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两大超级势力,南山水北边塞的“前世今生”

唐诗里的两大超级势力,南山水北边塞的“前世今生”

边塞


1

煌煌大唐,繁华如梦。

在唐诗的江湖,屹立着两大名门正派,人称——南山水,北边塞。

边塞派可谓千年大派。由无名氏创立于西周初年,凭借一首《诗经·秦风·无衣》名震江湖。“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高亢之声,漫山彻谷。

后经屈原、曹操、庚信等人积累、经营,到了大唐,帮主之位传到“诗家天子”王昌龄手中,自此更是发扬光大,名扬四海。

其时,边塞派可谓如日中天。除帮主王昌龄外,副帮主王之涣,左右护法高适、岑参,四大天王王翰、李颀、李益、卢纶也是各怀绝技,就连李白、杜甫、王维、陈子昂这样的绝世高手,也曾经在边塞派做过短暂的护教长老,真可谓人才济济。

边塞派以保家卫国为己任,门下弟子个个有家国情怀,无不想策马疆场,建功立业,也因此深得朝廷的器重,自然是高官厚禄,富贵双全,快意恩仇,惹人艳羡。

相比而言,山水派就显得有些寒碜。

山水派兴起于东晋末年。一个没落的贵族,生逢乱世,官职一降再降,空有济世报国之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只好寄情山水,开创了山水诗派。他就是谢灵运。

巧合的是,就在他游山玩水之际,另一个更破落的贵族,穷得连游山玩水的盘缠都凑不齐,只好辞官回家种红薯、插菊花,开创了田园派。他就是陶渊明。

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到了唐代,山水派和田园派终于合二为一。然而,面对边塞派咄咄逼人般的崛起,山水派竟“万马齐喑”,群龙无首。

直到一个人的出现。


唐诗里的两大超级势力,南山水北边塞的“前世今生”

孟浩然


2

起初,他并不想成为山水派掌门。他只是对山水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好感,而已。在他的内心深处,出将拜相,建功立业,才是大丈夫应该做的事。

因此,即便他在20岁就凭一首《题鹿门山》名满天下,被誉为山水派掌门的不二人选。他却志不在此,而是四处干谒,遍访名贵,希望能找出一条仕途。

他就是孟浩然。这一年,他去京城赶考,再次落第。好在,他遇到了诗佛王维。

王维正在生闷气,想拉队伍单干。

原来,他凭借组诗《少年行》在边塞派混个长老当。忽一日,他心血来潮,给同样是长老的诗仙李白赠了一首诗。诗仙没怎么搭理他,这让王维很受伤。一怒之下,他官宣辞去长老一职,脱离边塞派,转投山水派门下。

“孟老哥,你武功盖世,名满天下。你不当帮主,谁还敢当啊。”王维怂恿孟浩然。

“扯。没见我为求功名,胡子都白了吗?兄弟可不是这样做的。”老孟有些着急。

孟浩然脾气温和,平日里很少发怒,这王维是知晓的。

大概是考试没考好,拜访权贵又接连碰壁,还白吃白喝这么久,急火攻心了。因此,他不敢怠慢,很快就帮大哥约了大唐最大腕的星探——唐玄宗。

唐玄宗自从有了杨玉环,忽然就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早听说了孟浩然的名号。这天晚上,他兴冲冲前往王维府中赴约。

孟浩然喜出望外,虽然期待已久,但真的事到临头,内心还是有一些慌乱。

因此,当唐玄宗笑盈盈地让他吟诗鉴赏时,老孟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张口就吟出了自己新出的得意之作《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还没吟完,声音已戛然而止。他看到唐玄宗脸上浮出了黑线,心里咯噔一下。

果然,玄宗黑着脸开了口,“孟夫子,你这就不厚道了。是你自己不来求仕,我何时弃过你,你凭什么要诬陷我?”说罢拂袖而去。

留下石化的孟浩然,还有同样石化的王维。

此时的孟浩然,仿佛有一万头神奇的小动物,打自己的体内跑过,但他心里清楚,唐玄宗一定是误会了。自己何尝没有求仕?那些年拜的码头、送出的份子钱还少吗?只是无缘得见玄宗而已。再说,“不才明主弃”也并非指唐玄宗啊。

然而,这些都已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大家都知道他得罪了当朝天子。所以,仕途这件事,想也别想了。

碰了一鼻子灰的孟浩然,只好坐在树下喝闷酒。“孟兄,这也许是天意。既然做不了官,我前几天的提议,你不妨再考虑考虑?”王维坐在一旁,陪着小心说。

孟浩然已经39岁了。他从来没像今晚这样万念俱灰过。他端起酒杯,仰望着夜空中数不清的星辰,只觉得鼻子有些发酸,一仰脖就滴酒不剩。

“也罢,贤弟。我这就回家,归耕鹿门山吧。”他说,同时感到一种涅槃般的轻松。

大唐山水派第一代掌门,就此应运而生。

消息传来,江湖震动。


唐诗里的两大超级势力,南山水北边塞的“前世今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公元730年,唐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黄鹤楼头,杨柳依依。

在安陆新婚不久的李白,听闻孟浩然就任山水派掌门大位,不禁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不觉想起,自己刚出四川,游历江淮一带时,就认识了恰好也在江淮游历的孟浩然。

那时,他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子,而孟浩然已是名震江湖的绝世高手。

孟浩然并没有怠慢这位后辈,而是把酒言欢、品评时事、赏析诗作,好不快活。这段短暂的经历,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点燃了他写诗的自信和豪情。后来,他又专门前往鹿门山,拜访了孟浩然,并留下“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诗句。

这一次,孟浩然刚就任山水派掌门,就悟出不少招式,功力大为精进。《过故人庄》、《秦中寄远上人》、《早春有怀》、《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等佳作频出,搅得整个唐诗江湖风生水起。

期待已久的掌门之位,终于迎来新的主人。怎能不庆贺一番?这不,孟浩然辞别王维,还没回到襄阳老家,来自江浙的邀请函就一封接一封地送到了他的手中。

“不行,在这紧要关头,我得找老哥喝两杯去。”这样想着,李白更是狂喜不已。他连忙叫来新婚妻许氏:“媳妇,备马,我要去江夏。”

酒已喝到不能再喝。孟浩然斜眼看了看天,红彤彤的夕阳挂在树梢了。再看一眼江边的艄公,那汉子正一脸幽怨地盯向这边。“孟哥,咱再喝,一定要一醉方休,哈哈。”李白仍在手舞足蹈, 颤抖着双手添酒。

“孟哥,你那首过故人庄,真叫一个绝啊。小弟算是心服口服。要不是这婆娘难缠,我是真想跟老哥一起再游广陵的。”说到这,李白狡黠地眨巴眨巴眼,四周环视了一圈,仿佛自己的婆娘正立在身后。

“贤弟又说笑了。”老孟乐呵起来。他当然明白李白的意思,毕竟新婚不久嘛。

“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看今天就到此为止,我要启程了。”他含混地说,又举杯敬了李白三杯。

“好,大哥要走,现在就走。小弟没话说。”李白也语无伦次地说,胡乱地喝着酒。

终于要离别了。孟浩然已站在了船头。微风吹来阵阵凉意,李白清醒了不少。眼看着艄公扬起风帆,眼看着孟浩然摆着双手,眼看着小船渐渐远去,眼看着在水平面上消失了。

他心中一动,吟出了那首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走了,去开创属于他的伟大时代。

但毕竟他会为山水派物色怎样的帮手?他的副帮主、护法使者、护教长老又会是哪些人呢?且听下回分解。


唐诗里的两大超级势力,南山水北边塞的“前世今生”

山水


后记:大唐300年,诗坛英雄辈出,群星闪耀,关于唐诗的故事也数不胜数。更多新鲜、好玩的唐诗故事,尽在100章节专栏《唐诗江湖》,为您解读关于唐诗的那些事儿。欢迎敬请订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