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高峰!核潜艇发展曾遇巨大难关,伟人和技术巨匠功绩永载史册

2019年度的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入选名单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的名字赫然在列。中国核潜艇之父也再度由此引发了国人的关注,而中国核潜艇奠基人还包括另外三人,包括彭士禄、赵仁恺和黄维禄。彭士禄是中国大亚湾核电站的大功臣、彭湃烈士之子,他和另一位中国早年核专家赵仁恺让中国核潜艇的心脏:核动力装置成功研发,而黄维禄则全程负责了中国核潜艇的武器系统。这四位真正的国家明星,让中国海防长城重要一环得到了全面加强。

勇攀高峰!核潜艇发展曾遇巨大难关,伟人和技术巨匠功绩永载史册

当年091级核潜艇几乎是中国海军威慑外军航母的唯一底牌

2019年中国海军阅舰式上,核潜艇方阵作为第一个受阅方阵出现,由此不难想象核潜艇在中国海军内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今天的中国核潜艇实力比美俄依旧有相当差距,但回望中国核潜艇发展之路,依旧让十四亿同胞倍加感动。1942年12月,美国曼哈顿工程的橡树林工厂内一台十分原始的反应堆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二战刚结束,曼哈顿工程的一名海军工程师里科夫上校首次提出核动力装置用于潜艇的设想。当1954年首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服役后,立刻改变了潜艇战。在一系列演习中,美军反潜部队对鹦鹉螺号的模拟攻击超过五千次,但仅被判定三次有效。而反过来,鹦鹉螺号相继完成对16艘舰船的攻击,其中包括2艘航母!根据评定,鹦鹉螺号的生存性和战力超过同期常规潜艇的上百倍!

勇攀高峰!核潜艇发展曾遇巨大难关,伟人和技术巨匠功绩永载史册

鹦鹉螺号核潜艇在演习时的表现立刻让世人感受到其威力

美国事后宣布,鹦鹉螺号在无补给状态下依靠反应堆连续航行了3300海里,平均速度达到15节,其表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战略类超级武器。作为对比,二战中曾名噪一时的德军U艇部队虽然曾给盟国带来重大损失,但当时的德军潜艇依旧是常规潜艇,主要的弱点有两个,其一是经常需要上浮充电,这就给盟军带来锁定的机会;其二是水下速度太低且水下续航力太低,一旦下潜就成为了护航舰面前的龟速目标。所以随着占比较少的王牌官兵阵亡后,德军潜艇的战绩和生存性迅速降低。对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来说,虽然常规潜艇部队在苏联协助下得到了发展,但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却明显暴露了常规潜艇的问题,特别是美国开始在岛链一系列基地建设了大量反潜站点。当第七舰队的重兵集结于西太平洋后,中国很快感受到拥有核潜艇的重要性。

勇攀高峰!核潜艇发展曾遇巨大难关,伟人和技术巨匠功绩永载史册

无超级计算机等设备,依靠原始手段完成核潜艇,堪称世界奇迹

1958年,中国核计划的发展得益于国内首台反应堆的运作而开始了长征的第一步。当时,除了原子弹和氢弹的发展被愈发重视后,核潜艇计划也被正式提上日程,聂荣臻元帅首先在报告中强调了核潜艇在战争中的巨大意义,并得到了集体赞同。1958年6月28日,中国核潜艇的提案得到了集体通过,但此时中国的条件几乎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与美苏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连参考资料都少得可怜,技术团队手中的依托资料只有几张美国核潜艇的模糊照片和一个美国核潜艇的模型玩具!更不利的是,苏联很快就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合作协议,再加上中国自然灾害的全方面影响,核潜艇发展和两弹一星一样遇到了又一座艰险高峰。部分依旧寄托外援的人认为,在社会主义阵营中苏联有就等于中国的底牌增加,在事实困难面前应暂缓这些核项目。伟大的毛主席再次显示了其无人可比的魄力和远见,他表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勇攀高峰!核潜艇发展曾遇巨大难关,伟人和技术巨匠功绩永载史册

由于性能不足,所以091级面对强大对手时难免力不从心

尽管核潜艇项目同时面临多重物质和社会氛围的不利影响,但依旧得到了中国力所能及的巨大保障支持,国内大量核物理、流体动力学、电子学、声学和力学等领域的专家几乎全部集中在核潜艇研究所,而各种设备的生产厂家也一直得到了重兵护卫。相对于两弹一星,核潜艇的成功难度明显要更大,中国几乎没有海外经验可循,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缺乏先进电子设备和巨型计算机,所以核潜艇的水池试验、重量配平和内部规划验证都必须完全依靠算盘和原始手动计算。仅仅电缆消耗长度就超过90公里!至于其他大量多种零部件自不用多说。事实证明,中国核潜艇研发团队创造了现代版的水下长城级世界奇迹,他们用原始手段完成了美苏精密设备才能达到的计算结果!1970年,随着中国核潜艇的反应堆试车成功,后续测试也相继完成,1974年建军节当日,编号401的中国第一艘091级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服役,中国国防事业又一空白就此被填补。而后续的四艘091级攻击核潜艇也相继在1977年-1990年完成了服役。

勇攀高峰!核潜艇发展曾遇巨大难关,伟人和技术巨匠功绩永载史册

093级核潜艇的改进和成功,离不开091级这个基础

客观来看,由于中国核潜艇事业起步明显晚于美苏,而且物质技术条件过于薄弱,再加上时代的限制,所以耗时相对较长,也难免使091级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而且自长征一号及其第一艘姊妹舰服役后,一系列技术问题的改进也再次让中国核潜艇部队真正形成战力的时间被延后。唯一一个较为有利的节点就是80年代和西方合作密切后,091级获得了静音等细节的一定升级。但总体而言,这种中国第一种攻击核潜艇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包括速度较低(25节),很难有效追踪攻击对方航母编队;噪音过大(150分贝以上,直到21世纪后的全方位改进才使其降低到120-130分贝),面对洛杉矶级这样的水下对手时明显被动;武器系统相对单薄(第三艘091级才配备鹰击82反舰导弹),难以提升威慑力。

勇攀高峰!核潜艇发展曾遇巨大难关,伟人和技术巨匠功绩永载史册

如今,长征一号核潜艇已成为青岛海军博物馆的重要展品

有人甚至断言,091级核潜艇和中国空军的歼8战斗机一样,刚服役就明显落伍。但这种武器的关键意义主要在于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其一些设计经验亮点和教训也被重视,直接给后来的093型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海空力量明显薄弱的困难时代,091级几乎是中国海军手中唯一能对美军航母编队带来一定威慑的武器,例如在某危机事件中,一艘091级直面美军小鹰号航母编队几天,充分显示了当时体格单薄的中国海军捍卫海疆的决心。这就好比面对现代化自动步枪时,如果你没有核潜艇,就等于连热兵器都没有;拥有哪怕性能落后的核潜艇,就好比拥有栓动步枪,至少有了质的改变。所以从091级核潜艇来说,验证了那句古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眼见中国海防力量的日益强大,回望曾经的困难和差距,才会更钦佩老一代领导人和科学巨匠们难以估量的功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