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我想一展廚藝,打開鍋一看愣了:蒸了一鍋"鐵"包子


特殊時期,我想一展廚藝,打開鍋一看愣了:蒸了一鍋

2020年的春節跟以往所有春節都不一樣,對孩子們來說,這個寒假也將是一段終身難忘的記憶。

由於疫情的影響,上高中的兒子3月份了仍然還不能開學,天天宅在家裡聽網課。難有這樣的機會跟兒子朝夕相處,我怎麼捨得不釋放一下自己已經夠“奢侈”的母愛呢?日常工作忙,兒子又在學校,得抓緊機會展示一下自己的家庭“大廚”手藝。

像我這種工作一忙起來,連早餐都吃不成的人,平時一家三口一個是在市直學校上學的學子,一個是忙於值班備勤的警察,一個是24小時在崗在位緊盯網絡的網信幹部,從來沒認真好好準備過一桌像樣的飯菜,在這個特殊的寒假,也忙裡偷閒地在網上學習美食要領,居然也能變著花樣每天給勤奮“學子”和“人民警察”做一些像模像樣的早餐,品種有雞蛋餅、油炸粑、披薩餅、蒸紅薯、肉沫粉等等,也還算豐富多彩。每換一個花樣,兒子就驚異而誇張的睜大眼睛,攥緊拳頭往下一頓,說:“老媽,真是難得!加油”,然後就嬉笑著“海吃海喝”起來。

今天下午突然心血來潮,想給兒子做包子吃。於是,開始在萬能的百度尋找教學做包子的視頻,幾經周折,終於刷到了一個簡單易學的視頻,信心滿滿地開始我的美食之旅。

特殊時期,我想一展廚藝,打開鍋一看愣了:蒸了一鍋

捲起袖子,繫上圍裙,說幹就幹!先從冰箱中收羅出家中能有的食材,仔細一瞧,有豬肉、白菜、豆腐、火腿腸。然後將幾種食材分別剁成沫、絲、顆粒,全部裝到容器中,再撒上鹽、雞精,還自作主張地加上了我們當地出名的郎岱醬,攪拌均勻,以作包子餡料。

準備好這一切後,總覺得還差點什麼料,又翻箱倒櫃的尋了一番,還有兩個土雞蛋,營養豐富,沒錯,再加進去。拿到碗邊輕輕一磕,兩手一掰,黃澄澄的蛋黃,清悠悠的蛋清,瞬間滑溜到碗中,輕輕地跳躍。再次攪拌均勻,這時,一切基本就緒,只差揉麵團。

揉麵團,曾經也動手實踐過,這可難不了我!在面盆中倒入麵粉,加入溫水,用筷子不斷攪拌,直至麵粉呈絮狀。

緊接著要將麵粉揉捏成團,我端詳自己細長的手指,想像著沒入麵粉中時的慘狀。突然想起家中還有一次性手套,能夠解決這個難題。但是,戴上手套後可沒有想象中的方便,手指極不靈活。無奈之下,只好拋開這個累贅,直接叉開手指,盡情揉捏,直至成團。

特殊時期,我想一展廚藝,打開鍋一看愣了:蒸了一鍋

揉麵團工序完成後,搓成粗長條,用刀切成長方塊狀的很多段,開始擀皮做包子。但問題來了,沒有擀麵杖,對於我這個新手,包子皮要擀得又圓又薄可沒那麼簡單。

辦法總比困難多,我發現家中的高口玻璃杯完全能化解這個難題。果然一試,玻璃杯變身擀麵杖,再合適不過了。

在玻璃杯圓肚子的反覆碾壓下,一張又一張看上去還算圓的包子皮誕生了,只是有些還厚薄不均,不過,我還是挺滿意的。

包包子,我一直以為這會是整個程序中最複雜的環節。因為視頻上的老師捏荷葉狀的皮時動作嫻熟,我可是望塵莫及啊。於是,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張皮攤在左掌心,放上一大勺子餡料,努力回憶視頻上的手法,順著皮邊用右手輕捏,並配合左手一邊慢慢旋轉,一邊連續打皺褶,再收口,最後終於擰成一個凸起形狀,居然比想像中的操作容易得多。放在手中仔細端詳,覺得還有一點美感。只是包的餡料放得多了些,之前加入的雞蛋清和雞蛋黃混合物被擠出來,沾了一手。

特殊時期,我想一展廚藝,打開鍋一看愣了:蒸了一鍋

20分鐘後,18個圓鼓鼓的包子在蒸鍋內次第排開,雖然看上去大小不一,還有些歪瓜裂棗一樣,但白生生的,還是十分誘人。

蓋鍋、加熱,靜待勞動成果的出爐。

在等待的過程中,總迫不及待地瞅上一眼,為第一次嘗試而竊喜。

終於,在漫長的30分鐘後,估摸著可以開鍋了。於是急不可耐地揭開鍋蓋,可映入眼簾的“白胖子”似乎沒有再長“膘”,而且膚色還變得有些黑,像剛剛在陽光海岸進行過日光浴。急忙用筷子夾起,鼓起腮幫子一陣亂吹,輕輕的咬上一口,怎麼?硬生生的,送入口中,形同咀蠟。天!真是成了名符其實的“鐵”包子。在外面買的包子卻是白白胖胖,又松又軟,滿口噴香,可自己做的什麼呀?

美美的希望一下變成了冷硬的現實!真讓人摸不著頭腦。

特殊時期,我想一展廚藝,打開鍋一看愣了:蒸了一鍋

究竟是哪個環節操作不規範呢?我仔細琢磨著。忽然,恍然大悟,原來沒有加入酵母發酵,“白胖子”也就發不了“福”,反而又黑又瘦。我為自己的常識匱乏和疏忽大意而啞然失笑,沮喪之至,一次失敗的嘗試。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無論怎樣的難看和難吃,兒子和老公還是很給面子的,一口氣吃了兩、三個,兒子還誠懇地提醒和安慰我:“這個包子其實不錯的,就像平時在包子店吃的灌湯包一樣,只是那個要小得多,皮也比較薄,如果這包子配上調製好的辣椒水,蘸著吃,肯定也是美味得不得了!”。然後,又再來個“老媽,加油!”。

這主意不錯,立刻說做就做,將辣椒、花椒、醬油、醋、香油、蒜泥、鹽、雞精等混合在碗中,再撒上香噴噴的蔥花。果然,蘸上紅乎乎的辣椒水,好吃得多了,居然還有餃子的味道,“學子”和“警察”都連說味道好,說得我有些無地自容。這不,18個“鐵”包子,在不知不覺中吃完了,我都還沒好好嚐到味道呢!可是心裡卻始終暖融融的。

我知道那是親情,那是愛,那是能包容所有,能驅趕黑暗給人光明的情愫。像疫情過後降臨大地、普潤萬物的春天,草長鶯飛,惠風和暢。唯願歲月靜好,情暖人間。


特殊時期,我想一展廚藝,打開鍋一看愣了:蒸了一鍋

作者簡介:曹業淑,貴州六枝人,偶有作品在報刊和網絡發表,現就職於六枝特區黨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