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对叔叔说:以后见朕不必跪拜,叔叔死前懊悔:怪我天真

提到雍正年间的一位王爷——爱新觉罗允礼,看过《甄嬛传》的朋友们必定对他有深刻的印象,在剧中,他文采飞扬、知书达理、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形象,赢得不少人的称赞。历史中,爱新觉罗允礼也是这样的形象,他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的异母弟弟,从小在皇宫中长大,接受了满汉文化良好的教育,但他终日醉心于山水,乐于与各位名士大才相交,对政治斗争避而远之,是一位有才有名的洒脱皇子。

乾隆对叔叔说:以后见朕不必跪拜,叔叔死前懊悔:怪我天真

众所周知,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是非常激烈的,雍正的冷酷手腕和残忍手段,让人闻之胆颤,为何这位十七皇子不但好好地游走于世间,还受到了雍正的优待和重视?其强大的自保能力和极高的智慧令人钦佩。在允礼25岁时,康熙猝然离世。当时的允礼,无权无势,甚至连半个爵位都没有,然而,这却成了他身份清白的有力证明,也是雍正青睐他的基础。雍正登基后,为了尽快稳定朝中局势,培养出自己的势力,除了他此前的积累,还需要培养新的得力助手。

乾隆对叔叔说:以后见朕不必跪拜,叔叔死前懊悔:怪我天真

审视允礼后,雍正发现他为人“清白”,还与众贤士交好,条件优越。此外,“九子夺嫡”事件后,很多人认为雍正对兄弟过于残忍,丝毫没有念及手足之情,允礼的皇子身份可以淡化民众对雍正的负面评价。尽管重用允礼有这么多好处,雍正也不敢完全信任允礼,为了试探他,雍正先是让他负责修缮宫殿、整修陵园等无足轻重的事情,允礼都很快解决,并且从不索取奖励,更不邀功。

乾隆对叔叔说:以后见朕不必跪拜,叔叔死前懊悔:怪我天真

经过观察,雍正确定允礼不是刻意伪装,也不会像其他兄弟一样争夺皇位,他是真心效忠于自己,全心的忠于大清国。随后,雍正封允礼为果郡王,负责西藏回部及藩属国问题。允礼既能干,还非常低调,雍正非常满意,不断给他升职。雍正在位期间,果郡王不仅掌管过工部和户部,连雍正的儿子弘历(后来的乾隆皇帝),每每提起果郡王都是敬佩不已。

乾隆对叔叔说:以后见朕不必跪拜,叔叔死前懊悔:怪我天真

雍正十三年,皇帝驾崩,允礼作为雍正生前钦点的辅佐新帝的四位顾命大臣之一,亲手从正大光明匾后拿出遗留的传位诏书,当着众人的面宣布弘历为新任皇帝。弘历登基后,对于这位曾经敬佩不已的叔叔,十分恭敬。不幸的是,允礼在雍正时期曾因为工作,腿脚染疾,累积到乾隆时期,行走非常不便。据史书记载,有一次上朝,他在参拜时差点一个踉跄摔出,乾隆见状,很是忧心,出于对叔叔的体谅,乾隆特地赐允礼座椅,乾隆还对叔叔说,“十七叔往后见朕,不必跪拜。”

乾隆对叔叔说:以后见朕不必跪拜,叔叔死前懊悔:怪我天真

允礼闻言,非常高兴,急忙叩谢,自此,所有的议事,允礼都坐在椅子上。然而,他高坐座椅的形象,与其他大臣们形成强烈的反差。次年,有一次,乾隆与大臣为西北军务不甚烦忧,还发生了激烈争执,但腿脚不便的允礼姗姗来迟,而且,他刚来便“悠然”地坐在了椅子上。当时,乾隆本就火气旺盛,看到允礼的“嚣张”行径,怒从中来,不顾当初的誓言和叔侄情分,当面斥责他无臣子之礼,言语很是激烈。

乾隆对叔叔说:以后见朕不必跪拜,叔叔死前懊悔:怪我天真

​允礼见状,内心虽然委屈,也只好下跪谢罪,第二天便主动上书,告老辞官。告老还乡的允礼,被乾隆夺去了一切荣誉,不久,就在忧愤中与世长辞。死前,允礼这个叔叔后悔不已:“都怪我太天真”。乾隆得知叔叔病逝的消息后,恢复了允礼生前的荣誉,还为其痛哭流涕。可见,帝王心最是难测,不能轻易当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