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對此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對這個問題的解答,各有不同,雖然有些人說到老了沒有質量和沒有尊嚴地活著不如安樂死。

是的,古人留下這麼一句話“好死不如賴活著”。這句話我思謀著不是幾代前就有,而是至有人類就有,如果沒有其分量能留傳至今?

理解萬歲!


愛石人


“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


說實話,本人不太同意這種觀點。我覺得每個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其收入有很大的關係,因為收入不一樣,所以其生活質量就有差別。


各個收入層次的人,其生活質量標準都不一樣。比如:高層老年人,年收入五十萬以上,住房300平方米以上,他們可能每年會用二十萬元的錢來保證其生活質量;中層老年人,年收入十五萬以上,住房150平方米以上,他們可能每年會用五萬元的錢來保證其生活質量;大多數底層老年人,年收入三萬元左右,甚至低於二萬元,如老農民,下崗退休人員,他們收入低,住房條件差,平時過日子只能省吃儉用,就不能談生活質量了,能健康地活著就行。所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收入決定生活質量!


大多數普通老年人過日子,能吃飽穿暖,有個棲身之地就行,能活著就好好地活著。如今黨和國家政策好,十分關心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努力建立各種養老機構,為老年人的生活,娛樂,健康,創造各種條件,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到老年,有何理由“尊嚴地離去”?


不管是知足常樂也好,苟且偷生也好,在生活能夠自理的情況下,老年人就不要輕易考慮“尊嚴地離去”這個消極的想法。當然,如果身體不幸患上了不治之症,長期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給家人和社會減輕負擔,為了自己早日解除疾病痛苦的折磨,那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作為老年人,不論生活質量如何?都要樂觀地,知足地,好好活著,能多活一天就多活一天,人生雖短暫,世界多美好!決不輕言“尊嚴地離去”,在清貧中享受生活,在知足中品味幸福!


個人觀點,僅供大家參考,謝謝閱覽關注及點贊!


微塵觀世界


我的大娘今年96了,兩個叔伯哥,一個67歲,一個63歲,輪流伺候,想僱人伺候,可老太太不幹,“要兒幹嗎”?(笑)

可問題是那兩個兒子也年紀大了,心臟病、糖尿病纏身,說起來也是滿滿的淚。

可你說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那因為你現在還沒到老年,你到了老年肯定不這麼說了,真到了大限將至,又有幾個想“利索”的離開的?

記得2012年我岳父因小腦萎縮躺在病床上,大小便失禁,看著兒女給擦屎倒尿,自已也是急的說:我怎麼還不死的?活的有嘛意思?可身子動不了了,想死也沒辦法呀?

所以我想,與其這麼心驚膽戰的設想終老的場景,不如好好活在當下,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鍛鍊身體一定鍛鍊身體,目標是不求長命百歲,但求活一天能動彈一天,能高質量的活著。

最後真到了沒法講質量的那一天,那肯定事前準備一兩個預案,以求“有尊嚴”的離去。至於啥預案,對不起,我不告訴你。(笑)


嶧縣西門裡老李


我贊同這種觀點。

我的一位朋友,在給他父親辦完喪事後,長長出了一口氣。

他的心情我最理解,因為我是他這麼多年生活的見證人。

十年前,他的父親患病癱瘓在床。母親去世的早,家裡就他一個孩子,當時他也在事業的關鍵期,可父親突如其來的病情打亂了一切。

原來一個喜歡談天喝酒幫別人的人,像變了個人似的。他和媳婦天天既要忙著上班,又要照看父親的生活。喂吃的,按摩,翻身,端屎端尿,種種從未遇過的事情都要從頭學起。

大家的的聚會基本不參加了,啥時候碰見都是一副急匆匆的樣子。就這樣,一年365天天天重複著同樣的程序。

有時候我們也在一起探討過,人到了這種地步,是應該活著,還是應該死掉。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就是與其這樣艱難的活著,還真不如痛快地死去。儘管於心、於情都不願意,可現實是有病的、沒病的都受罪。

人到老年,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各種疾病也就來了。有些不嚴重的疾病,應該盡全力救治。有些有很嚴重的疾病,已經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靠多少人力去延續他們的生命,對他們來說,已經感受不到任何生活的樂趣,活著也是受罪,還真的不如採取安樂死的辦法走掉。


一壺濁酒釣寒江


我認同,人要臉樹要皮。沒皮沒臉的還活著幹嘛呢!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活就要活的有尊嚴!女人更要如此,自尊,自愛,自強,自立!不依賴別人,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強者不懼,老弱不欺。不高攀權貴,不小看自己!這個世上我是不可複製的唯一!確在難遇到限量版的你!



靜守蓮臺


我父親腦出血後失語、偏癱、不能自理,家人照顧他活了九年。父親一輩子是那麼要強的人,病倒以後連話都不能說了,還要靠家人照顧而活。我們照顧他是應該的,對父親也是盡心盡力。雖然他不能說話,但是一開始我們看得出來他是多麼的不甘心啊!後來他也就只能認命了……

母親去年又腦梗中風,目前恢復得我們感覺已經很好了,起碼比起父親要好得多了!從母親中風那天起,我就沒有上班了,一直在家照顧她。母親常唸叨說:怎麼得了這病。我對她說:你恢復成這樣,我已經很滿意了。

很巧的是,今天下午陪母親在外邊走路鍛鍊的時候,腦海裡突然想到:我們國家目前老齡化問題比較突出。養老基本上還是在靠家庭,而現在五、六十歲的人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如果我以後也跟我的父母一樣……我真的不敢想……


雨寒煙翠


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相同,有的人活著很痛苦,自己仍想頑強地活下去;有的人活著是自己的痛苦,給家人也帶來很大的負擔;有的人自己活著痛苦,但家人感到幸福;有的人說自己活夠了,他要有尊嚴地離去等等。我個人比較認同後一種,即老年病入膏肓時,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有尊嚴地離去。



這裡我講兩個事例來說明這個問題:

我的姐姐癌症晚期,親人們一直沒告訴她。她兒子〈我外甥〉一直請假在家24小時守著她。最後半個月左右,她已經不太認識人了,持續性昏迷。臨“走”的當夜,我也在守著她,凌晨六點二十分,好像是迴光返照,她突然清醒了,她感到生不如死,太難熬了,決意要離開這個世界。就在那一刻,我和她兒子〈我的外甥〉便同意了她的哀求,眼淚汪汪地撤掉呼吸機,停止輸液,因為她的血管已經打不進去液體了,兒子把她抱在懷裡,一隻手攬著她,一隻手摸著她的脈搏,越來越弱,越來越弱,直到脈搏停止。最後那幾個小時,兒子一直在她耳邊回憶小時候零零碎碎的事,沒有哭,媽媽是很堅強的人,他不想把眼淚最後留給她。那天,北方真的特別的冷,我們的心真的像冰窟一樣。覺得她走的很安詳,起碼,她身患肺癌,最後是尊嚴地離開了人世。


還有我熟悉隔壁的一位奶奶,生前能幹、精練,是個體面人。當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後,堅決不做手術,要“完完整整”地有尊嚴地走,她說自己不想死在手術檯上,老人說,在世兒孫都很孝順,她沒有遺憾,與其在手術檯上把自己割得七七八八,滿身開得都是窟窿,多苟活那幾天,沒有意義,她體面了一輩子,最後也希望自己能有尊嚴地死去。老人最後在子孫陪伴下安詳地走了。

這兩個事例說明,人活著要有質量,沒有質量,痛苦萬狀地活,的確不如讓他們合法地、體面地、有尊嚴地離去,這樣更好。

當然,我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好死不如賴活”,意思是,只要活著哪怕是苟活著,那也算是一種勝利。”這是我國傳統的生存觀念,體現出一種入世的、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在傳統的認知裡生遠比死大,生比死更需要勇氣,死是逃避、是懦弱。所
以當你走進醫院的癌症病房,都是子女在咬著牙給醫生說:“治!哪怕只多活一星期也要治!”治療更像是一場冒險和豪賭,哪怕已經知道結局是輸。這種豪賭之下,病人受盡了罪,生比死更難受……

其實這是一種傳統觀念,束縛人們的思想,它沒有考慮到人的尊嚴,沒有考慮到老者的心願。尼采說:“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我認為這話非常有道理。


老孫遁世無悶


人到老年,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對此你怎麼看?我贊同這樣的理念。我鄰居的父親今年九十一歲了,已住院三年多了,什麼東西都吃不下,靠輸液維持生命,其兒女也沒辦法,如此這種現象,的確是沒有質量的活著,真是生不如死。對此,不如有尊嚴的離去,既解脫了自身難保的痛苦,又給兒女常守護在病床前給予解脫了,去忙他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總而言之,有生就有死,這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想開了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華西里2


我也認可這樣的說法,我也和我的孩子、親人交代過:如果我老了,病了,不能自理的時候,活得沒有質量的時候,我願意有尊嚴的離去。

可是,面對自己的老人,作為孩子,雖然精疲力盡,也沒法讓他有尊嚴的離去。

老人生活沒有質量,孩子的生活也沒有質量。

我的一個男同事的父母,都是八十歲了,父親各種病已經臥床多年了,喂水就喝水,餵飯就吃飯,不喂就不知道吃喝。我同事的母親白天照顧他父親,同事下了班過去,晚上照顧父親。

就這樣運行了一年多,同事也和妻子孩子分居了一年多,父親在床上躺了一年多,一家人都是精疲力盡。很慶幸,他母親身體尚好,還能幫著照顧父親。

突然有一天,同事的母親腦出血住進了醫院,在重症監護室搶救,父親在家裡躺著,好像有感應似的,一直叫著母親的名字,不吃也不喝,看起來讓人心酸。

母親出院了,也不能自理了,一套房子裡躺著兩個老人,都是神志不清,不知道吃喝,不知道拉尿。

老人受罪,孩子也受罪。

我的同事又不能不上班,就給老人僱了兩個護工。一個照顧父親,一個照顧母親,同事晚上下班過去陪著父母。他的收入都給了護工,還不夠。

我們也多次去看望過同事的父母,我們也感覺他的父母活的實在是沒有質量,把孩子拖累的生活也沒有質量。老人受罪,孩子也受罪。

大家都明白沒有質量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離去,可是做不到啊!

其實,我們心裡都在想,與其這樣沒有質量的活著,真沒有意義。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我的同事更明白,不光是他的父母沒有生活質量,我的同事也是累的疾病纏身,只不過根本顧不上自己。

同事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感嘆:活著好累啊!

但是老人有一口氣在,怎麼忍心讓他們有尊嚴的離去呢!怎麼下得去手呢! 做不到!我的同事做不到,我想我們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如果真的讓父母有尊嚴的離去了,自己會內疚的沒有尊嚴可言。父母生病活得沒有質量,如果讓父母有尊嚴的離去,我們會活得更累,內疚會將自己壓垮。


生活需要條理


我是70多歲的老人,前兩年身體健康,退休十來年了,每年去旅遊旅遊,走出去釣釣魚,感覺活著真好,今年春節做了個胃切除手術,一直恢復不好,身體越來越弱,有時難受的晚上一直坐到天亮,整晚不合眼,我深有感觸,如其這在疾病的折磨中痛苦的活著,倒不如有尊嚴的死去,因為生活質量沒有了,更別說臥床不起的病人,打針,吃藥,飽受疾病帶來的痛苦,還得累勞兒女們活著還有意義嗎?我希望孩子們,社會應尊重病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