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与担当铸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精神

一百年多前,一艘举世闻名的世纪邮轮,留下一段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一百年多后,一部全球瞩目的电影大片,演绎一曲震撼灵魂的至美高歌;沉没的是巨轮,不沉的是人性光辉,和人类文明肩负责任的大爱精神。

职责与担当铸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精神

1997年,好莱坞电影大片《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通过震撼人类灵魂的电影故事,人们看到了100年前泰坦尼克号在沉没时所展现的肩负责任、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这是人类文明弥足珍贵的瑰宝。这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文明,在今天的高科技现代社会,这种文明价值显得更加宝贵,那些牺牲与伟大成就了永不沉没的人性光辉。

永不沉没的人性光辉

泰坦尼克号(Titanic)是20世纪世界上“最大、最快、最豪华”的一艘巨型邮轮,于1912年4月15日凌晨2点20分撞上冰山后沉没。船上共有人数2208人,1500多人遇难,震惊世界。据事后统计,本次海难事故是迄今为止船员遇难人数和妇女、儿童获救人数最多的。沉没的是巨轮,不沉的是人性的光辉。泰坦尼克号和1500多条生命沉下去了,但她的精神仍然存在,而且永不沉没。

职责与担当铸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精神

1997年,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以影视的手法把这段历史真实地呈现给观众,风靡全球,感动了无数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形象地再现了人性的伟大。责任意识和博爱精神举起了人性的价值、 人性的高贵和人性的美丽。泰坦尼克号没有高喊什么口号,在灾难面前,人们表现出的这种秩序、冷静、无畏和牺牲自我的行为,成就了伟大的泰坦尼克精神。

职责与担当铸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精神

肩负责任、勇于担当、妇孺优先、无私奉献……人类社会渴望文明的人性是必然趋势,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在今天的高科技现代社会,这种文明价值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因此,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国界的观众,才在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银幕下一起感叹,一起缅怀,一起向往那些伟大的男人和伟大的女性,那些海水永远淹不灭、永不沉没的人性光辉。

尽忠职守 肩负责任

当灾难发生时,约翰.史密斯船长和他的900多名船员,包括服务员、烧火员以及每一名厨师,都仍旧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尽忠职守。他们原本比乘客更有条件逃生,却把机会留给了别人。还有泰坦尼克的乐手们,面对惊慌的人群,从容地演奏完最后一支乐曲……

职责与担当铸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精神

妇孺优先 勇于担当

“lady first!”就是这样一句最寻常的话,在“泰坦尼克”下沉时却有了别样的含义,“让孩子和妇女先上救生艇”这条不成文的规则备受推崇。事后统计,船上的妇女和儿童生还率高达69%,在海难史上属于最高。包括梅西百货创始人施特劳斯先生、亿万富翁约翰.雅各布.阿斯德、泰塔尼克设计师托马斯.安德鲁等,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乘客和船员,都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妇女和孩子。

职责与担当铸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精神

博爱平等 无私奉献

在生离死别的最后一刻,不分富贵贫穷,不分权位高低,泰坦尼克让无数的普通人成了无私奉献的英雄。包括银行大亨古根海姆,在纸条上告诉他的太太:这条船不会有任何一个女性,因为我抢占了救生艇的位置,而留在甲板上;还有一位已经坐上救生艇的女士起身离开,把位置让给了一对不知名的母子……面对汹涌而至的海水,泰坦尼克上的人们展现出了在生命面前的博爱与平等,尊重与关怀,素不相识却互相帮助,无私奉献。

职责与担当铸就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