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歷史上最顯赫的尼赫魯家族,為什麼又被稱為“甘地家族”

尼赫魯·甘地家族可以算得上是印度最有權勢的家族之一。看到甘地這一姓氏,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享譽世界的那位“聖雄甘地”的家族。但實際上,尼赫魯·甘地家族是印度獨立後的首位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家族,當然了,他們與“聖雄甘地”,也是有一定關係的。

尼赫魯家族的祖先,曾是克什米爾地區富裕的婆羅門,在社會中一直都擁有這崇高的地位。

印度歷史上最顯赫的尼赫魯家族,為什麼又被稱為“甘地家族”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出生在1889年,由於家庭條件優越,他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16歲那年便去英國學習。

隨著年齡和眼界的不斷增長,尼赫魯漸漸產生了反英救國的想法。他夢想著“手持利劍為保衛和解放印度而戰”。1912年,尼赫魯回到印度,成為了一名律師。但在其它時間裡,尼赫魯一直在積極從事著國大黨的活動。

到1916年,尼赫魯在國大黨年會上遇到了甘地,從此便成為了甘地的追隨者。二十年之後,尼赫魯在甘地的推薦下,成功當選為了國大黨主席。從此之後,他便開始與甘地並肩戰鬥。儘管曾經多次被捕入獄,但尼赫魯卻始終不改初心。

1947年,英國通過了印巴分治方案,尼赫魯出任了印度第一任總理。

此後16年,尼赫魯一直管理著印度的政府工作。在外交策略上,他也奉行著和平中立的不結盟政策。

本來尼赫魯在印度國內的威望無出其右,但他在晚年卻挑動了中印戰爭。隨著戰事的失敗,尼赫魯的聲望受到了一定的損害,但卻並沒有動搖其家族的根基。

1964年,尼赫魯因病去世。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當選為了國大黨主席,並出任了總理一職。說起來,尼赫魯·甘地家族這個名字,也是從英迪拉當政後開始打響的。

印度歷史上最顯赫的尼赫魯家族,為什麼又被稱為“甘地家族”

(英迪拉·甘地)

英迪拉本來不姓甘地,但她在1942年打破了傳統的習慣。英迪拉以北印度婆羅門的高貴身份,嫁給了異教拜火教的教徒帕西人費羅茲·甘地結婚為妻,英迪拉從此隨夫改姓為甘地。

但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於英迪拉的任性,導致了其後代子孫都會是賤民,因此“聖雄甘地”親自將甘地這個姓氏賜給了英迪拉。

英迪拉是印度第一位女總理,在國際社會上素有“鐵娘子”的稱呼,比撒切爾夫人還要早一些。英迪拉在任總長達13年,她在執政期間基本都奉行了父親的外交政策。而對於國內的發展,英迪拉則通過發動“綠色革命”和“白色革命”,從根本上解決了印度的糧食問題和牛奶問題。

但英迪拉作風實在是過於強硬,她大力排除非己方勢力,對競爭對手實行了殘酷的打壓,這在社會上引發了一定的動盪。比如1975年她曾大肆抓捕反對黨人士,這被印度史學家稱作是印度建國後最黑暗的年代。也正因為經常造成社會動盪,英迪拉在1977年飲恨下臺。

1980年,英迪拉重新成為印度總理。但她不僅沒有吸取上一次下臺的教訓,反而手段變得更加的嚴厲。1984年,英迪拉派出軍隊進攻錫克教聖地金廟,引發了全體錫克教徒的憤怒。幾個月之後,英迪拉被三名錫克教衛兵擊殺。

印度歷史上最顯赫的尼赫魯家族,為什麼又被稱為“甘地家族”

(拉吉夫·甘地)

英迪拉去世之後,其長子拉吉夫·甘地繼任總理。英迪拉的死,激化了印度的宗教紛爭,德里區的形勢一片混亂。拉吉夫強忍著母親去世的悲痛,不計較仇怨,全力採取和平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在他的努力之下,印度最終避免了教派仇殺的災難。

在任期間,拉吉夫採取了科技興國的策略。印度的科技和經濟實現了巨大的發展。並且在對外關係上,拉吉夫也相當重視。他積極改善同中國的關係,終於讓中印兩國關係恢復到了上個世紀50年代的水平。

但可惜的是,拉吉夫在1988年受到了“博福斯醜聞”的牽連,最終導致他在大選中失利。到1991年,拉吉夫本來有很大的希望重新登上總理的位置的,但他卻在馬德拉斯遭到刺客襲擊,不幸身亡。拉吉夫死時僅僅只有47歲。

拉吉夫死後,他的妻子索尼婭·甘地又成為了國大黨主席。在之後近20年的時間裡,索尼婭為國大黨奉獻出了最大的精力。2004年,國大黨曾經重新上臺,但索尼婭卻因為被認為是“意大利人”,不能出任總理的職位。到2017年,索尼婭辭去了黨主席的職位,推薦長子拉胡爾·甘地成為了國大黨新任黨主席。

2019年,拉胡爾帶領國大黨參加了議會大選,最終以失敗告終。儘管如此,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日子裡,拉胡爾將成為尼赫魯家族的代表,繼續活躍在印度政壇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