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到底有幾個永樂帝?

A童木的微託邦


明成祖朱棣功績

明成祖朱棣 公元1360年~公元1424年,年號永樂,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侄子建文帝皇位,在位期間,發展經濟,先後六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明朝同世界各國的聯繫,以及五次親征蒙古,編纂《永樂大典》,以及疏通運河,創造了永樂盛世。

政績:在政治方面,清除藩王,排除異己,上設置監察機構,如復設明太祖時期的錦衣衛,以及設置東廠。同時刷新吏治,設置內閣統轄六部,在軍事方面,注重北疆,北部邊防進行了大幅度的調整和改造,向北親征蒙古,向南徵安南,鞏固了明朝大一統。同時朱棣注意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認為“家給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因而大力發展軍屯和鹽商則中制度,以此減輕百姓負擔。

總結

明成祖朱棣在歷史上是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君主,也是漢人天子中唯一親自遠征遊牧民族的第一人,因而在歷史上只有一位永樂帝。


甲申易樞


所謂的永樂帝,最為出名的是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朱棣本是一藩王,通過近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成功趕走侄子建文帝朱允炆,從而自己登上帝位。

登基成為皇帝后,作為皇帝基本都需要有一個年號,而朱棣的年號就是“永樂”。

今年以洪武三十五年為紀,明年為永樂元年。建文中更改成法,一復舊制。--《明史》

一般來說,所稱呼的永樂帝是指明成祖朱棣。

在明朝之前,皇帝往往擁有很多個年號,比如年號的創始人漢武帝,他以第一個年號“建元”開始,拋開有爭議的問題,漢武帝在位期間有十餘個年號。

是帝至元狩始建年號,從前之建元、雲光等號,乃元狩後重制嘉號,追紀其歲年也。--《二十二史札記》

一代女皇武則天在位21年,則有18個年號,幾乎一年換一個。

此後歷朝歷代皇帝,往往以漢武帝為榜樣,變著法子換年號,很多的年號都有它特別的作用。

如宋朝仁宗皇帝即位時由於年幼,朝政由劉太后把持。當時的年號為“天聖”,意思為“二人聖”,後年號改為“明道”,則取“日月同道”之意。

仁宗、劉後並政,天聖,曰二聖人;明道,曰日月同道。--《貴耳集》

但後來因為避諱遼景宗耶律賢的小名明扆,又把年號改為景祐。

無何,以犯契丹諱,明年遽改曰景祐。--《歸田錄》

從漢朝到宋元時期,大多數帝王在天降祥瑞、天災人禍、重大的事情都會改元,畢竟是“凡年號必有主意”。

但這給記史造成不便,於是就有趨簡之勢,元代一位皇帝只用一個或兩個年號,到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則正式開始“一世一元制”。

因此也就從明朝開始,人們往往以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本題中的永樂帝就是指的明成祖朱棣,另外再如萬曆、崇禎、康熙、乾隆等等,說起這些年號,我們基本上就知道是哪一個皇帝了。

另外的,從明清開始,年號大多都是前朝皇帝未用過或者是一些小政權使用過不是很常見的年號,因而這時期的年號成為一個皇帝的專屬。

以年號稱呼,基本上不會誤認。

而此前的年號,那可不一定,因為改元頻繁,如武則天,今年把皇帝稱作如意帝,第二年就要稱長壽帝了(如意、長壽為其年號)。

對於永樂這一年號,使用並不是只有朱棣一人。

如前涼桓王張重華、五代時期南漢農民起義張遇賢、宋代農民起義方臘,甚至在高句麗時代,好太王高談德也曾以永樂為年號。

除去高句麗不談,其他的都算不得一個皇帝,只是一個小小政權的“土皇帝”而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代還有如天順、正德年號和前代撞名。

古來紀年多有犯重複者。即本朝亦有之,如永樂、天順、正德、皆是也,文皇靖難,諸降附解、楊諸公,扶服乞哀,聖意獨斷,料無獻替。--《萬曆野獲編》

其實永樂帝最初的年號是永清,雖然有點“馬後炮”的意味,不過這個年號總感覺和明成祖不匹配。

太宗即位,始擬用永清,後乃用永樂,自是毎朝紀年不復再改。--《翰林記》

綜上,歷史上的永樂帝,我認為只有明成祖朱棣一人。


南嶺說史


永樂為明朝第三個皇帝(1403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的年號。

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為永樂帝、永樂大帝。明朝建立後被封為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之後,多次受命參與北方軍事活動,兩次率師北征,加強了他在北方軍隊中的影響。建文帝即位後採取削藩政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取得勝利,在南京稱帝。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 ,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 ,疏浚大運河 。為加強對北方和東北地區的控制,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歷史評價:明成祖文武全才,寬嚴並濟,知人善任,讒間不行,用兵應變,機智神勇。郡縣有遇到災害的,就免租賑災,榮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國受封之國多達三十餘個,國勢極盛!唯獨對建文帝忠臣處理過狠,不能說是沒有遺憾的。

永樂(942年7月-943年10月,或作長樂)是五代南漢時廣東循州農民起義領袖張遇賢的年號,共計2年。

張遇賢本是循州(今廣東惠陽,南漢改稱禎州)博羅縣的小吏。公元942年七月(南漢劉玢光天元年)他被各地起義的人民推為首領,稱“中天八國王”,建年號為“永樂”,設立官職,建立了政權。起義軍一律身穿紅衣,因而被稱為“赤軍子。

永樂(346年-353年)是十六國時期前涼桓王張重華的年號。

張重華(327年―353年),字泰臨,一作字太林,安定烏氏(今甘肅涇川)人,前涼文王張駿第二子,十六國時期前涼政權的君主。永和二年(346年),張駿去世,張重華繼位,自稱持節大都督、太尉、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假涼王,仍奉晉愍帝年號,在位八年卒。

永和九年(353年),張重華將要受詔,還沒來得及便去世了,時年二十七歲,共在位十一年。私諡昭公,後來改為桓公,晉穆帝賜諡號為敬烈,其子張耀靈繼位 ,葬於顯陵,其兄前涼威王張祚繼位後,追諡張重華為桓王,廟號世祖。

永樂(1120年11月-1121年4月)是北宋時期浙江農民起義首領方臘的年號,共計2年。

方臘起義,爆發於末年。

睦州青溪人,原本是主。相傳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 時,到(今西北)萬年鄉幫源峒保正方有常家當傭工(一說方臘是漆園主)。當時宋徽宗、、一夥貪得無厭地壓榨人民,賦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為盜”。

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臘率眾在起義,以討伐為號召,見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殺掉。宣和三年,在宋軍的圍困下,方臘被俘,其餘部仍在戰鬥。百姓正苦於官吏掠奪勒索,果然到處響應。不旬日,聚眾數萬,從者如雲,攻城奪池,自號聖公,建元“永樂”。很快接連攻陷幾十座州縣,部眾發展到近百萬,威震東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