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种粮补贴款是补贴给土地的承包者,还是补贴给土地的经营者?

从善如刘L


就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来说,相关的法规规定是给土地的承包者,这样的好处就是方便农业补贴的发放,按照农民的确权面积直接发放对应的亩数,这样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会减少,也不会产生什么纠纷。不过这几年里,各省份的补贴发放有各自的规定,有很多地方则是直接发放给土地的实际经营者。

如果是大豆种植补贴的话,不需要有什么疑问,国家有明确的规定,谁种植补贴谁,每年5月份的时候就会统计农民的种植亩数,在6月份的时候就会上报,而在9-10月份的时候补贴款就会下发到农民的手里。这样一来就不会有因为补贴问题产生什么纠纷。而如果是玉米的种植补贴,也会按照谁经营谁补贴的方式,确保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如果是规模化的经营者,补贴款自然是属于这些种植大户所有,这笔钱则是通过村干部进行申请,之后就可以领取一笔补助,这样也可以提高着这些大户的种植积极性,这样也有利于现代化的农业发展。

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领取的就是“粮补”,也就是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各地的规定不同,像我们村则是补给实际的土地经营者,村干部则会挨家挨户的统计种植亩数,然后再上报过去,在七八月的时候就可以领取这笔钱。但也有一些地方则是补给承包者。

如何才能解决承包、经营者就补贴的矛盾呢?那就需要在签订流转合同的时候,双方进行协商,粮补到底发给谁,这样就不会有什么纠纷了!


惠农圈


肯定是经营者。好像政府在支持农民了。虽然给的补贴不多,但是确实是有的。就像我家种棉花好像也是有补贴的。补贴会给土地的所有者。土地的承包者只是承包几年的土地,土地并不是他的名下的,补贴自然是不会给他的。


我爸有一年也是包地,还是很远的地方的地。可惜最后刨蒜的时候我爸的合伙人非要用机器来弄。导致损失了很多。用机器虽然没有了雇人的费用但是损失的其实更多。那一年蒜又很贵。应该可以赚更多的,就很可惜。说回补贴的事情,补贴肯定是要给经营者的,因为补贴针对的是你种植使用了这片土地。你租给别人,也是自己的意愿。


种好地做好人


单打独斗没有出路,必须每个村都成立一个合作社,由村委会主任和书记领导,农民闲置土地入股,规模化种植和养殖,才能真正脱贫致富,有能力打工的,把家里土地交合作社能分红,就业困难的在合作社协助种植和养殖业或者是其它,机械化,规模化,成立合作社的好处多多,[发怒][发怒][发怒][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莫待无花空折枝777


你好!

2019年种粮补贴款是补贴给土地的承包者,还是补贴给土地的经营者?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粮食农业的生产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为促进农业发展,国家从2004年开始,相继给农业生产,粮食作物发放各种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等,后来直接改为良种补贴了,按照规定,良种补贴是直接发放给土地承包者的,但是实际上每个地方的规定还是会有差异!


农村的土地有所有权跟承包权,土地所有权是村集体的,而土地承包权是农民自己的!为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家给农村土地实行了三权分置,也就是在土地所有权跟承包权的基础上增加了土地经营权,也就是说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如果进城落户,务工或者不想种植土地可以将土地流转出租出去,不仅自己可以赚取租金,土地还不会搁谎,浪费!

我们广东这边就是,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发建了工厂,本地人都不愿意继续种地,选择进厂打工,土地大部分都流转出租给了外地人,很多云南贵州的朋友在这边租地种菜,而国家发放的种粮补贴是给土地经营者的,也就是说谁种地,谁拿补贴!我觉得这样挺好,不至于说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将土地出租出去了,拿了租金,自己没有种地,还有补贴拿,这样对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并不大!只有把补贴实实在在的奖励给土地经营者,种植者,才能带动他们的积极性,降低他们的种植成本,促进农业的发展!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分享,可以关注下我,谢谢!


水果不甜不要钱


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种粮补贴一直都是补贴给土地的承包者的,也就是说在农村里,谁家的土地几亩,按照每亩多少钱的标准补贴给户主家里。

但是随着近几年的一轮又一轮的新农村建设与改革,土地流转以及大面积的承包经营已经成为了未来农村发展的趋势。那么到底这个国家的补贴,是补给原本的承包者还是现在的经营者呢?

根据我们这边的情况,据说是谁来经营种植这个土地就补贴给谁,也只有这样大面积流转土地承包土地才能有积极性。

以上内容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我是乡村九觉,关注农村发展、做好生态农业、传播健康正能量是我一生的追求和理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给我留言评论或者关注,谢谢!

乡村九觉


按道理说,粮食补贴理应由土地经营者领取,毕竟谁种地谁领粮食补贴符合粮补的本意。
而土地补贴大多数情况应该由土地承包者来领取,毕竟他们才是这块土地的长期“主人”,需要负责到底。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管是粮食补贴还是土地补贴,最终都流向了承包者的银行卡里,基本上和经营者无关。


国家发放粮食补贴的本义是为了促进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保证我国粮食产量处于一个稳定范畴,可以这么说,国家的粮食补贴或者种植补贴,本意都是发放给土地的实际种植者,也就是说,谁在种地就发给谁!
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是土地的承包者来进行粮食种植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些补贴就直接由他们来领取,
如果土地是通过流转等方式交给实际经营者来更正的话,那么,国家发放的补贴就应该有这些实际的经营来领取。


打个最简单的例子,张三拥有一块五亩大小的耕地的承包权,但是他不想种地,就把这块儿更立的京犬流转了李四,如果李四在这片土地上正常的进行种植的话,按道理说,国家发放的很多粮食补贴都应该有李四来领取,因为他才是真正的种粮者。
可是,钟情三农发现,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真正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种粮的那些经营者并没有真正领到这些国家发放的农业或者粮食补贴。


截止2018年,我国耕地面积在18亿亩左右,其中有五千万亩处于轮作休耕状态,而真正进行量播种面积在17.5亿亩左右,我国每年的粮食产量能够保证稳步,且小幅增长的状态,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是一个功不可没的一点,但是,由于这些年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很多农户家中的土地无人耕种,所以土地流转这一现象在农村已经越来越普遍,他不仅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许可,而且还成为国家鼓励的一项措施。数据显示,最近几年我国有一半左右的耕地处于常年流转状态,所以很多实际上种地的农民并不能最终领取到补贴,这是一个很矛盾的事情。
关于种粮补贴以及其他农业补贴的归属问题,其实一直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国家明确提出农业补贴以及粮食补贴应该由土地的实际种植者也就是经营者来领取的建议,但是在现实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国家本意为实际种粮农民发放的补贴,最终都会流向土地的承包者,也就是所谓的地主。
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每年我国发放的农业补贴都是通过一卡通的形式直接发放到土地承包者的卡里,并不会直接通过现金或者其他方式给予土地的经营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补贴都是由土地承包者索直接获取,并不会直接给予土地的实际种植者。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呢?主要还是由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大家的法制观念淡薄,契约精神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土地的流转,一方也就是实际经营者在与土地的承包者签署流转协议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一方。


钟情三农


2019年种粮补贴款到底是补贴给土地的承包者,还是补贴给土地的经营者,到弄懂这件事首先要搞懂谁是土地承包者,与谁是土地经营者,以及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随着农村人口不断外迁,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量农田无人耕种,但是有些想到扩大耕种面积的农民却苦于没有耕地,所以在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很早就提出了土地流转的问题,如今农村耕地以及基本实现三权分置,也就是将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目前就是为了盘活农村大量闲置的土地。

以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时候,土地虽然是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但是农民享有承包权与经营权,也就是农民能自由的承包集体土地享受经营权力,那时候承包权与经营权还是捆绑在一起的。自从取消农业税,土地能流转再到三权分置,农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变化。一起是谁承包地,谁要交农业税。现在是谁种地,谁有补贴。

也就是说现在的种粮补贴是谁种地,补贴谁,目的是真正的鼓励种地农民。那对于承包土地的原本农业户口的农民呢?耕地流转了,又没有粮补,那不是亏大了。其实不然,对于土地承包者来说,流转土地是可以收取一定的租金的,相对于种粮来说,这样的收入是稳赚不赔,而且风险还小。

那为什么还有的人一直以为种粮补贴是补贴土地的承包者呢?其实当土地承包者与经营者是同一人的时候,确实补贴就是承包者了。可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以及进行补贴的初衷来看,粮补确实应该给的是经营者。然而有些地方因实际政策的操作,有的是承包者领到了补贴,有的是经营者领到了补贴,还有的是国家的补贴不知去向了,这样的问题都有。


新农小伙


小编认为这个问题要一分为二去看待,对于种粮补贴款是补贴给土地的承包者这个问题。我们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是按照土地承包条例进行统计。土地承包者可以拿到总补贴款的80%左右,也就是说100元可以到80元的补贴款。这样对于土地承包者有一定的动力所在,如何全拿对于土地经营者也不太公平。如果不土地承包者一点不给,可能就很难再承包下去了。

还是补贴给土地的经营者?这个问题就是伪命题了,首先土地承包方不仅要出资还要出力。再者还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引进以及指导,补贴款都给了土地经营者就没有公平可言了。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补贴款给土地经营者20%还是可以接受的,这样双方都可以去良性的发展。不会出现消极怠工,不为事情负责的态度了。以上这些是小编个人的看样以及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eaven黑牡丹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国家这些年还是没有出台强制性文件或者规定,只是说出一句——“建议粮食补贴由耕地实际种植者领取,但最终由土地流转协议签署双方协商解决”。

所以,从国家层面而言,粮食补贴说到底由谁来领取,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粮食补贴:选择性由经营者领取


熟悉我国农业政策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在我国正在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的主要举措便是对粮食收储制度进行改革,最终结果导致我国三大主粮作物和第一大油料作物大豆的市场价格向市场靠拢,常年保持低位。

但是,为了保证农民种植收益,保障农民种植积极性,国家还是给出了“低粮价+粮食补贴”的形式来弥补。由此可见,粮食补贴的发放几乎成为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和安全的定海神针,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是,关于“粮食补贴到底由谁领取”这个问题这些年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农村地区一个常态化现象的背景下,更是再平常不过,由此造成的纠纷更是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不过,从我国农业生产现状来看,拥有土地承包权的人并不一定是土地的实际种植者和经营者,更不是粮食的直接生产者,所以粮食补贴应该交由那些常年耕耘在田间地头的一线种植者,也就是土地的实际经营者。



现实情况:粮食补贴具体发放以协商为准

各地给出的建议也是让土地的实际种植者也就是经营者来领取所谓的粮补,也就是现在的诸多种类的“粮食生产者补贴”,但是从这些年各地反馈来的情况来看,粮食补贴最终归属几乎是处于承包者和经营者“各自一半”的情况。



具体来说, 如果粮食补贴由承包者领取,那么经营者所付地租相应减少。 如果粮食补贴由经营者领取,那么经营者所付的租金则需要适当增加。


比如说,今年东北地区春耕前的准备,如果租户想拿粮食生产者补贴,那么地租普遍上涨,如果协商好承包者拿粮食生产者补贴,那么地租要么少涨要么不变,这也算是一种双赢吧。


粮油市场报


西门观点:按规定应该直接补贴给经营者,但实际操作中,承包者和经营者会通过租金自行调整。

2006年1月1日,国家取消了实行两千年多的农业税制度,而2004年就已经实行种粮直补,比取消农业税还要早两年。

粮食直补是国家我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和促进农民增收,给农民的一种政策性补贴。

其补贴程序为:各省财政下达粮补资金后,个县财政局根据各乡镇粮食播种面积和近三年平均产量的各50%分解到乡镇,乡镇再各村种粮面积和粮食产量分解到户,然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财政局审核,审核后将资金拨付到各乡镇惠农资金专户。然后再通过银行打入农民个人账户。

如果农民的地有自己种,粮补直接打入个人账户,那就没有问题,但现在是土地确权后,三权分离,有的农民自己不重,把地流转给其他人耕种,那么这时候农民的土地就有了三种权利: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承包权是村集体,这不会变化,承包权属于农民自己,这也一般没有变化,经营权属于种地者,那么粮补究竟是补给承包者还是经营者有了分歧和争议。那么就经营该不给谁呢?

按国家政策,粮食补贴应该是补给种地者,也就是经营者,这比较合理合法,因为既然是种粮补贴,那就有个谁种粮,补给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不能按政策执行。

因为,土地承包后,承包户要到指定银行(一般是农村信用社)办一张银行卡,国家的粮补资金是通过制定银行直接打入承包户的银行卡,经营者不会直接拿到粮补资金的。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其实不用担心,在具体流转时,承包户要与流转户签订流转合同,流转合同主要项目就是租金,这就需要双方协商。其实,双方都不傻,如果,承包户不给租地者粮补,那租地者就不会出很高的租金,反过来,租地者出租金过低,承包户就不给粮补,如果双方租后协商好了租金额度,说明粮补已经参与到租金之中,所以,也不存在粮补给谁的问题了。

其实,从目前看,应该还是经营者市场,因为土地收益不高,种粮成本比较高,所以,农民的地很难流转出去,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所以,只要有人租,粮补归谁,不是问题。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