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餘華的《活著》?

teloon


高三的暑假看的,印象深刻。

我覺得《活著》這個名字就很有意思,明明小說中福貴的家人都因各種原因死了,名字卻是活著,一部悲慘的小說,卻有著一個看似充滿希望的名字,充滿諷刺。何為活著?我覺得是即使面對再大的困難,經歷再多的苦楚,都不對世界、對生活失去希望。而活著,不就是最大的資本嗎?人死了,還怎麼談錢?談權?談夢想?

其實我覺得這部小說還有另一層含義——永遠不要放棄生的希望。

主人公一生經歷了大起大落,如年青時由富二代變成窮光蛋,中年時接連送走了兒子、妻子、女兒、女婿、外孫。但主人公卻從未放棄過生的希望,他並不孤獨,他還有他的老黃牛。

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主人公的兒子。從小精心養到大的驢最後被送到了公社,與自己再也沒有關係。由於家裡沒有錢,放棄了當運動員。最後,竟因為獻血丟掉了生命。

我沒有資格怪誰,要怪只能怪那個時代,在那個時代,窮人是沒有活路的。

就這樣吧,2020年,讓我們都能好好活著。


別樣歷史吧


十幾歲時看的,看了這十幾年都不敢再看。當時在書店一個下午看完的,對我來說是個奇蹟,難得能在外面靜下心連續看完一整本書,餘華的書對我來說就是有這個魅力,他有種特別的敘述方式,我恰好很喜歡。但看了《活著》難受死了,又沒法叫嚷,呆涼了很久,真的就是呆跟涼。也許就像餘華說的那樣:活著就是為了活著本身,根本不是為了其他。

縱使福貴是個混蛋,還是心疼他,也心疼我自己。


沒小哆啦的大雄


某年某天,無意拜讀了餘華先生的《活著》。這部書為我們提供瞭如何生活,尤其是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這是一部描繪二十世紀中國喜與悲生活的作品。餘華先生採用了主人公福貴自訴的方式,向人們展示了將苟活作為唯一生活目標的狀況,使作品顯得更深刻。小說的結尾令人難忘,唯一活著的老人福貴給他的老牛也取名叫福貴,敘述者看著老人和老牛在慕色蒼茫中慢慢消失,留下他獨自一人。《活著》以簡單的美麗和樸素的力量,同樣召喚著讀者。中國過去六十年所發生的一切災難,都一一發生在福貴和他的家庭身上。接踵而至的打擊或許令讀者無從同情,但餘華至真至誠的筆墨,已將福貴塑造成一個存在的英雄。當這部沉重的小說結束時,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剝奪的東西。

將這部現代寓言般的偉大小說推薦給大家,特別是年輕的朋友!活著!





小馬哥帶你看遠方


《活著》,是要告誡人們不管窮富都不要過份溺愛孩子。如果不是溺愛,福貴不會成二流子想幹嘛就幹嘛,也不會賭博輸掉房子和田產,老爹不會被氣死,鳳霞不會因沒錢看病成聾啞,更不會死在產房,有慶不會被抽血過多而死,苦根也不會因餓吃豆子撐死!!!


倪丶以為


這本書只看過一遍,看了前十頁就被深深的吸引,再也停不下來了。

活著這本書很早就聽過書名,總覺得名字起的太大,所以雖然很早聽過書名,但是真正看這本書是在19年下半年,現在書的具體內容已經忘記,但是心裡總有一些痕跡,也許這就是讀書的功效吧,不一定要記下來,只是在哪天遇到某事時,能想起來曾經經歷過。

書中主人公年輕時吃喝嫖賭,不務正業,輸掉家產,氣死老爹,解放後因禍得福,因沒有家產活了下來,而對方雖贏了家產卻被判為地主,被打倒。

再往後的內容真的不記得了,只記得一家人死的都沒了,只剩下主人公一人活著。


mynameis小鴨子


20多年前,我讀了《活著》。

讀著,笑了,最後哭了。

看不下去,把書扔了。

撿回來,再讀,再笑,再扔,再哭。

讀完了,慟哭。

不再看了!


夏天的飛鳥001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