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那麼“毒”,卻是人類良師,但如果吃它們,就是“生化武器”

提起蝙蝠,總想起小時候聽到的故事:“老鼠偷吃了油後,就變成了蝙蝠。”記得以前,蝙蝠和麻雀是見到的最多的“會飛的動物”。那些蝙蝠或藏在屋簷下,或藏在土牆縫裡,就等傍晚時候出來使勁飛呀飛。

因為蝙蝠表情猙獰,看著讓人有點害怕,也有點噁心,所以很多小孩子敢捉麻雀,卻從沒見過誰嚷著“捉蝙蝠玩的”。因此以前在農村,調皮搗蛋的孩子不少,掏鳥窩、摸爬叉,不一而足,不過這些淘氣的孩子們卻總是和蝙蝠井水不犯河水,誰也不去惹誰。


蝙蝠那麼“毒”,卻是人類良師,但如果吃它們,就是“生化武器”

偶爾會遇到一隻不知道什麼原因“墜落”的蝙蝠,也沒人敢拿起來“把玩”,只拿著一根小樹枝逗一逗而已。一旦遇到這樣的機會,就看清了蝙蝠的“真面目”了。它真是一個“怪胎”!它會飛,但翅膀不是像鳥翅膀一樣由羽毛組成,蝙蝠的翅膀更像是鴨蹼,“筋”之間有薄薄的皮膚相連。

後來還聽說蝙蝠是哺乳動物,獸類都是哺乳動物,獸類的“交通工具”就是腿,我們常說“飛禽走獸”,可蝙蝠卻是“飛獸”。也許物種進化時,總會出現一些“跨界”能手,比如澳洲的鴨嘴獸,它也是哺乳動物,但它卻可以生活在水裡,因此算是“遊獸”了。所以古人“飛禽走獸”的說法,可能要糾正糾正了。

再後來,又知道蝙蝠是用超聲波來判斷前方是否有障礙物,還真是一個怪胎!無論是鳥, 還是獸,很少見到有這樣先進的能力的。每隻蝙蝠都帶著一臺“聲波雷達”,還會飛,真是一架小飛機了!


蝙蝠那麼“毒”,卻是人類良師,但如果吃它們,就是“生化武器”

巧合了,鴨嘴獸也有“電波雷達”,鴨嘴獸的嘴上佈滿神經,能像雷達掃描器一般,接受其它動物發出的電波。瞧,還是“無源、被動雷達”呢,真是先進。


蝙蝠那麼“毒”,卻是人類良師,但如果吃它們,就是“生化武器”

什麼時間才把蝙蝠和“毒”聯繫起來了?這要感謝金庸先生了,在《倚天屠龍記》裡面有個人物叫韋一笑,人稱“青翼蝠王”,他武功高強,輕功極好,他的衣服像蝙蝠的翼,但他練“寒冰綿掌”時出了差錯,經脈中鬱積了寒毒,一用內力寒毒就會發作,要吸人血來解毒。

我想金庸是看了蝙蝠的習性的,因為有的蝙蝠確實吃血,就是“吸血蝙蝠”。在醫學上,從吸血蝙蝠唾液中提取的抗凝血蛋白質溶解血栓的速度比目前臨床所用的藥物快一倍。食蟲蝙蝠卻是很有利於農業的。蝙蝠是人類的良師,人類通過模仿蝙蝠發明了雷達。目前某些國家研製的隱形飛機,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蝙蝠的拷貝。


蝙蝠那麼“毒”,卻是人類良師,但如果吃它們,就是“生化武器”

中醫古書記載,食蟲蝙蝠的糞便在中藥中被稱為“夜明砂”,有清熱明目的功能。我們知道,中醫裡講究“吃啥補啥”,由此推斷雖然蝙蝠有“雷達”,但蝙蝠的視力肯定也不差。研究表明,蝙蝠的視力確實沒有因有雷達而退化。

蝙蝠在古籍裡出現的是比較少的,它算不得人們常說的“祥瑞”,跟瑞獸瑞鳥們比,它很默默無聞。但“蝠”跟“福”諧音,所以也偶爾看到它的影子,比如乾隆有個雕刻“蝙蝠”的筆盒,所以蝙蝠也算“吉獸”了。


蝙蝠那麼“毒”,卻是人類良師,但如果吃它們,就是“生化武器”

“吃蝙蝠”這事,也就近來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我才知道的。據說,在太平洋某些島嶼,有吃蝙蝠的習慣,但他們吃的蝙蝠可能是大型蝙蝠。我們知道,一方水土有一方水土的動物,千萬不可模仿吃蝙蝠,可能有的地方的蝙蝠毒性小、有的毒性大。

蝙蝠那麼“毒”,卻是人類良師,但如果吃它們,就是“生化武器”

蝙蝠身上的毒,主要是病毒,比如有令大家談虎色變的SARS病毒,馬爾堡病毒,埃博拉病毒,冠狀病毒等。研究表明蝙蝠身上有100多種病毒,不少是高致病性的病毒,而且“人蓄共患”,是可以感染人類的。所以,蝙蝠雖然是良師、瑞獸,如果吃它們,就可能變成“生化武器”。(摘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