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吾少也賤

5:

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6:

太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5 孔子在匡地被拘圍,他說:“周文王死後,文明禮樂不是保存在我這裡嗎?上天如果要消滅這種文明禮樂,那我這個後死之人也就不會掌握這種文明禮樂了;上天如果不想滅除這種文明禮樂,匡地的人能把我怎麼樣呢?”

9.6 太宰向子貢問道:“夫子是聖人嗎?為什麼他這樣多才多藝呢?”子貢說:“這本是上天想讓他成為聖人,又讓他多才多藝。”孔子聽了這些話,說:“太宰哪裡瞭解我呀?我小時候貧賤,所以學會了不少鄙賤的技藝。君子會有很多技藝嗎?不會有很多的。”

吾少也賤:童年創傷,讓你受傷讓你“剛”

孔子三歲喪父,母親也在十七歲前離開人世。童年生活環境困苦,所以孔子什麼雜活都得幹,趕車、放羊、主持喪禮……因為生活經歷豐富,孔子本身又很好學,所以長大後的他成為了六藝精通的“萬世師表”。我們雖不能達到孔子的境界,但也可以學會與童年的痛苦經歷和解,讓曾經的黑暗成為“肥料”,在成年後的人生中開放出花朵。推薦你讀《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有了更好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