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幾招,每天只花10分鐘,收納也能很簡單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體驗,天天收拾家裡,為什麼會越來越亂?

比如說某天心血來潮,花了1個小時好不容易把衣服全部疊好,隨便抽一件出來就全部報廢;

還比如平時越是著急要用的東西越是找不到,比如小居在家經常找不到鑰匙和手機放哪兒,等不用的時自己卻鑽出來。

為什麼大家需要重視看似不起眼的收納,主要原因有二:節省時間精力+建立收納體系

首先,收納不合理所消耗掉的時間和精力積攢更讓人吃驚,本就被生活壓榨完大部分精力的我們,回到家中卻因為找不到東西,心情可想而知,從而進行“整了亂,亂了整”的死循環,吞噬掉我們僅剩的時間和能量,為了更好的生活質量,搶回自己的元氣,也得把收納做好。

學會這幾招,每天只花10分鐘,收納也能很簡單

其次,有句話說的好:房間乾淨有條理的人,找起東西來就像是程序員,而房間雜亂的人,找起東西來就像是大偵探。

擁有屬於自己的收納體系,可以迅速在固定區域、位置找到要用的東西,而不是把大部分時間都耗費在翻找上,然而用很少的精力來維持,省出來的時間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兒~

面對常見的混亂區域,該用什麼樣的思路去收納?

我們抓住最容易亂的幾個區域就行:玄關、客廳和衣櫃/衣帽間,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聊一聊這幾個位置。

01、玄關

玄關作為進門的第一印象,不僅承擔著過渡作用,而且賞心悅目的入門能讓回家人放下疲憊的心情,玄關能收納的可不僅僅是鞋子,像外套、包包、嬰兒車、雨傘等放著常年不用、低使用頻率的物品也被人堆在這個地方,其實這麼做不但佔用了高效率空間,而且視覺效果卻不好,與其這樣不如把不屬於玄關的東西徹底清理掉。

學會這幾招,每天只花10分鐘,收納也能很簡單

我們可以根據家庭實際情況來定製玄關櫃,除開放置鞋子的區域外,可以設計一個半開放式的設計,專門用來收納雨傘、鞋套、鞋油等小物件。

另外,我們在頂部專門設置一個空間,來放置日常使用評率較低的物品,比如帳篷、地毯等, 這些“不需要請進家”的東西,放在這裡剛剛好。

02、客廳

客廳作為家人公共活動的核心區域,主要痛點就在於休閒區域和收納空間不能共容,客廳內的擺放的大款式沙發、茶几和電視並不存在收納功能,雜物無處可放,就只能任由它們在各個地方堆起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分兩個思路:添加收納小物件或者刪除“必備”家居。比如增加置物架、鬥櫃等,增加了收納空間,佔地還小,也能讓空間看上去更有呼吸感。

學會這幾招,每天只花10分鐘,收納也能很簡單

此外,在父母輩看來,客廳必備的沙發、茶几、電視等標配,也不再將是核心。

比如可以將電視換成定製書櫃,既可以增加收納空間,還能培養孩子的收納能力;

再將大沙發換成具備收納功能的沙發椅,可以坐可以放東西,是不是很神奇?

03、衣櫃/衣帽間

如果說前面玄關和客廳是小boss,那衣櫃則是收納的重災區,別說換季整理,有時候出門想換個好看的衣服都像經歷了一場浩劫,一秒回到解放前

其實導致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於,市面上大部分衣櫃內部設計固化、不合理,要麼到處都是格子,要麼懸掛空間不足,收納起來極為不方便。

學會這幾招,每天只花10分鐘,收納也能很簡單

通常來講,我們要把衣櫥內部“簡單化”,簡單粗暴點,直接把不好用的格子全部拆掉,改成方便的懸掛區

另外把其他換季的被褥和衣物等直接放入收納袋,放到不常變動的高處,一年就收拾2次的東西,利用豎向空間就再好不過啦~

學會這幾招,每天只花10分鐘,收納也能很簡單

隔夜衣、髒衣等也該有專屬空間,比如在衣帽間添置一個簡易衣架,上面掛隔夜衣,下面放髒衣簍,每一件物品都有處可去,就不會在家裡到處堆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