也没见到有多发达。我们从不反对你要英语,你中文不学,只学英语都行,你全家移民学英语都行。只是列为副科,不是不让你学了,别人不愿意花十几年的时间,花在几乎没用的英语上面?为何要绑架别人,非学这用得很少的,无多少用的东西,浪费宝贵的青春?


美皮工坊


英语要学,但不能与语文、数学并驾齐驱!高中后文理都还要分科,再把英语放在那个位置就不合适了,只能和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在同一方阵!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研究中国史的、研究甲骨文的,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中医药专业的……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英语上?即使要看英文资料,翻译软件就能解决!因此,还是要区别专业方向、区别招生院校的生源要求!


用户2693107548463


邓公改开之初的1979年把英语列为高考科目之一,主要的目的是为出国留学的学生而设置。因为几个留学目的地国家均属英语系国家,再加上国际上的主要文献资料学术期刊国际经贸等也都是以英文为主。因此,英语做为舶来品在我国得到了空前大发展大繁荣。客观地讲,英语的普及为国家各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英语继续做为高考主要科目,己经无法适应国人的内在需求了。毕竟所有外语只是一种工具,毕竟所有外语无法代替母语。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创造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灿烂文化。我们需要千万千万的年轻人来学习来继承来发展中华优秀的传统优秀的文化。把所有外语列为副科是正确的。


三山五岳789


英语,俄语,法语,德语等等这些语言工具,其实没有必要凌驾于汉语之上,更没有评职称必须过六级英语。基础教育尚且分文科理科,何况一门语言。

所谓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专业才是驱动学习的动力。如果你从事某一项工作,你就会花时间去学习该项工作的知识。比如说化学,医学,模具设计与制造,因为你不认真学习,你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就会被淘汰。如果你想做一个俄语翻译,或者做跟俄国人打交道的工作,你就会想办法把俄语学好,同样的英语,法语,德语等等莫不如此。

当今中国,全民英语。但全民英语的背后绝大多数都是被动的学习,学习效果是大打折扣的。国家提倡素质教育,说充分发挥孩子的学习兴趣,在语数外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孩子还能发挥自己的天分吗?为了应付语数外高分的要求,更多人花费更多金钱精力去补习班,只为了考试的时候能拿到一份录取通知书。大学毕业以后,绝大多数人的英语归还老师,之前的付出只能是井中月。

所以说语言教育应该改为选修课,有需要深入学习的,可以由“新某方”这样的社会机构来培训。国家必须确确实实搞好素质教育,做到让孩子发挥自己天分。


黔灵本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怕是一个分枝,都需要我们付出毕生的精力!什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都是屁!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英语却占去了大部人三分之一的时间。而这部分人一背子也说不了几句英语!而又有多少高校毕业生,比如北大、清华的学生,成了洋狗,为外国人服务了!所以英语没必要考。只要求选修!


孤岛21417


只要这个世界多数发达国家都是英语国家,把英语变成副科基本上就是一种自大。要认识到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和外国加强交流,更需要承认我们的科技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科技和人才的交流永远是向上的。

想想一旦英语变成副科会变成什么样子。你阻止不了有钱人家的孩子去上课外英语辅导班,阻止不了人家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也阻止不了人家以后出国留学去学习更加先进的科学和技术。而你的孩子和广大农村的孩子将完全丧失和世界交流的机会,社会阶层将固定化。失去机会的永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请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当然对英语的考察可以更加灵活,实用,但是完全不同意将科或取消。


刘小夏读书


不知道回答是否有偏差,

1,英语在将来的某些工种中作用确实存在,而目前前沿技术还是字母党占大头,翻译水平会存在影响

2,就跟设置高考,主科设置英语,不仅仅针对中产以上的小孩,也要照顾到贫困的小孩,并非每个家庭都有能力上补习班


3君一笑


学习英语作为大多数人来说是无用的,为什么我们都要学习英语?其实规根到底是那些无良学者教授的颂洋湄外的奴性意识及无政府主义思潮和绝对个人利己自由主义的恶念所作用下的东东。作为占世界人口4份子一的华语总量,为什么外国尤其是西方国家为什么不将华语作为主科?甚至连辅科都不是呢?为什么啊?本来学生的学习很紧张,课文又深,再加上英语那将是雪上加霜,使很多学子被英语拖垮而埋没他们的聪明才智。所久,我赞成把英语降为副科或选修语。


诗诗外公1


补课这个问题国家真应该管管啦。变相的搞成了免费送学籍,高价来上课。不管是哪里的老师,不管是机构还是私人,只要参与12年义务教育补课的都必须免费、收费的话距离15,罚款3到10倍。用不了几天就没补课这一说了。可以搞福利补习,积攒社区积分,享受其他人享受不到的社会福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