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部世界畅销书——《巨人的陨落》

提示:如果有人问我,最近几年的畅销书是什么?我会说是[英] 肯·福莱特的《巨人的陨落》,它畅销到什么程度,查查百度百科就知道。

◆碾压全球畅销榜的伟大故事,全球每三秒卖出一本!

◆ 十年来,横扫欧美16国排行榜的超级小说。

◆ 初版荣登《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排行第1名

◆ 再版又登《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排行第1名

◆ 18次登上10国畅销小说排行榜第1名

◆ 10周全球销量破200万册的畅销神话

◆ 美国、英国、加拿大、巴西、丹麦、荷兰、意大利、法国、德国、匈牙利、挪威、波兰、葡萄牙、西班牙、瑞士、保加利亚16国争相出版!首次登陆中国!

这本书在中国刚开始发行时,我就买了,用了一周时间读完。如果有人问我:这部书艺术价值如何?是不是诺奖级别的?我可以这么回答:它就是一部晓畅易读的畅销书。我敢肯定的说: 肯·福莱特绝不会凭此书拿到诺贝尔文学奖。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部世界级畅销书——《巨人的陨落》


读一部世界畅销书——《巨人的陨落》

内容简介

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写了四个国家的五个家族,分别是:英国菲兹赫伯特家族、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德国别斯科夫家族、英国威尔士威廉姆斯家族、美国杜瓦家族。故事开始于1911年6月24日英王乔治五世加冕,结束于1924年1月英国工党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各个家族的故事相互独立,又互相贯通。

英国贵子保守党菲兹赫伯特伯爵,他的妻子是俄国公主——碧公主,因此他来回穿梭于英俄两国交涉,他勾引并抛弃了了自家的女佣威尔士威廉姆斯家族的艾瑟尔,而艾瑟尔后来成了工党代表,一战结束后菲兹和艾瑟尔彻底决裂。

菲兹赫伯特的妹妹沫黛女勋爵爱上了德国冯乌尔里希家族的沃尔特,战前相爱、私婚,战中等待,战后相守。

艾瑟尔的弟弟比利作为应征士兵参加了威尔士步枪团,跟随菲兹参加了马恩河之战,并随其远驻俄国,两人之间矛盾重重。

美国的格斯·杜瓦作为美国威尔逊总统的个人秘书,又与沫黛、沃尔特是好友,在索姆河战役中,杜瓦又与沃尔特枪口相向,并击伤了沃尔特。

俄国的别斯科夫家族,一战前,格雷戈里与列夫的父母在俄皇(碧公主的父亲)的残酷统治下,惨死街头,一战爆发,格雷戈里参与了布鲁西洛夫攻势,与沃尔特刀兵相见,其后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参加了二月革命,支持列宁,推动了俄国十月革命。他的弟弟列夫战前杀人,远遁美国,勾引了俄裔美国商人维亚罗夫的女儿(格斯杜瓦的未婚妻),最后成功上位,侵占了维亚罗夫家族财产。

读一部世界畅销书——《巨人的陨落》


小说主题

强烈的反战思想,战争是政治的衍生品。统治者的政治野心,是带来战争的直接原因,“日不落帝国”像一个外强中干的巨人,他极力要维护自己衰落的世界话语权,而崛起的的德国想极力向外扩张,这就挑战了英帝国的世界话语权。俄国内部矛盾重重,战争是最好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的方法。而美墨战争后,美国夺取墨西哥的德克萨斯州和墨西哥州,墨西哥人极力想复仇。几方势力勾心斗角,撒拉热窝事件最终点燃了一战。但普通民众是极其反战的,英国以艾瑟尔、比利兄妹为代表,俄国以格雷戈里为代表。战争只会给普通民众带来无尽的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读一部世界畅销书——《巨人的陨落》

女性主义,小说以艾瑟尔、沫黛、威廉姆斯等形象宣扬了女性主义,她们为争取女性的权利而斗争,不仅反抗传统思想对女性的压制,而且争取政治上的权力,在小说的结尾艾瑟尔成了英国工党领袖,宣告了英国女权斗争的胜利。小说结尾,艾瑟尔带着她与菲兹的私生子,在下议院的楼梯四目相对,冷漠的寒暄后,曾经的贵族菲兹让路给艾瑟尔,标志着英国女性地位的确立。

英雄主义,在后现代主义盛行世界文学潮流中,《巨人的陨落》是西方少有的歌颂英雄主义的作品,如果说《荷马史诗》是歌颂那些在战争中显现自我价值的英雄的话,《巨人的陨落》是个歌颂那些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并为之奔走呐喊的普通英雄。比利、艾瑟尔、沫黛、沃尔特、格斯杜瓦、格雷戈里就是这些英雄,因此这部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英雄史诗。

艺术形式

这部小说最大的不足,是艺术形式创造的不足。在它之前,已有《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这些巨著横亘在那里,这是它无法超越的鸿沟。它的出现是西方解构主义,反英雄思潮盛行后,人们看到的一抹别样的亮色。

宏大的结构,小说多线缠绕并行,故事独立而有统一,五个家族,人物穿梭往来多国可以说“几乎每一页都有故事发生”;人物丰富,场景众多,“威尔士的矿工少年、穷困潦倒的俄国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兰伯爵、睿智痴情德国特工,等等。从充满灰尘和危险的煤矿到闪闪发光的皇室宫殿,从代表着权力的走廊到爱恨纠缠的卧室”,从和平宁静的乡间田野到战火纷飞的战场,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世界画卷。

真实与虚构,建立在真实历史上的虚构。小说中叙述了大量的真实历史人物,也存在大量的真实历史事件,如历史上那些鼎鼎大名的人物,丘吉尔、鲁登道夫、威尔逊、列宁的,等等。又如一战时的著名战役,马恩和战役、索姆河战役、布鲁西洛夫攻势,等等。在这些大的真实历史叙述中,核心人物又是虚构的,这些虚构的普通人物见证了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小说中虚构了温斯顿丘吉尔造访泰——格温的情景,通过他与菲兹的对话,表现英国对十月革命的态度;沃尔特参加德国最高军事会议,来见证德国对无限制潜艇战的态度。

蒙太奇手法的开头。这部小说的开头是十分别致新颖的,将两个不同的场景,以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剪辑在了一起,引人入胜。“英王乔治五世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的那天,比利·威廉姆斯在南威尔士的阿伯罗温下了矿井。”

宏大的场面描写与细部特写相结合。小说中既有大的场面描写,又有对个别人物的细部特写,如描写二月革命时,各有成千上万人的游行对峙,民众的暴动,又有格雷戈里智杀沙皇的秘密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