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導讀:古代婦女的地位一直不高這是不爭的事實,厭女症患者在古代隨處可見,即使古人有云“生男勿喜生女勿悲”,那只是因為女兒生的好可以嫁給好人家,通過姻緣使孃家風光,並不是說女人能有什麼成就。當然,唐代人們能說出這句話已經是一個進步的標誌了,唐代婦女的地位在中國古代也達到了高峰,但是唐朝之後婦女地位又開始下降。

今天是女神節,就來分析中國女性地位從唐代開始如何變化。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一、服飾的變化

唐代女性穿衣暴露,各個朝代都比不上。唐代貴族女子敢於露胸,後世青樓之中都見不到,周潰有詩“慢速羅裙半露胸”,即使現代社會,女性也沒有唐代那麼開放。衣服色彩明豔,紅配綠這種鮮豔的顏色穿在唐代女性身上卻不顯俗氣。

當時的女性還喜歡穿男子的服裝和胡服,穿衣自由,男子服裝穿在身上利索,騎射跳舞時方便不拖拉,英姿颯爽。

唐代女性的服飾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拜倒在石榴裙下”中的石榴裙就是起源於唐朝,半臂這種服飾現代社會也很流行,一種半袖的衣服。唐代女性穿著多樣化,個性解放,也體現了當時唐朝的國力和與外國的頻繁交流。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唐代壁畫

宋代女性衣服傳承了唐代的風格,但是再也沒有唐代女性個性潮流了。宋代女性服飾趨向保守,纏足的惡習也是從宋代開始流行。

女性的腳是不能顯露的,露出來有傷風化,唐代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樣穿靴子騎馬,而且鞋子的樣式豐富多彩。宋代以後三寸金蓮是最常見的,滿清的女性不纏足,但是受到中原女子不露腳習俗的影響,滿清女性開始穿花盆底鞋,抬高腳使之隱藏在衣服中。

明代婦女頭上的簪子是用來防身的,為了不受玷汙。皮膚能不露就不露,不小心被男性碰觸,輕則自殘,重則自殺。五代時有女子因為不小心被男子碰觸到了胳膊,憤然揮刀砍掉了胳膊。

唐代的時候女人還能騎馬射箭,還有許多擅長跳舞的,繼承了前代的舞蹈融合外邦的技藝,唐代的舞蹈達到了中國古代舞蹈的頂峰,美麗的楊貴妃,擅長劍舞的公孫大娘都在當時留下了倩麗的舞姿,唐代之後卻也沒有發現擅長舞蹈的女性,中國舞蹈也不在發展。女英雄秋瑾因為小腳使得她小時候練武比自己的兄弟困難的多,腳疼流血都是咬牙堅持。纏足的惡習不僅對女性造成傷害,也停滯了文化的發展。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服裝 半臂

二、婚戀的變化

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是千百年來中國婚姻締約的形式。一夫一妻好多小妾在過去很常見,但是唐朝戀愛相對要自由了很多,高陽公主不愛父親李世民選的女婿房遺愛,於是經常去找她愛的男人辯機和尚約會,唐代的戀愛自由之風正式開啟。

房遺愛的母親給後世留下了吃醋這一戀愛常用詞,可房遺愛自己卻眼睜睜的看著老婆給自己戴綠帽子。唐代女性敢愛敢恨,性格剛毅不亞於男子,武則天母女掌握權力後從來不壓抑自己對男性的慾望。

唐代女子也敢女追男,41歲的薛濤大膽與剛滿30歲的元稹談戀愛,鮮卑後裔元稹長得帥又正值美好年齡,薛濤對他痴心不已,可是這段姐弟戀雖然無疾而終,但是卻為後世塑造了唐朝前衛女性的形象。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薛濤箋

宋代的時候女子守寡後還是能改嫁的,范仲淹的母親就改嫁過,所以范仲淹他不能反對改嫁,他的門生王陶沒了妻子,范仲淹就將守寡的兒媳嫁給了王陶。

到了二程和朱熹的時候,婦女的地位大幅下降了,這些人抹殺了婦女的個性,將男權發揚到了極致,他們主張女子不能再嫁,貞節非常重要,女人要從一而終。朱熹後來自己都醜聞纏身,可見當時男人要求女人嚴於律己,自己卻胡作非為。

元代是遊牧民族創立,成吉思汗的老婆被別人搶過,生下的兒子還被人攻擊不是成吉思汗的親兒子,至於朮赤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親兒子只能靠後人猜測了,但是也能看出蒙古人對這些並不像中原地區的人們這樣看重貞節,同時也說明了成吉思汗心胸寬廣。

但是隨著逐漸被中原同化,對婦女貞節求就高了。元代有個節婦馬氏,胸前長瘡也不去治療,原因就是身體不能給陌生男人看,也沒找到女醫生,最終不治。這是極其沒有人性的,如果按照這個標準,現代女性全都不貞,男人也不能做婦科醫生。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到了明清時期,婦女地位變得更加沒人性。清代未婚夫死了,未婚妻也要殉情,兩個人連面都沒見過,有什麼感情來殉情。而且明清時貞節牌坊也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了,牌坊很大,完整保留到現代的越來越少,這也是歷史留下的遺產,雖然背後盡是婦女的血淚。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愛情可歌可泣,可是他並不懂得尊重女性,他開啟了明代殉葬制度。他的兒子朱棣因為宮女與太監對食,殺了三千宮女,偌大的皇宮,長夜漫漫,宮女只剩下太監可找了,就因為這種事就大開殺戒。著名的玩咖明武宗朱厚照,對待婦女上也是別出心裁,他的父親就一個老婆,而他所到之處看到女的就帶走,公然索要大臣的妻妾和女眷。以至於每到一個地方,當地的百姓都匆忙嫁女,或者匆忙逃跑,也氣死了不少的婦女,即使這樣,明武宗死時,一個孩子都沒有。

這已經不是女性地位的問題了,明清時更是將婦女生命視為草芥。二十四史中,《元史》和《明史》裡記載的列女最多,《元史》是明代宋濂修的,《明史》是清代張廷玉修的。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三、女性才能的變化

唐朝女性有才華,除了前文提到的舞蹈家,唐代女性在詩詞方面頗有建樹,上官婉兒、薛濤、魚玄機等人都為後世留下了自己的筆墨。徐惠因為早慧有才,李世民便納她為妃,唐代時對女性教育還是很看重的。

宋代女性有才華者更是數不勝數,宋代重文輕武,女性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連朱熹都提倡要教婦女讀書,併為女孩子編寫讀物。司馬光不贊同女性作詩,但是他卻說“為人皆不可以不學。豈男女之有異哉?”宋代重視教育,李清照才能為後世留下千古佳詞。可即便如此,宋代才女朱淑真經常因為自己有才而感到痛苦,認為自己是個不合格的女人。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毒害女性。

明清才女就越來越少了,“女子無才便是德”成為了當時人們心中的共識。清代蔡元放給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寫評語,點評春秋齊國的文姜就說了,“女子無才便是德”,文姜有才所以就沒有德,可是文姜要是沒有才華怎麼幫助她兒子魯莊公治理魯國。又說“男女相悅,純是淫耳”,秦穆公為愛女弄玉找丈夫,弄玉便說了擇偶標準,蔡元放又說“十五歲女孩,即老臉如此乎?可謂無恥。”明代馮夢龍尚且能在《智囊》中讚歎婦女的智慧,到了清代蔡元放就迂腐成了這樣,可見當時人們對婦女的態度。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四、民國到新中國成立

晚清到民國時,女性的思想開始覺醒,不再是男性的附屬品,她們懂得為國為自己奮鬥,一批優秀的女性登上了歷史的舞臺,秋瑾、葛健豪、徐宗漢等人開始為婦女的權益做鬥爭。

女性能選擇的衣服也多了,髮型也多樣了,也敢於裸露自己的皮膚了。康有為就不主張女性纏足,他的女兒就沒纏足,所以後來能夠陪康有為出國看外面的世界。纏足被廢除,雖然在許多地方還保留著舊思想,但是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這個殘害了中國女性近千年的習俗終於被廢除了。

女性戀愛也變得自由了許多,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婆文繡敢與他離婚,第一反應了中國的封建傳統已經走向衰弱,第二說明了女性已經開始衝破束縛尋找自由了。

梁啟超興辦女學,他本人提倡女性應該經濟獨立,女性要讀書。後來慢慢的女性有文化的越來越多,也有女性出國去留學的。女性也能讀書識字,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

閒聊從唐朝到新中國,中國女性的地位變化

即使進步了,民國仍然有舊時的惡習,女性甚至沒有名字,要隨夫姓。

新中國成立後,提出了女性能頂半邊天,發展女性生產力,同時頒佈《婚姻法》,規定“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婚姻自由,法定結婚年齡”等。有了許多保障後,眾多優秀的女性在各自的領域都有了不小的貢獻。

結語:愛情可貴,但不是保持貞節,而是要做到忠於愛情。現在女性地位提高了不少,但是陋習偏見還是能看到,比如許多地方女性不讓上餐桌,女性到了一定年齡不結婚還會被催婚當作剩女,中國男女比例失調,生男生女都一樣。男女生來平等,以前的糟粕儘早摒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