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少年闰土》里面的主人公闰土在小的时候是一个活泼灵动并且对生活抱有美好希望的淳朴青年,他的勤劳勇敢在很多人心中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是随着人到中年,闰土变成了曾经自己最讨厌的模样,终于迫不得已的向生活低了头,在当时的封建环境下,变成了一个对生活冷漠而且有点木讷的人,那这个曾经在鲁迅笔下阳光淳朴的青年最后属于他的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活泼的少年,结识鲁迅

闰土的本名叫章运水,因为封建迷信思想在孩子出生的时候都会先找人算命,所以当时算命先生说他五行缺水,家人故取名章运水便是希望名字可以帮助他改变这个五行缺水的命格,至于闰土的由来在鲁迅先生的家乡话中,闰和运是同音,也没人考证过章运水的名字到底是哪个字,这里我们只做简单介绍,下面开始讲讲闰土的一生。

《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闰土的父亲章福庆早年是鲁迅家中雇佣的长工,在他到鲁迅家之前原来是一个编竹篾的,家住在海边,靠近房子的地方还有一块地里面种着庄稼粮食,每逢农忙的时候就回家和妻子一起打理,不忙的时候就在鲁迅家一直做工。有一年的新年正好赶上鲁迅的曾祖母不幸去世,家里人手不够,闰土的父亲就把闰土叫了过来让他帮着忙活忙活。

小时候鲁迅先生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少爷,身在家里的大院之中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也着实缺少了一些孩童时的欢乐时光,也未曾出过远门,当闰土来的时候不由得羡慕起来,羡慕闰土见多识广,再加上二人也确实很合得来,于是闰土也把自己家发生的各种故事一一向鲁迅讲,讲如何在树林中抓鸟,如何在地里看管西瓜以及一些大自然里的小动物,然而这些都是少年时候的鲁迅不曾听闻的,所以倍感稀奇

《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闰土的小时候家庭条件并不富裕,甚至可以算穷,所以他从小就一直帮助父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家庭分担,也慢慢的积累了一些生活上的经验和见识,这些都是当时作为小少爷的鲁迅接触不到的,而就在闰土的父亲过年忙完了这些事准备带着闰土回家的时候,鲁迅则是依依不舍,舍不得心目中见多识广的小英雄离去,并急的嚎啕大哭,闰土自然也是心里舍不得,但是本性淳朴老实,所以只躲在厨房里不见人,也不愿出去。

鲁迅在长大后去南京念书回来后还去闰土家找过闰土,二人一起结伴去应天塔登高游玩,由此可见鲁迅特别重视闰土这个少年时期的好友,而这份儿时的友谊也是鲁迅心中的美好回忆,陪伴着鲁迅的一生。

木讷的中年闰土,败给生活

在闰土的父亲去世之后,闰土家的衣食住行的问题就都落在了闰土的身上,闰土是贫穷人家的孩子,自然懂事的早些,这时的闰土早就已经没有了孩童时期的意气风发,在生活带来的沉重压力下不得已要去努力工作来补贴家用,

像很多人喜欢看武侠小说中各种大侠风范洒脱不羁,在江湖悠悠,饮一壶浊酒,快意恩仇,可当你放下书本的时候可能你已经没有精力去想这些,因为你要努力活下去。

《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而这我认为就是当时的闰土,这对于闰土来说是一种很大的落差,包括生活的和理想的,少年时期闰土曾对生活满怀希望,希望自己长大后可以出人头地不必像父母一样,但是现在的他却不得不放弃当初的愿望,努力的认清现实中的自己,

努力赚钱补贴家用。

闰土也依旧在鲁迅的家里工作,但是长大后的鲁迅常年不在家因此也很少有和闰土见面的机会,这时的闰土也没有了当初的灵性,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闰土剃光了头发,脚下穿着一双破布鞋,整日在地里忙着干活,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不知疲倦,同样也开始变得少言寡语,也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自己的过往的趣事,当然也可能是没有一个和鲁迅一样和他合得来的人分享了吧。

在之后的日子里鲁迅和闰土两个人再次见面,这时候两个人已经不再是当时的孩童了,都有着自己的家室,在鲁迅先生的作品里是这样描述当时的闰土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

《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被辞的晚年闰土,因贫而死

后来鲁迅的家族逐渐开始由盛转衰,鲁迅也因为常年不在家的原因迫不得已的卖掉祖宅,祖宅的一些工人也都辞退了,也包括闰土,当时的闰土年纪也大了,只能靠着家里的几亩地勉强度日,但是地里的收成交了租之后也所剩无几,即使闰土每日没日没夜的工作但是等在她家里的有五个孩子和母亲需要他来养活,所以他那一点点微薄的收入也只是杯水车薪。

恰逢一年大旱,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闰土只好背井离乡的出门打工,后来闰土的儿子章启生的老婆也去城里做了保姆,他的儿子章贵也在别人家里做小工补贴家用,但是闰土家庭的经济状况始终没有得到好转。

《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因为过度劳累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以及一些身体上的疾病,年仅五十多岁的他不知何时后背上长了一个硕大的毒疮,但是奈何家境贫寒,早已经没了多余的钱去医治只能任其一直恶化下去,日渐严重,在1936年的时候,闰土终于敌不过病痛的折磨,选择了最后一次向命运低头离开了人世,可能鲁迅对闰土也有些心中不舍吧,也在同一年的时间里去世了。

在当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着实现自己理想的能力,也不是只要你努力了就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身边的环境,每个人不同的地位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渐渐地,那个当初阳光乐观淳朴的少年郎不见了,变成了一个哪怕站在鲁迅眼前,也只会恭敬的叫一声老爷的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宿命,这是他的宿命,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宿命。

《少年闰土》中闰土的真实生活:被鲁家辞退,50多岁因贫而死

所谓成长,其实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然后在不完美的生命中,不忘少年时的意气风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