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何德何能,被称为明英宗,他配得上么?

因为电视剧《大明风华》前段时间播出,张艺兴饰演的朱祁镇也成了很多人谈论的话题。熟悉中国古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如何看待一个皇帝的个人成就,庙号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像汉武帝之所以取一个“武”字,就是因为他在对匈奴战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而清圣祖康熙帝取一个“圣”字,则是表示对他文治武功样样精通,同时又能够在位60年之久,堪称千古一帝的赞美。那么,朱祁镇的庙号为明英宗,历史上的这位皇帝,真的很英明么?

朱祁镇何德何能,被称为明英宗,他配得上么?

其实如果按照评判一个皇帝的标准,朱祁镇应该是彻头彻尾的昏君,先来看看他都做过哪些败人品的事。

宠幸王振

朱祁镇何德何能,被称为明英宗,他配得上么?

朱祁镇即位的时候只有9岁,按照中国历代皇室的传统,肯定会安排一个贴身太监,作为皇帝的玩伴,也能够照顾日常起居,而王振就是这位少年天子的亲随太监。在朱祁镇即位初期,国家大权主要掌握在他的奶奶张氏手里,朝政上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重臣处理,整个明王朝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在这个时候,太监王振虽然借着皇帝的恩宠,显得目中无人,但是有太皇太后压着,也不敢做什么出格的事。随着张氏和三杨去世,被长时间压迫的王振开始忘乎所以,成为了弄权干政的奸佞小人。

王振早年也是热爱读书的大好青年,还中过举人。后来为了快速接近核心权力层,王振自宫后进入明朝内廷。俗话说:就怕流氓有文化。一个铁了心想飞黄腾达的落魄举人,一旦手里有了权力,心理就会加速扭曲。王振成为朱祁镇宠臣后,开始勾结一帮贪官污吏结党营私,在北京城疯狂侵占土地,建造别墅、花园,好像明王朝是他家开的一样。王振要求大臣对自己绝对服从,稍微有不听话的,不是被关进大牢就是惹来杀身之祸。整个大明王朝官场,就这样被一个太监弄得乌烟瘴气,身为皇帝的朱祁镇视而不见,不是昏君又是什么?

土木之变

朱祁镇何德何能,被称为明英宗,他配得上么?

朱祁镇一生中最大的变故,就是土木堡之变。其实这位小皇帝在亲政之初,还是想好好治理下这个庞大的帝国,但是他选错了道路。面对北方瓦剌不断挑衅,太监王振先坐不住了,他擅自下令减少给这些蛮夷的赏赐,结果引来对方大军压境。朱祁镇看到这种情况,年轻气盛的他决定御驾亲征。但是当时的明军精锐部队分散在全国各地,朱祁镇不懂军事,干脆临时抽调了20万人,带着太监王振和一批文武重臣就出发了。为了表示自己战胜蒙古人的决心,朱祁镇甚至把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还让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监国。

其实作为一国之君,如果能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领兵出战,这本是一件十分鼓舞士气的事。但是朱祁镇只知道逞英雄,却忽略了当时的现实情况。在于谦和兵部尚书多次劝说的情况下,仍然一意孤行。如果非要御驾亲征也可以,为什么要让一个太监王振主管军事,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甚至连说话的权力都没有。结果大家都知道,王振怕大军踩坏了自己家的田,多次临时调整行军路线,结果掉进了瓦剌的埋伏圈。20万人折损大半,50多位重臣战死,朱祁镇本人也做了俘虏。

夺门之变

朱祁镇何德何能,被称为明英宗,他配得上么?

在北方当了一年俘虏后,明朝派出几名大臣把朱祁镇接回了北京城。朱祁钰害怕自己这位哥哥想夺皇位,就将其软禁了8年。结果怕什么还是来什么,朱祁钰重病的时候,一帮原来拥护朱祁镇的大臣趁乱扶持这位太上皇重新登位。朱祁镇就这样第二次坐上了皇帝宝座。

在重掌大权之后,朱祁镇不思励精图治,洗刷过去的耻辱,他干的第一件事,竟然是杀掉于谦。兵部尚书于谦曾在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期间,扶持朱祁钰做了皇帝,这件事虽然于国家有大功,但是在朱祁镇的眼里,于谦就是乱臣贼子。朱祁镇重新当上皇帝后,先后扶持了曹吉祥、石亨、徐有贞等一批宦官、奸臣。后来曹吉祥竟然成为了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唯一公开造反的太监,朱祁镇这个皇帝当得还真是英明。

一个昏聩无知,宠信奸佞,甚至还做过敌人俘虏的皇帝,为什么能被称为明英宗,实在是令人费解。电视剧再怎么洗白,也抹不掉朱祁镇就是一个昏君的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