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农民有退休,什么样的条件应该比较合理?

九文天下


农民不但要有退休金,还应该发工资。退休金的待遇比照所在县市的城市最低生活标准发!让他们也有能力消费和安享晚年生活。国家一点都不亏。钱最终还是要消费购买产品和服务的!

我的老妈一辈子农民,因为文革家庭成分不好,子女又多,家里只有我大舅后来上了粮食学校成为市民,其他的兄弟姐妹都在家务农。这一辈子,辛苦操劳。

今年68岁,身体尚好,就是已经没有什么劳动能力了,但还是想着下地干点活,闲不住,一闲下来就感觉浑身的不舒服。这也基本上算是到了彻底退休的年龄。退休有工资吗?多少有一点补助金,应该是一个月100多块。老妈觉得很幸福,有生之年还能有政府给发工资,医疗有医疗保险补助。基本还算能凑活过。

拿的那点生活补助,尽管有了,但是确实太少了。至于为什么少,不是我有私心。先看一个现象。我小的时候,大约三十年前,村里所有的地里,种植的都是小麦、玉米、豆子等农作物。这两年回家,注意看了看沿路的农田。基本上没有种粮食的。田地一般就是三种类型,一种是种菜了,大棚;另一种是种经济作物,水果、花椒等物产,还有一类农田荒芜了,不是被征用的荒芜,就是农民自己不愿意种田。种田太苦了,没有经济效益,还要倒贴钱。农民们也会算账,还不如歇着,不种田,或者外出打打工也有点现金。

全国的情况我想大致类似。那么用常识思考一下,农民都不种田,那谁来种田,我们吃的粮食哪里来的?中国人不挨饿也就是最近二十年的光景。

可能有人会说,超市、商店不有的是粮食吗?问题是这些粮食从哪里来?如果真的大部分是国人生产的,我还倒真的很放心,但是如果大部分的粮食都从进口过来,那么就要警惕了。危急时刻,粮食就是芯片,比芯片还要命!

大家可能会注意到,新冠疫情稍微稳定后,中央开会的议题就是保障农业生产,抓好春耕工作,领导人确实是有远见和睿智。没有三农的稳定,中国的发展和稳定就会有大问题。

说到这里,我热切盼望中央成立这个问题小组,进行实地调查,看看到底有多少中国农民还在种田,除了兵团和农垦。如果确实是我感受到的情况,那么农民的身份必须要做一个大的转变,必须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

转变为产业工人,不但要有退休金,而且还要给按月发工资,提供社保。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稳定农业生产队伍,不断提升科技含量和种植技术,就地脱贫,就地致富,大城市就业的压力相对会小很多,人口也不会定向集中。不是所有人都想来北上广深,只是有时候被逼无奈。另外一个就是确保中国的粮食自给自足的比例。向着干净、环保和有机、精细化作业迈进,提升单产价值。可以先试点,在发达的地区试点探索寻找经验。


果少的哥


最合理的退休金每月最少500元以上,才能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而且,从社会公平来说,给农民,老年人每月发500元的养老金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更是合法的。因为农村老年人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年轻的时候为国家交公粮,交农业税,出义务工,国家各种任务,农民都必须完成。可以说,那个时候是以农补工。国家的建设都是农民的付出换来的。1949年建国的时候,70%的税收都是来自于农民。所以说,国家能有今天的发展和强大,农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到了工业补助农业的时候了。给农村老年人增加养老金,这是最好的补偿。这也是公平合理的。如果每月能提高到500元以上的养老金,这样既能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也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和稳定。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朋友们,因为说得对,请点赞,明天及关注哦。





137965修德忠


农民有退休,六十岁把土地交出来,国家收回,回归国家所有,恢复人民公社制。土地集中管理,在现代化工业的支持下,实施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农民的退休金由人民公社负责,把散、乱的农业现状改变为企业化生产,这样既发挥了工业现代化的优势、节约劳动力,降低作业成本,又能使农业统一调配和管理,更有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对农民来说,加入人民公社,工资、福利、养老、医疗都落在了实处,与城市企业无异,生产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多劳多得。个人之愚见,不喜勿喷。





老茂805


回答,如果农民有退休,什么样条件应该比较合理?

一,农民六十岁退休,条件不高,口喂不大,只要解决后步生活费用就心滿意足了,现在只解决养老金每月一百一十五元,只能保注购买油,盐和日用品,群众的愿望和心声,每月退休金六百元,可以滿足生活,享受待遇,农民吩望多久,直到现在实现不了,期盼早日解决。

二,六十岁以上农民为国家做出了最大贡献,农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天下主人翁,因为他们在四十年前,向国家缴了几十年公粮,供应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部队人民解放军,前方保国保家乡,备战备荒保粮仓,吃饱喝好精神爽,歼灭敌人有胆量。不但农民粮食保障供给,而且农民义务工,无私奉献,挖沟排水和防讯,建站修路和造林,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精神,自信自强是努力,战胜各种灾害是成绩。

三,农村为什么没有缴高额养老,共十五年,要交九万元,每月退休金可达二千四百元,百分之九十八的交不上,没有资金来源,靠种二亩地赚钱缴纳养老保险金,一辈不可能,交不起,这样问题在农村非常普遍,情况属实,给农民解决退休金,天下太平,农民心愿一定会实现。


万则红


中国的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土地革命时期为我们革命交粮纳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兴办企业,后来的大跃进时期,再到农业学大寨,这些时期为社会主义探索阶段提供了物质保障,改革开放后,国家加大对农业科技投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资本投入加大,这就有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剩余,城乡二元经济进一步拉大,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不但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农村犹如一个巨大的劳动力蓄水池,源源不断的向城市输送人力资源,城市的高楼大厦、城市的方便生活都来自广大的农村。

这一代农民工即将离开熟悉的城市,即将离开他们一手建设好的美丽都市,回到阔别已久,熟悉而又陌生的农村,已经到了城市人退休的年龄,他们的劳动报酬大多已经为了家庭生计,为了培养下一代劳动力花费殆尽,子女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他们的养老问题已经摆在了历史的面前,但是他们勤劳的本色依然没有改变,只要能动他们就参加劳动,继续产出,在农村还有几亩地,耕种养殖,真正到不能自食其力的时候怎么办,农村的传统是养儿防老。但是现在年轻人自己生活都有问题,我认为国家还是要想办法,目前国家有很多政策,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这就为广大农民有了保障。


达玛拉


首先说一下农民6o岁退休后,每月的退休金来源问题。目前来看,除了国家补贴外,其他的渠道还没有。要么也实行和城市务工者一样标准,企业承担一半,个人承担一半。要么实行农村生产资料货币,由承包者或合作社或村集交一半,个人交一半。 与其讨论农民退休什么条件,到不如讨论如何提高农民这个词的含金量。 回顾一下历史:解放前的土改运动,解放后人民公社到土地承包制等,都是围绕农村、农业丶农民进行的自下而上的改革。到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问题也是每次会议的重点。包括出台不再缴纳公粮,发展农村医保,提高种养植补贴等重大政策,目的就是为农民减负增收。 农民收入多了,拿出多余的钱来缴纳养老保险,用以保障晚年生活,非常必要。 以上讨论的农民退休问题,我认为都不是主要的。如何让农民这个词增加含金量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农民自古以来创造的文明价值、社会价值要远大于工业价值。但是,这种价值,正随着工业化进程而被冲击着,颠覆着。农民,逐浙边缘化。农村出来的小伙,宁肯被血汗工厂剥削,也不愿种地。


农夫弓沪钦


(最合理的退休金每月最少500元以上,才能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而且,从社会公平来说,给农民,老年人每月发500元的养老金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更是合法的。因为农村老年人一生都在为国家做贡献。年轻的时候为国家交公粮,交农业税,出义务工,国家各种任务,农民都必须完成。可以说,那个时候是以农补工。国家的建设都是农民的付出换来的。1949年建国的时候,70%的税收都是来自于农民。所以说,国家能有今天的发展和强大,农民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到了工业补助农业的时候了。给农村老年人增加养老金,这是最好的补偿。这也是公平合理的。如果每月能提高到500元以上的养老金,这样既能保证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问题,也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和稳定。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以上是个人经验之谈,希望可以帮到题主你,如对以上内容有不明白或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也可点赞关注我“美丽田园生活”,这边为你解答关于农村农业的问题。


美丽田园生活


农民,现实中有五部分人:一部分是已进城务工务商,自主创业,但仍为农村户口的。一部分是农村中有一技之长的自由职业者。一部分是自办或合伙办家庭农场,经济合作社的。一部分是在当地乡村企业务工的。一部分是经营承包地的纯务农的农民。从我们这里的情况看,前四部分人大多已参加了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只有后一部分人有的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有的因经济等原因还没参加社会保险。如果农民有退休,实际上主要指这一部分人。退休人员,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到了国家规定的年龄或规定的缴纳社保费年限,能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对后一部分农民中,有的虽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由于经济负担不起,缴费档次低,日后拿到的养老金也少,确实仅靠这点养老金是很难有生活的基本保障。而那些无力参加社保的更是缺乏生活的基本保障。为此,我认为,采取以下三点完善制度安排,保障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第一,坚持和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让经济困难无力参加社保的农民,国家采取兜底政策,使他们应保尽保。对缴费档次低的,由国家和集体共同出资补助,提高缴费档次。第二,对巳步入老年和将要步入老年的农民,采取过渡性调节基金的方法,使他们整体上拿到的养老金与当地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当。第三,坚持和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门诊报销的比例,对住院,患重大恶病的除提高报销的比例外,增加补助救助的力度,使之不为生病而致贫。以上方法是否会合理?国家十分关注三农工作。我深信,农民的养老问题一定会合法合情合理解决。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我们共同探讨,寻求使农民兄弟满意,国家满意,大家高兴的应对之策。我说的不对之处,请予指正赐教。


杜铢宝


观点:在我看来,农民们一辈子都在种田。人们以食物为生。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就没有快乐的一天。虽然他们的责任比天还大,但农民的叔叔很简单。如果你问他们养老需要多少养老金,我相信只要他们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他们就会非常满意。也许他们一个月都用不了1000块。让我们问心自问,如果让自己每月只花一千元,会不会觉得寸步难行?甚至和三个朋友出去开个小会,喝下午茶,下棋娱乐的心情也不见了。虽然我不能代表所有的农民群体,但很难对他们需要多少养老金作出正确的回答。我可以肯定的是,农民的要求绝对不高。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感激他们的努力。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这项工作必须有人来做,劳动不分贵贱!

2020年农村老人现状:

1、农民工

农民工的工种比较多,有的进了工厂,有的在工地上,有的在做临时工。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寻找私营企业到外面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在城市工作。事实上,和一些国有企业和公务员一样,他们也在努力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虽然处于底层,但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所以应该享受养老金。

2、种地的人


在农村,除了00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土地。目前,五六十岁以后,他们将面临最直观的养老问题。现在粮食价格没有上涨。相反,许多价格越来越高,但人们不能没有粮食生活。如果我们要保证市场的稳定,我们可以改做粮食,如果价格涨不起来,农民的积极性肯定不会那么消极,但是如果我们能给他们养老金,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而且对未来农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3、缴纳过公粮的人

过去,农民种的粮食有一部分要上交。由于当时许多农民的努力,城里许多人有饭吃。他们在农业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贡献。虽然他们现在不付公粮,但这个国家越来越富强。许多公务员的退休工资一再提高。似乎也有必要向那些合理支付公粮的人支付养老金。


三农华弟


国家从90年代开始就一直想筹建农民的退休制度,最初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叫做老农保。通过农民缴费政府帮助投资,自己养老的方式,筹建养老金。

可是谁也没想到,90年代到现在我们社会发展非常快,工资水平每年都维持在10%以上的速度增长。过去存的几百元,很快就相对于社会收入水平不值钱了。

2009年国家开始全面推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2011年国家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国家合并两种保险制度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缴费

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以国家补贴和自己缴费为主。

每年各地都会设立一定的养老保险缴费档次,只要按时缴费国家还有一定的补贴。一般是30~100元。有的地区较高档次缴费,补贴能达到两三百元甚至五六百元。

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万一参保人没有领取完个人账户的钱就去世,个人缴纳部分的本金和利息余额可以继承。政府补贴的钱数和利息会进入当地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账户。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构成

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分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是政府对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员支付的一种政府补贴待遇。完全不需要个人掏费,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额承担。具体金额是根据国家政策来进行调整的。

国家设定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金额并不高,最初设定的金额只有55元每月,后来上涨到了70元,每月2018年再次调整到了88元每月。基础养老金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全额补贴,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补贴一半。地方政府可以在中央的补贴之上进行额外补贴,现在全国各地的标准普遍在100~170元之间。比如河南省、云南省、吉林省、湖南省、湖北省基础养老金只有103元每月,辽宁省是108元每月,浙江省155元,广东省170元,江苏省148元。山东省是118元每月,不过青岛市则是168元每月。全国最高的地区实际上是北京和上海,北京市高达每月800元,上海市更是高达1010元每月。


二零一八年国家出台文件要求各地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养老金正常增长机制,各地目前对65岁以上的老人养老金也有额外的倾斜,一般都会额外增加5~10元的养老金。

缴费年限15年以上的人群,基础养老金会得到额外增加。不过就目前来看,除了个别试点地区,多数地区可能最长缴费年限只有10年。

基础养老金可以理解为政府的福利待遇,大家的待遇差距都不大,不管你是100元档次缴费还是5000元档次缴费。

如果想要更充分的养老金,主要就看个人账户养老金了。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方式是,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跟职工养老保险完全一致,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都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是139个月。

相当于我们有一部分个人账户余额这样的积蓄,可以每年领取7.2%的收益,直到去世。有的人说这一部分收益都是从个人账户余额中扣除的,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的投资收益有4%的话,个人账户的余额只能够领取15年。养老保险是可以供养到去世为止的,远远要比自己投资理财要稳定的多。自己投资理财有多大的可能,实现固定4%的收益呢?尤其是年龄大了以后,你还会有这样的脑力和心力吗?很难。

一般来讲,建议农民每年拿出收入的10%左右缴纳养老保险,按照人均收入水平的话是一年1000~1500元。如果能够缴纳30年,每月也能领取四五百元的养老金呢。当然,30年后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确定。如果家庭条件不好,那么可以选择较低档次缴费,毕竟也有国家保障的基础养老金待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