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在形勢最好的時候為什麼沒有進攻中原?吳三桂為何失敗?

老威說財經


“平西王”吳三桂,在清史中是一個極具爭議人物。

有人說他是性情中人,萬軍叢中救老父,怒髮衝冠為紅顏。有人說他是漢奸走狗,放緩勤王至君死,引清入關殺鄉親。但無論好與壞,無論功與過,驍勇善戰,實力雄厚的冠名,他受之無愧。

康熙十二年,吳三桂忍無可忍,終於與康熙撕破了臉皮,舉兵造反。一時間,風頭無兩,迅速攻佔了大清半壁江山。然而,詭異的一幕出現,起義的形勢急轉直下,不過幾年便土崩瓦解,直至崩盤。吳三桂究竟怎麼了?為什麼不繼續進攻?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他最後功敗垂成?是因為他膽怯了?他猶豫了?還是有著什麼不可言說的秘密?

“只管大膽設想,也要小心求證!”下面就由我談下個人之見,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第一、師出無名

吳三桂起兵後自稱興明討虜大將軍,發佈的檄文自稱是為了復興大明。但是,世人皆知,清軍是你老先生放進關的,南明永曆皇帝是你親手解決的。你這“反清復明”的口號,能有多少人信服?所以起兵數月後他心中有鬼,果斷拋棄大明年號,自稱周王。這個昏招也打碎了不少士大夫階層對他的最終幻想。

第二、友軍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

吳三桂起兵時,不可謂不霸道,響應人數巨多,起義軍遍地開花。老朋友耿精忠和尚之信在沿海起兵,老部下王輔臣在西北起兵,臺灣王鄭經在臺灣響應。另外內蒙察哈爾汗、青海墨爾根臺吉也起兵響應。一時間,大清面臨四面包圍的窘境,情況十分危急。然而在此情況下,吳三桂的豬隊友們開始了表演。鄭經為了搶地盤,趁耿精忠攻打江南時,背後捅菊花,直接導致耿精忠降清。隨後一系列蝴蝶效應,尚之信投降,鄭經被清軍打敗,退回臺灣。老部下王輔臣首鼠兩端,左右搖擺,西北大好形勢斷送。至此,吳三桂陷入了孤軍奮戰,翻盤無望。

第三、吳三桂缺乏進取心,幻想隔江而治

1、吳三桂起兵時,已六十多歲,身體已經大不如前,沒有了當初的雄心壯志,變得有些昏庸遲鈍、畏首畏尾,對軍事上的決策拿捏不準,在最好的時機未能做出最合理的決定,導致最後的失敗。

2、年輕時的吳三桂曾在遼東與滿清八旗軍幹過硬仗,他深知八旗兵的剽悍。當其大軍飲馬長江時,部下曾勸其直搗黃龍,吳三桂卻說,“你等不知虛實,我與它(指八旗軍)用兵多年,其騎射是最不可當的”,還“語重心長”地告誡部下:“我們依山阻水,還可以自守,若到平原,你們如何敵得過它?”可見其對八旗軍的忌憚,導致不敢輕易渡江。

3、吳三桂自始至終沒有消滅大清的計劃,他只想坐擁勝勢,與清廷議和,幻想隔江而治。首先他優待清朝使者,給自己留條後路。其次在佔據優勢時,至書康熙,要求劃江而治,並釋放自己的兒孫。吳三桂屯兵不前,等待康熙帝的答覆。然而吳三桂失望了,他的信件非但沒能救了自己兒孫的命,反而成了“催命符”。

第四、遭遇千古奇才——康熙大帝

如果說吳三桂是驍勇善戰的將才,那康熙就是百年一遇的王者。他出身就自帶光環,8歲登基,16歲搬倒鰲拜,這位蓄勢待發的少年天子,顯示出不可遏止的治國雄心。面對三藩的擁兵自重,他果斷撤藩。當吳三桂大軍咄咄逼人,勢如破竹時,他絲毫不慌,意志堅定。他知人善任(打破常規,大膽起用漢將),選將得當(任用圖海、安親王嶽東等),戰略正確(先暫時停撤二藩,恩威並重,並選用將領分五路進攻),終讓吳三桂這隻老狐狸敗的一敗塗地,給自己的光環又增添色彩,皇霸之氣無敵。

以上種種分析,註定了吳三桂失敗的必然性。他不仁不義,坐享其成,貪圖便宜的權勢,這個世上哪有容易的事情,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掉下來的只會是陷阱。


竹維雜談


導語:

吳三桂根本就沒想過進攻中原,他只想和康熙分庭抗禮,自己做一個土皇帝就行了。

明末清初,吳三桂投靠了清政府引清軍入關,打跑了李自成,清軍正式入駐北京。之後,為了追擊李自成以及清除南明的餘孽,多爾袞封吳三桂為平西王,讓其前去平定叛亂。


吳三桂也沒人多爾袞失望,先後平定了李自成,南明小朝廷,並且還殺了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

朱由榔一死,清朝的統治基本上就穩定了,這時就開始了論功行賞。吳三桂被封為了平西王,鎮守雲南。

據記載::雲、貴初定,洪承疇疏用明黔國公沐英故事,請以三桂世鎮雲南。


當時的雲南、貴州還是比較混亂的,各方勢力積聚於此,所以,清政府就派吳三桂駐紮於此。為了應對雲南、貴州的複雜情況,清政府給了吳三桂很大的特權。

既清史稿記載:時吳三桂鎮雲南,郡縣吏得自闢署,謂之“西選”。

吳三桂在當地有自主任免地方官員的權力,並且還有徵收稅收權力,無需向清政府彙報。

也正是這樣的特權,讓雲南,貴州慢慢成為了吳三桂自己的小王國了。

本來這樣的局勢是挺好的,吳三桂在雲南做自己的土皇帝,保持與清政府的平衡。但,順治帝死後康熙做了皇帝,康熙先是扳倒了鰲拜,不久之後,就又看向了吳三桂。

“朕聽政以來,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書而懸之宮中柱上。

在康熙看來,吳三桂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不僅有著地方官員的任免權,還有著自己的軍隊。所以,康熙就想幹掉吳三桂。


康熙先是豁免了吳三桂西選官制度特權,改成朝廷任命官員,並派遣了朱國治前去監督吳三桂。不久之後,康熙下令開始消藩,收回了吳三桂平西王大印,企圖收回吳三桂手中的兵權。

也正是康熙的消藩這一行為,讓吳三桂感覺到了威脅,於是馬上聯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發起了三藩之亂。

“三藩之亂”吳三桂打著“興明討虜”的口號向清政府發兵。由雲南、貴州進軍湖南,不久之後就佔領了湖南,然後發兵四川。短短几年時間,吳三桂就拿下了清朝的大半江山,一直打到了長江。


打到長江,這時的吳三桂可以說是形勢最好的時候,但吳三桂到了長江後就不動了,這是為何?

吳三桂根本沒打算滅清朝

吳三桂從始到終就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在開始李自成佔領北京時,按理來說,這時的吳三桂如果起兵稱王,還是有一定的機會打下整個天下的,但吳三桂沒有,他在得知李自成佔領了北京後,第一反應是準備向李自成稱臣。

只是後來李自成抄了吳三桂在北京的府邸,殺了他父親,佔了陳圓圓,導致吳三桂不敢投降李自成。

不能投降李自成,吳三桂還是沒想過自己單幹,馬上就選了清軍多爾袞做自己的新主子。在清軍入關後,多爾袞派遣吳三桂打李自成和南明小朝廷。為了表明自己忠心,吳三桂是很賣命的,最後為了讓多爾袞放心,連南明最後一個皇帝朱由榔都殺了。


通過吳三桂這一系列操作,我們可以發現,吳三桂根本沒有統一天下的心,他所想的只是依靠一座大山,然後自己做小弟,過自己土皇帝的生活。

吳三桂也沒有實力進攻中原

吳三桂在起兵時就幾萬兵馬,雖然後來不斷擴展到了十幾萬,但這十幾萬都是一些民兵,真正的精銳就幾萬人而已。

反觀康熙那邊,八旗軍在多爾袞手裡時,戰鬥力還是很強的,後來慢慢的沒落了。三藩之亂初期,八旗軍不敵吳三桂的軍隊,但後期隨著戰爭的持續,八旗軍的戰鬥力慢慢就培養出來了。

在吳三桂打到長江時,吳三桂大約是二十萬軍隊,而清政府軍隊人數和吳三桂差不多。


軍隊數量差不多,而戰鬥力在後期也差別不大,故,此時決定勝負的關鍵就是主帥和軍隊內部的團結。

三藩之亂的主帥是吳三桂,當時的吳三桂已經將近七十歲了,可以說隨時隨地都會去世,而康熙則只是二十多歲而已,年輕氣盛。就主帥這一因素,清政府贏下一局。

然後就是內部團結,三藩之亂,雖然說是三藩,其本質就是吳三桂一支軍隊,其它兩個藩王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和吳三桂根本不是一條心。

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這兩個人是有好處我先來,有危險你先上,到了真正出兵打仗的時候,這兩個人根本不聽吳三桂的。

而康熙則完全不同,當時康熙已經平定了鰲拜,可以說內部不會出亂子。在內部團結方面,康熙又贏下一局。


總結:

吳三桂當初起兵時,他根本沒想過拿下清朝,只是逼不得已,不得不反。如果吳三桂不反,他一定會死。

吳三桂之所以不進攻中原是因為他根本沒有這個野心,同時他也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根本看不到關寧鐵騎拿下清朝的那個時候。故,還不如在長江和康熙隔江而治,做一個土皇帝。

參考文獻:《清史稿》


歷史發報君


很想回答這個問題:歷史上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獻關降清,導致闖王李自成兵敗被殺,成為歷史懸案,眾說紛紜。由於吳三桂有功被封為平西王,又引起後來的“三藩之亂”,吳三桂起兵反叛,作為歷史上明清時期一個關鍵性人物,他為何打到長江南岸反而躊躇不前,而不乘勝進攻中原而奪取天下自立為王,卻導致最終兵敗而病死衡州(今衡陽)呢?下面我們共同探討一下:

首要條件是三藩盟友不團結,戰鬥力不強。“三藩之亂”中心人物是吳三桂,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開始反叛時遭到臺灣鄭氏集團進攻而無力追隨吳北上,廣東平南王尚可喜兵力較弱與吳三桂形不成戰鬥力,甚至時刻有反水之心。耿精忠不久便被康熙剿滅,隨之尚可喜部也被剿殺。剩下唯一的戰鬥部隊既吳三桂了。也只有吳三桂單打獨鬥與康熙抗衡。雖吳三桂佔領西南大片地區,如雲、貴、廣西、江西、湖南、川等必競與已有大半個中國的清王朝來說,力量尚微。

其次吳三桂對當時形勢分析不力,導致戰略嚴重失誤。當吳三桂攻到長江南岸,才明白一開始反叛就要與康熙血戰到底,一鼓作氣攻佔北京,恢復大明王朝或統一天下自立為王。而此時的康熙王朝尚未建制成熟,兵力部署、戰鬥力與吳三桂相比並不能形成強敵之勢,雖“三藩之亂”一開始對康熙王朝形成重壓,但不久便被康熙逐漸分割吃掉,此時的吳三桂只有孤軍奮戰,勝算不大,只好退守長江南岸,暫時與康熙劃江而治,以圖再謀。

再者吳氏集團內部混亂,人才不濟。雖有大將夏國相、馬寶、王屏藩、郭壯圖等人力挽狂瀾,但也只是維持一時,不能積極主動進攻康熙,使康熙能在長時期的戰爭中逐漸壯大軍隊實力,積蓄後備力量,隨著統治力量的增強,吳三桂這隻精銳之師逐漸被消耗殆盡,再無實力與康熙激戰。再加上吳三桂年老力衰,精力不足,沒有更強力量與年輕的康熙王朝再較量了。最終隨著吳三桂的病死,其部下也各自為王,相互分裂割據,不久便被清軍逐漸打敗。

綜上所述,吳三桂在起兵反叛之時,正是清王朝稚嫩之時,而沒有搶佔時機而貽誤戰機,最終使吳三桂在形勢最好的時期沒攻佔中原統一天下,卻導致整個吳氏集團敗亡的慘痛教訓。





迎春花笑



吳三桂的大軍其實是需要朝廷錢糧的支持的,本來大明亡了以後吳三桂是打算投奔李自成的,可是李自成自毀長城才把吳三桂推向了清軍的懷抱,吳三桂是考慮天下大勢做出的結論,這是在分析利弊以後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決定,吳三桂絕不是熱血男兒也做不出“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來。


婉兮歷史


吳三桂形勢最好的時候應該是他剛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但當時的情況也不樂觀。首先他手上其實兵力有限,對於他有利的地方在於,他手上有很多能打的精銳部隊,如果是主力決戰的話,當時的吳三桂並不懼怕康熙。而康熙手上的滿清主力八旗兵由於長期驕奢淫逸,在“三藩之亂”的時候已經基本沒了戰鬥力,真打的話和吳三桂的主力相比沒什麼可打的。而清軍當時的主力綠營兵也才剛組建起來,人數雖多,但戰鬥力欠缺。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期的形勢

吳三桂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正是自己自反叛以來形勢應該是最好的時候。此時他的另一支部隊已經打到了四川,陝北的王輔臣隨時有投靠並配合吳三桂的可能。

三藩之中的耿精忠已經反叛,另一個藩王尚之信也隨時可以反叛,至少不會與他為敵。臺灣的鄭氏集團雖然不受他的節制,但也不會與他作戰,甚至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他的盟友。

▲吳三桂飲馬長江時期的形勢

當然,對戰康熙主要還是要靠吳三桂自己,其他的人無論是王輔臣還是耿精忠、尚之信、臺灣的鄭氏,都不能起到主要作用,起到主要作用的還是吳三桂集團。從後來的事情我們也可以看出,耿精忠在加入吳三桂一起反叛後,鄭氏反而進攻了耿精忠的地盤,導致耿精忠無法北上進攻江南地區,只能回頭與鄭氏死磕,最終耿精忠的勢力被清朝剿滅。尚之信和王輔臣在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不大,康熙其實也沒費多大勁就解決了他們。

其實此時的吳三桂最大的問題在於,他在起兵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覺悟。

吳三桂最大的問題,覺悟不足

當吳三桂在雲南起兵的那一刻起,就意味著他與清廷的結局只有一種,要麼是他推翻清廷,要麼是清廷滅了他,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可能,也就是吳三桂一直希望的劃江而治,所以他也就沒有進取中原了。

▲表面上是三藩,實際上基本是吳三桂集團在單挑康熙帝國

當時對吳三桂有利的地方在於,吳三桂手上的部隊人數雖然不及康熙,但是總體戰鬥力強於康熙的部隊,只要他能集中主力北上盡取中原,在中原地區與康熙展開決戰,那麼他就很有可能戰勝康熙並且攻入北京,推翻康熙的統治。

可惜吳三桂沒有做好與清廷你死我活的覺悟,認為他與清廷可以共存,從而導致了他後來在戰略上的失誤,即偏安一隅。

▲吳三桂在起兵的時候沒有做好與康熙殊死一搏的覺悟,導致了後來的戰略失誤

而吳三桂不利的地方就在於,首先他的盟友其實都不可靠,只能靠他自己。其次他的年齡,起兵的時候已經61歲了,而康熙當時只有20歲,肯定是康熙比吳三桂更為年富力強。如果吳三桂死了,那麼吳三桂集團就會面臨群龍無首的分裂局面,所以吳三桂要在自己死之前解決與康熙的對決,或者至少要能夠確立吳三桂集團對康熙的絕對優勢,如打下北京,趕走康熙到關外。再次在於,吳三桂佔據的地盤只是西南一隅,包括雲南、貴州、廣西、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區,與擁有大半個中國的康熙來說,其軍事動員能力不是一個檔次的。如果與康熙對峙打消耗戰,定然是消耗不過康熙的。

所以,在吳三桂飲馬長江的時候,對於他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率領主力北上,以拿下北京為目標繼續進攻。這就好比你在玩即時戰略遊戲的時候,在地盤資源不如對方的情況下就只能暴一波兵,去搶佔對方的地盤,打消耗拼資源是沒戲的。

由覺悟不足導致的戰略性失誤

其實整個“三藩之亂“,與其說是“三藩”對戰康熙,還不如說是吳三桂對戰康熙。實際上三藩中的尚之信和耿精忠也鬧了2年就被康熙給剿滅了,有6年的時間裡是吳三桂集團在單挑康熙帝國。

▲1677年時期的形勢

我們從吳三桂防守湖南地區期間,不斷地與康熙派來的部隊死磕的過程中能發現,其實吳三桂軍的戰鬥力是強於清軍的,往往能夠在人數少於清軍的情況下擊敗清軍。尤其是吳三桂手下的幾員大將,如夏國相、馬寶、胡國柱、王屏藩、郭壯圖等人,有帥才、有猛將、有謀士也有善於籌劃之士,如果只說作戰的話,這些人員的配置水準其實是非常高的。只可惜在湖南地區的幾年鏖戰當中,吳三桂只是一味地防守,不去積極進取康熙的地盤,始終都是康熙對湖南地區發動進攻,吳三桂的精銳部隊也就在幾年的鏖戰中慢慢消耗掉了。

▲只要雙方一直耗著,最終獲勝的就是康熙

結果越打到後面,由於康熙掌握的資源遠遠多於吳三桂,損失了十萬兵馬可以再補充十萬兵馬,而吳三桂掌握的資源很少,損失了十萬兵馬最多就只能補充個兩三萬人,回覆的速度遠不及康熙,最終吳三桂也在苦戰中因病去世。

在吳三桂死後,吳三桂集團由於山頭太多,沒有一個人能鎮住所有的山頭,導致了集團的分裂,本就岌岌可危的戰線在內部分裂的情況下便很輕易地被康熙的部隊突破,最終打到了雲南,剿滅了吳三桂勢力。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飲馬長江的時候是吳三桂勢頭最好的時候,當時吳三桂軍隊戰力在清軍之上,但由於吳三桂沒有做好與康熙生死一搏的覺悟,所以沒有北上進取中原,給了康熙喘息的機會。除了吳三桂之外,其他的反清勢力都不成氣候,沒有給康熙製造多少威脅,“三藩之亂”實際上也就成了吳三桂集團對戰康熙帝國的戰爭。

在吳三桂偏安一隅的戰略下,由於吳三桂集團的資源遠不及康熙,導致在長期的消耗戰中逐漸地支撐不住,最終在吳三桂死後全線崩潰,導致了整個集團的覆亡。


老威觀史


吳三桂和清朝的蜜月期隨著大清慢慢的坐穩江山後,變得越發嚴重,到了康熙時期,更是把削潘當成了第一要務,雙發經過多次討價還價的較量後已經是勢同水火,只是看誰先捅破那層紙而已。

最終吳三桂見已經無路可走,趁清朝還沒有準備好戰爭的時候,突然發動戰爭,打了清朝一個猝不及防,並很快佔據了雲貴川湖南等大部分地方。

停止進攻中原的原因:

1、吳三桂提前出擊,打了清朝一個措不及防,但隨著戰爭的擴大和時間的推移,突然襲擊的效果已經失去,清朝也組織起了抵抗力量,想要再像剛開始那般所向披靡已經不可能,因此停止進攻中原,怕孤軍深入被圍殲。

2、吳三桂快速佔領了大片領土,由於時間倉促,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管理,後方依然擁有很大的不可確定性,佔領地很可能會反叛,因此需要停下腳步,鞏固後方。

3、前期進軍太快,距離大本營雲南已經很遠,補給困難,同時傷員需要救治,兵員需要補充。

4、吳三桂很清楚清朝的實力,憑藉他很難全勝,所以想佔據長江以南,劃江而治。

失敗的原因:

1、倉促起兵,雖然佔了先機卻也因時間倉促,準備不足,後勁乏力。

2、天下剛經過明末清初戰亂,人心思定,加上清朝當時治國還算開明,起義策應的力量很少,明面上的兩路盟友耿精忠,尚可喜迅速被清朝降伏,吳三桂孤軍奮戰,獨木難支。

3、吳三桂只有雲南一地,清朝擁有整個華夏,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隨著時間的推移,清朝的優勢只會越來越大。

4、當時是清初,滿洲八旗的戰力還未過分削弱,戰力並不比吳三桂軍隊弱。

5、吳三桂本來就是反叛大明投降清朝的降將,現在又反大清,名不正言不順,更是被天下人不恥,得不到支持和認可,所以必敗無疑。





繁華已逝


吳三桂是漢奸,他幾乎把抵抗清朝的人殺光了。剩下希望安穩生活,願意當順民的人。而這個時候,它又舉兵造反,不讓大家安穩。除了它那些希望升官發財的手下,沒有人真心支持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