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培訓機構把學生不上線上課的壓力轉嫁給老師合理嗎?

123數學課堂


在這教育培訓行業待了7年,自己也幹過招生,教師,校長,連鎖校區運營,結合自己的職業發展經驗,談談這個是否合「理」性。試著分析合的什麼理,不合的是什麼理。

首先法理上肯定不合理,你和機構簽約的是法律勞動合同,合同裡的內容確定了你們的勞動關係內容,你看看合同自然就知道是不是合理了。這個合同受法律保護。學生不來上課就罰款的制度也是不合理的,上了個班,月底估計自己還虧錢了,這個法律也不容許。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這是法律給我們基礎權益的保障。

注意!!!法律上的合理性我們就討論完了,接下我們聊聊接下個人和組織的發展的合理性了,當然如果老師們就是想著上上課,月底拿錢,不求未來在這個行業的職業發展,下面的分析就可以不看了,有洗腦說教嫌疑。

再來看看問題:時間:疫情期間,事件:學生不想來上課,機構要生存,學生不來上課老師被罰錢。問題:壓力轉嫁到老師。

我們分析壓力的傳導(或者說轉嫁):疫情--學生--機構--老師。疫情壓力我們解決不來,我們只能預防和躲避,颶風過境,摧古拉朽,勢不可擋。提問者問的:孩子們不想上線上課,我們能解決嗎?好像能又不能,這個才問題背後隱藏的重點:什麼是孩子不想上線課???這個問題重點,解決這個問題,也就解決的壓力傳導的問題。大量的機構和老師從來沒有認真的定義過和討論過這個問題,95%的機構只是一味強調管理手段,定製度,搞懲罰,打造所謂『狼』性團隊,結果事情沒搞起來,老師團隊人心散了,雪上加霜。此處可以瞭解一下『牛鞭效應』

解決這個問題的邏輯可以這樣【合理】分析:我們目前學生有多少,有多少能來上,直接保證每次能到,有多少再糾結,糾結那些問題,我們的教學應對和課後服務應對措施123,行業有什麼借鑑的123,有多少討厭上線上的,我們可以攻堅的學員123。於是我們管理手段也出來了,保住能來的,爭取猶豫的,奪取討厭的,再定不同的獎罰制度,老師比較多,在做一個團隊激勵。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最後,回到老師這個身份,我們可以【合理】做到就是:如實的瞭解班級學員情況,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解決措施,和自己的領導同事討論解決,把情緒變成理智的方案。這樣個人的能力和組織的協同都有了大的提高!

其實,疫情期間,學生,機構,老師都不容易,幹嘛還要折騰自己人。


老劉的項目收藏夾


在疫情期間採取這種辦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培訓機構要活下去才能撐到疫情結束。

教培機構很特殊,多半現金流是家長的預存課時要是孩子不上課,預存現金流頂多就是虛假繁榮,不是自己的錢,要是疫情期間學生不上課,後期還會有退費分險,正是雪上加霜!

同時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疫情期間有多少學生真的就沒有上網課呢?據我公司調查顯示,之前有補習經歷的學生疫情期間照樣上網課,沒有停止補課,這時就得想,之前的學生為什麼沒有來你這邊繼續上課,是本來就對你的教學質量有懷疑,藉著疫情暫時不上,疫情結束後來退費?還是隻是一個藉口,人家已經在別的地方要麼學習免費的網課,要麼選擇了別家在上課了!

當前都在提倡全員做銷售,沒有現金企業根本活不下去,有的教培機構減薪,有的裁員,目的就是截流,但是來源才是王道!所以在讀學生上課才能把有限的資金轉化成利潤。當然每個公司有不同的做法,我覺得員工要從邏輯上認同讓學生回來上課這件事,讓員工有自主自發的意識,這是最重要的,也是企業文化帶來的感染力,負激勵對於企業文化認同感低的員工是起不到作用的,而且適得其反,會導致員工負面情緒爆發,同時伴隨著離職,疫情沒過,公司就散了!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合不合理之說,而是看員工有沒有意識到這個事情裡面的邏輯關係?有沒有和企業在同一戰線?當然既然有負激勵,是不是應該還有正激勵呢?

這個圖裡面講的就是打破固化思維,可以嘗試做一下哦!


王小白行者之路


[熊吉]單憑簡單文字描述是不合理。

疫情特殊時期,線下傳統的培訓機構確實受較大的衝擊,換位思考下,機構負責人也承擔巨大的壓力,所以儘可能大家做到雙贏:

1⃣️活下來:

只有大池子有水,小池子也才有。如果培訓機構無法存活下來,就談不到後面的一片未來理想了。所以,大局出發!一起努力、共度難關,先活下來為目標,一起想辦法去執行!

2⃣️經營評估:

機構負責人對企業生存線及週期是相對了解的,面對疫情可能出現到5月份才能開學,6月份可能才能回暖的現狀做評估。資金流是否足夠支撐,支撐多久?還差多少缺口就能挺過6月?哪些地方可以節約成本?

👉房租申請免租、減免、分期緩交。

👉避免出現退費,建立粘性穩住老生。

👉合理的人員成本降低,社醫保免交政策

👉所在區域街道有開放政策穩崗、培訓津貼申請

3⃣️開展自救:

這時候不單純是培訓機構負責人的責任,不僅企業自救、員工也要自救。大家一起想辦法,如何開展疫情期線上收費:

👉自有產品課程先羅列、分客戶年段、需求

👉各班老師自我評估,目前學生家長有多少需求,且需求哪些課程服務

👉根據分析的情況,討論一個線上可執行的課程方案、服務內容、資料、各自職責和工作內容、收費價格、制定招生或團隊激勵方案,達成一致目標,執行。

👉第一輪由各班老師先“關懷”假期生活、學習情況安排、習慣等等,與客戶探討學生學習的輔助,培訓機構計劃開展的服務來幫助孩子更快學習,進行一輪“摸底”聽家長的認可度和心聲。

👉統計各班老師的“摸底”結果,進行二次評估,並確定啟動“體驗周”,免費開展體驗1節或1周的方案。

👉群裡發課程方案,並逐個家長再進行一輪訪談和邀約,參與體驗。一旦有體驗,家長的轉換率就非常高80%。

👉保證質量,提前備課、磨課,給家長和孩子最好的體驗感,用心付出一定有成效,因為我們和家長並不陌生,真正銷售:

🍀信任:家長對老師的認可

🍀服務:家長復工機構滿意

👉每日都有《學情報告》的反饋

4⃣️調整心態:

這時候並非嫁接壓力,其實培訓機構負責人他的壓力也很大。

👉首先要保障機構存活下來,老師們就在

👉老師穩定下來一起努力下,學生就穩定

👉學生和家長粘性打造起來,機構就活下

5⃣️設計好的課程:

👉閱讀作文類:199-399元/8節課

👉思維數學類:39元/節,難題解析過關

👉陪護學習類:30~50元/節,全科攻讀

……

疫情階段都很困難,除非特別不合理超越底線,如果覺得機構負責人一直對人對事都靠譜,大家一起努力一下,一定能挺過來,這階段有什麼好的想法、點子,應該主動跟機構負責人交流,也許太焦慮他們也有做的不妥的地方。[奮鬥][碰拳]






風鈴ai葉子


首先,我有一個切身的體會,就是學生的確是在線課上的頭比較大了。

不僅僅是我們老師覺得上網課累,學生們也是一樣這麼覺得,因為一直坐著,身體很容易不舒服,加上旁邊可能有沒有人去督導他,如果不學會調節的話,那是始終處在疲勞的邊緣,上課就是在打疲勞戰。

線下的機構現在說實話,現在生存真的是個很困難的事情,有很多成本仍然需要去開支,壓力也不小。其實我們的機構老師也需要從機構的角度出發去想一想,儘可能一起把這場危難給度過。不過機構的負責人也需要多跟老師溝通,說明當下的困難情況,儘量協商協調。如果是必須做出的規定,也需要跟各位老師,銷售或者課程顧問講講清楚,大家齊心協力,共克時艱,老師們也要儘自己的一份力。

平和心態,儘量多跟家長和孩子溝通,實在無法挽回的也不能勉強,畢竟我們也理解家長和孩子那邊的處境。給到更好的服務,讓家長們的選擇更多偏向於我們吧。



一隻物理老師他叫老張


這個不存在合不合理問題,在這個困難時期,很多機構已經在倒閉的邊緣,甚至已經倒閉了,而現在能夠生存下來的,壓力不小,作為老師我們也應該及時轉變適應線上課,並且可以和自己所帶學生溝通,來上線上課,這樣一方面,還是可以繼續增加收入,保證自己的生源量,當然這樣機構也能夠維持下去,所以這是相輔相成的,但是如果說學生不來上就發錢,這個方法欠妥,個人覺得其實可以適當降低老師底薪,同時提高老師的上課課時費單價,適當給予老師續費的的提成,這樣的話就能夠促使老師能夠積極去將之前的先下課的學生轉化到線上課來,機構的出發點是想要老師積極的參與招生工作。


教數學的周老師


肯定不合理,因為疫情是不可抗拒的客觀原因,老師有魅力還能讓學生繼續跟著在線上上課,可是大多數家長還是不願意讓孩子長時間盯著電腦💻或手機📱的,相互理解吧!給大家分享個好方法吧![害羞]我的原創!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6f93f13e8b14998a98fec2723b2ba8a\

陽光達人888


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困難是暫時的,一切都會過去!


漫卷心空


沒有哪位教師會有怨言的。


一帆懸974


您好!我覺得你們的機構為了生存,也是無奈之舉吧!特殊時期,大家相互理解,共渡難關吧!


英語老師Rita


可以線上模式教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