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有人说,记者是高危险的职业,因为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说,记者是无私无畏,因为他们“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2020庚子鼠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在肇东市融媒体中心、肇东广播电视台的广大新闻工作者身上将这些褒扬的话语诠释得淋漓尽致。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刘延涌、贾雨才深入肇东市第一医院隔离区采访医护人员

2020年腊月二十九:

马上就要过年了,所有人都在想着:“抓紧把工作赶完,彻底放松了,好好过个年!”可是,谁也想不到,一个不速之客正在向我们靠拢……

2020年正月初三上午八点:

新闻部首席记者高强:“我当时正在我爸妈家呢,跟我媳妇帮老妈忙活准备中午饭呢,看着微信群里的工作照让我感觉这次的防疫越来越紧张,看完照片之后我就和家里人说我得马上回单位,因为家人知道我工作的重要性,我这么一说,一定是有大事,就告诉我那赶紧回去吧,回去路上开车慢点,我抄起衣服就往外走。”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高强,从家回来后,就到高速路口拍摄进出城人员体温测量

但是高强怎么也没想到,从回到工作岗位至今,一天假也没休成。作为一名文字记者,每天面对大量新闻采访,他的笔就没停过,会场的角落里,采访车上,凡是能放本子的地方,他都会伏案奋笔疾书,写,不停的写……手脖酸了动两下再继续写,大量的生动报道一篇篇的跃然纸上,第一时间转换成电视信号传递到百姓那里。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高强,深入社区武汉返乡人员家中采访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高强,采访乡镇防疫工作,蹲在桌前策划稿件与镜头拍摄

高强,是家里独生子,家里有花甲之年的父母,耄耋之年的爷爷奶奶,奶奶身体还不好,平时由于工作的原因不能经常回家陪伴他们,百善孝为先,只想着在春节的时候能多陪陪老人,陪陪孩子,为老人多尽些孝道和给孩子多一点关怀,让老人和孩子心里也多些慰藉,可是一场无情的疫情却让他放弃了与家人团圆。从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三,看见手机微信工作群里台领导带领各位兄弟姐妹坚守岗位,不顾危险的冲锋一线工作照时,他再也坐不住了,放弃了陪伴,放弃了团圆,和家人来不及解释太多,只打了一个招呼就毅然决然地从农村老家独自驾车,一路“逆行”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和“战友”并肩作战,这就是作为一名新闻人的担当和使命。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高强,在机场采访肇东驰援湖北孝感医护人员

“新闻节目讲究实效性,我们身为记者,更要将时效性发挥到极致。面对疫情防控报道,我像往常一样拿起设备,当眼睛对准监视器的那一刻,由于嘴上戴着口罩呼吸导致监视器上出现了大量的雾气,那一刻,我突然有点感动。看着我镜头里的同事和一线的其他工作人员,我从他们眼中看到一份坚毅,在去机场送驰援湖北的医疗队护士时,看着他们眼里那份勇敢和坚定让我深深体会,我们新闻人要做的还有很多,此刻我深深感到,合格的记者也是逆行而上,敢于担当的勇士,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全市人民看到一个真实的,勇敢的,坚强的肇东。”高强说。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高强,晚上拍摄城区各卡点“逆行者”

2020年大年三十上午八点三十分:

新闻部首席记者李翔:“我早上正跟我爸准备中午要做的菜呢,因为过年嘛,都得回父母这陪他们过年,这时候主任来电话,我想一定是有采访任务了,果然如此,虽然电话里没有说的太多,就说马上到单位,但我预感到这个年应该够呛能休息了。”

李翔是一名摄像记者,原本年前他把自己的摄像机都擦拭干净,把所有电池都充满了电,板板正正的放到设备柜里,只能消停过年了。他的爱人是一名乡镇医生,没想到这次疫情让他们放下了所有,把孩子“扔”到父母家,立刻回到各自岗位。从那一刻起,他的老伙计——摄像机也跟他一样,一天没休,过了一个超负荷运转的春节,最多一天采访4条新闻稿件,每一次回到单位时都是满头汗,从未有过的疲惫让他感受到了记者这个职业的艰辛,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的采访任务都圆满完成,一直坚守至今。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李翔,用航拍记录肇东防疫情况

“从早上七点开始到晚上七点甚至更晚,连续10多个小时在不同的地方对不同岗位奋战坚守一线的“逆行者”进行拍摄,确实有一定的挑战。在接到领导的紧急电话后,我立刻出发,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记者,坚守防疫一线,是我的使命,也是我的职责。”李翔说。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李翔,俯身拍摄卡点一线工作人员

2020年大年三十上午八点三十分:

新闻部播音员李鑫垚:“早上我刚起来,和我妈正准备去我姥家,突然电话响了,我一看是主任给我打来的电话,我当时跟我妈说,坏了,单位来电话,肯定有事了,接起电话,只听主任特别着急的说,赶紧来单位,我就跟我妈说,妈,你自己先去吧,我得去单位,没想到一去就是一天。”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李鑫垚,乡镇拍摄录制防疫期间备耕情况

李鑫垚,新闻播音员,作为一名刚刚上班两个月的新人,对工作的热情非常高,原本想在春节放假期间,不会有采访任务,可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让他放弃春节与家里团圆,第一时间返回到工作岗位,甚至连团圆饭都没有在家吃,只要晚上九点以后有播音任务,主任一个电话,他就会从被窝里爬起,用最快的速度赶到单位,虽然是一名新人,但对工作的情怀却依“旧”。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李鑫垚,晚九点在肇东市第一医院连线肇东驰援湖北孝感医生孙丹杰

“刚刚参加工作两个月,但是我感觉我是幸运的,虽然在校园没有实践的机会,但面对这次疫情,我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我热爱的工作中,在出现场报道中,让我看到所有的前辈和采访对象不顾一切奋战一线的责任和担当,所以我也会尽最大的能力做好接下来的现场报道工作,为肇东最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李鑫垚说。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李鑫垚,风雪中拍摄

2020年大年初一上午八点十分:

新闻部播音员刘子溢:“早上我正给孩子喂奶,电话突然响了,一看是主任电话,喂,主任,过年好!我刚说完这句话,主任回了一句:过年好。接着就问我,今天需要到乡镇各卡点采访防疫一线人员,能来吗?因为主任知道我家孩子小,所以问我能不能去,当时我一点都没有考虑,直接就说,行行行,我把孩子给了婆婆后简单的收拾了一下,下楼就直奔单位”

刘子溢是刚刚考入融媒体中心的一名新闻主播,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新闻主播同时也是六个月孩子的妈妈。疫情发生期间,她从未请假休息过,一直奋战在一线做着采访报道,为了怕把危险带给家人和孩子,她只能单独居住,每当下班后或者休息时,看到手机视频里的孩子喊着妈妈的时候她都会偷偷落泪,也让同事动容。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刘子溢,6个月孩子的妈妈

“作为一名新闻人,尤其是一名新闻播音员,只要有采访任务就要第一时间到岗,更何况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要及时把最新的疫情动态和防疫情况通过电视荧屏传递到肇东的千家万户,我觉得这是每个新闻播音员都应该有的职业标准和职业素养。”刘子溢说。

2020年正月初二下午四点:

肇东电视台首席新闻主播刘延涌:“按照年前的安排,我放假后就来哈尔滨陪父母过年了,可是我在单位的群里和同事的朋友圈里看到了很多他们采访的照片,而且都是在防控疫情的一线时,瞬间我就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上给主任李清和主管台长高耸打电话:“不行了,我待不下去了,我这就回去!”主任说:“你今年刚结婚,这是你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还是带着媳妇好好陪父母过年吧!”我只回了一句:“我明天回去!”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刘延涌,独自进入肇东市第一医院隔离区采访

刘延涌是一名新闻主播,也是一名视新闻事业为生命的新闻人,每每遇到艰难险阻的采访任务,他都往前冲,2020年春节是他婚后的第一个春节,理应带着妻子陪老人过节,但是当他看到微信工作群里台领导带领各位兄弟姐妹坚守岗位,奋战一线的工作照时,心里一阵疼,“心疼”的泪水瞬间从脸颊滑落,因为看到他们的辛苦,他真的很“心疼”,也许这就是情同手足吧。虽然父母双亲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觉得“此时此刻,工作更需要我”,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中,这个春节让他度过了一个“疫”生难忘的春节“假期”。在接下来海量的防控疫情报道中,无论是医院里的确诊病例隔离病房还是新冠肺炎隔离医院,他都身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和同事全副武装扛起摄像机,拿起话筒深入一线去现场报道,因为这是他的责任和使命。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刘延涌,深入隔离医院进行采访、录制主持人现场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刘延涌(右)、杨柳(左),进入肇东市第一医院污染区采访

“这次疫情形势非常严峻,在一线做新闻报道说实话不担心是假话,但如果说是什么让我不顾一切奋战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团队荣誉感,其次是新闻人的使命感,我们这个团队向来都是冲在一线从不含糊,吃苦耐劳绝无二话。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我相信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很快会取得胜利!为所有“逆行者”点赞!”刘延涌说。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刘延涌,第三次进入肇东市第一医院隔离区采访、录制主持人现场

2020年大年三十上午八点四十分

新闻后期制作员陈中天:“本来想春节前把所有的节目都做完,大过年的就没啥事了,过年也没着急起来,中午直接去我爸妈那吃饭了。突然电话响了,还给我吓一跳,我一看主任的电话,当时我就跟我媳妇说,完,肯定又有事了,还得去单位,电话一接,就听见五个字,赶紧来单位,挂了电话后,穿上衣服洗把脸就往单位跑。”

陈中天,大年三十至今,一天都没休息,每一天都坚守岗位,无论多晚,只要微信一个通知,主任一个紧急电话,他都会急忙穿好衣服第一时间赶到台里,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由于防疫期间,采访任务较多,稿件量也较大,但是他从没说过一句“苦”,从没有一声抱怨,为了能使新闻第一时间顺利播出,原本胃病比较严重的他饿了就吃一桶泡面,一袋咸菜,匆忙吃完继续采集还没有完成的新闻镜头,在这个疫情肆虐的时候,他在单位坐椅上选择和大家一路“逆行”。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陈中天,工作岗位与战友并肩“同行”

“虽然一天都没有休息,也没有奔赴疫情防控一线,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后期制作,我会在单位的岗位上和大家并肩同行,把记者采回来的镜头精选出优质镜头运用到新闻里,让观众看着我们肇东新闻了解到更多的疫情动态,确保防疫期间新闻顺利播出。”陈中天说。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陈中天,舍小家为大家

手记小结

像他们一样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报道的记者还有很多,如记者杨柳,韩媛媛,王嘉琦,张岩岩,贾雨才,梁韩邦,毛瀚英,制作员王大鹏等等,一直用肩上的使命诠释着新闻人的担当。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梁捍邦,坚定的眼神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毛瀚英,唯一一名“90后”女记者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王嘉琦,与摄像机逆行而上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王大鹏,日夜坚守

在此期间,新闻部主任李清更是放弃自己一切时间,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日没夜带领这些兄弟姐妹肩扛使命冲锋陷阵,在肇东市新冠肺炎隔离医院采访《最美“逆行者” 勇战最前沿》时,身着防护服全副武装带领记者亲自深入隔离区对医护人员进行采访,但他面对如此危险环境并没有退缩,当时台领导问他,害怕吗?他用新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话语回答:“这么危险的环境,能不让兄弟姐妹去就不让他们去,在这非常时期,作为新闻部主任,我就应该冲出去,也必须冲出去,给他们起个带头作用,疫情过后,让所有人竖起大拇指说——肇东融媒的记者,行”,他用朴实而坚定的话语结合实际行动展现了记者不辱使命、勇挑重担、奋勇向前的敬业精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新闻部主任:李清,陪伴新闻部“兄弟姐妹”一同奋战防疫采访一线

非常时期稿件倍增、多点开花

非常时期,前方采编出彩,后方坐镇有力。1月24日除夕当天早上8点多,肇东市融媒体中心主任、肇东广播电视台台长李晓东亲自靠前指挥,亲自组织安排报道内容、注意事项、防护措施,对每位记者的报题予以指导采写,带领记者深入医院一线亲自指导工作。主管新闻宣传副台长高耸春节前在下楼时一不小心将脚扭伤,但这次疫情防控报道他并没有把自己的脚伤放在第一位,大年初三从兰西老家回到了工作岗位指导工作,使肇东融媒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报道登上绥化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荧屏。疫情防控期间,发稿量较以往相比高达3倍,截止2月22日,《肇东新闻》播发新闻节目28余期,采写新闻稿件287条。制播公告、通知、倡议书等60余条。其中,2月5日本台记者高强、李翔采写的《黑龙江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全力促生产 抗疫保供应》在黑龙江电视台《全省新闻联播》节目播发,2月13日本台记者杨柳、梁悍邦采写的《生产防疫两不误 筑牢疫情“防护墙”》在黑龙江电视台《龙视直播间》节目播发并与杨柳进行直播连线,《肇东:企业捐赠物资 爱心汇聚暖流》、《甜嫂蔬菜供应基地的贫困户为国家提供蔬菜供应》、《肇东市宋站镇明盛谷物种植合作社不误农时,争分夺秒备春耕》、《战疫有我 脱贫户争当一线防控员》、《爱心暖流!龙江企业、爱心人士不断汇聚》、《哈铁首开肇东至大连港外贸班列》六条新闻也相继在黑龙江电视台《全省新闻联播》节目播发,2月14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对我市中粮生物科技加足马力生产医用酒精支援全国战“疫”的做法进行了报道,2月15日,央视《朝闻天下》节目播发了本台记者张岩岩、王嘉琦采写的《黑龙江肇东:加快春耕物资订购 不误农时抓生产》的报道,2月22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发了本台记者韩媛媛、贾雨才、李鑫垚采写的《铁路加强客货运输 助力复工生产》的报道。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台长:李晓东(左)、副台长:高耸(右),到新闻部指导疫情防控报道工作并对记者表示关心慰问

由台长李晓东亲自策划,副台长高耸亲自把关,首席记者高强亲自撰稿的元宵节特别报道“我今晚不回去了”被今日头、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网站媒体纷纷转载。台领导的亲自选题,使肇东融媒的新闻报道实现了多点开花。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全台团结一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时间紧、任务重

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正值农民备耕时期,全国各地媒体都在围绕农民购买备耕农资难的问题进行报道。2月23日下午,肇东市融媒体中心接到黑龙江卫视约稿通知,对防疫期间黑龙江供销社推出网上订购农资送货上门服务,农民在家就可订购农资的做法进行报道,并要求在当日下午四点前必须将稿件及素材传到省台。时间紧、任务重,在接到通知后,肇东市融媒体中心派出记者杨柳、贾雨才、刘延涌第一时间联系黑龙江供销社倍丰集团裕丰有限公司负责人了解化肥、种子销售方式及对海城镇海城村农户进行拍摄画面并录制同期声。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杨柳、贾雨才、刘延涌,三小时完成省台特约加急稿件

下午一点,记者贾雨才驾车与杨柳、刘延涌到黑龙江供销社倍丰集团裕丰有限公司立即进入工作状态,进行画面拍摄、主持人现场同期声及负责人的同期声录制。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贾雨才在拍摄中,肩扛摄像机移动拍摄最佳镜头,口罩湿透

在室外拍摄两个多小时后又驾车前往海城镇海城村农户家中拍摄农户的画面和同期声,下午3:20左右,所有视频素材拍摄完成,三人匆忙赶回台里,途中记者杨柳看了下时间说:“回单位写稿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于是新闻人的责任与使命促使他拿起手机在车里现场办公,在手机上不停的打字,由于在外面时间长,手指冻的都不敢回弯,所以总打错字,错了删,删了再接着打,一路上不停的敲打着手机屏幕,在快到单位时,稿件终于完成。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杨柳,为第一时间将稿件传送省台,在车里用手机打字,现场办公完成采访稿件内容

记者贾雨才一路都是用手腕在扶着方向盘,只有弯道的时候才能用冻僵的手握住方向盘转弯。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贾雨才,在返回单位途中,用冻僵的双手扶着方向盘

到单位已经3:45了,只剩下15分钟的时间过卡导素材,三人急匆匆的上楼到后期制作部,用最快的时间将素材导出,只用十分钟的时间将拍摄的全部素材传至绥化台和省台,当电脑屏幕上出现“传送成功”这四个字时,三人就像“约”好了一样,同时呼出一口气,互相看了看微笑一下就开始准备着第二天各自的采访任务。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准备到结束用时三个小时拍摄的这条省台特约加急稿件在2月23日当晚18:30黑龙江卫视《全省新闻联播》节目“顺利”播发,并于次日(2月24日)晚19:00在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发。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新闻联播》节目播发本条新闻(截图)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新闻联播》节目播发本条新闻(截图)

对于新闻人而言,任何环境都可以工作,因为在他们心里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你岁月静好,我负重前行

在随后的采访报道中,医院、社区、火车站、出城口、城区卡点都能看到他们勇往直前的身影。在火车站、出城口、城区卡点拍摄日夜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为外来人员测量体温,给武汉返乡人员近距离拍摄采访等等,让我们感受到在新闻人的眼里无论任何环境下从没有“危险”二字,从没有“恐惧”心理,因为他们有一个硬核的身份——记者。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高强、王嘉琦,风雪中逆行

逆向而行 勇往直前……

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媒体人来说,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现场就是战场。抗击疫情的战斗还在进行,哪里有硝烟,哪里就有记者们的脚步和身影,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肇东融媒的记者们跟全国的同行一道并肩作战,成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他们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报道对所有人说:扛起机器,接过话筒,敲击键盘,落笔成史,这一次逆向而行,就让我是一束光,循着我照亮的地方,再一次出发!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贾雨才、梁捍邦、毛瀚英、李鑫垚,晚十点多在肇东市第一医院采访结束回台里

多年以后,回望2020庚子鼠年,回望自己的新闻历程,所有新闻人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都会发出一个共同的声音:记“疫”犹存!

记“疫”——肇东融媒防控一线采访记者手记

本文来源:肇东市融媒体中心新闻主播 刘延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