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在湖州喝烏程酒用的“鸚鵡杯”為什麼酒是永遠喝不完的?

來過湖州的名人很多,留下的詩文也有千百。有一首不但把湖州'駱駝橋'點了名,也讚美了湖州特產的美酒‘箬下春’。這首詩是唐代劉禹錫寫的,叫

《洛中送韓七中丞之吳興口號五首》,其中最有名的兩句:

昔年意氣結群英,幾度朝回一字行。

海北江南零落盡,兩人相見洛陽城。

自從雲散各東西,每日歡娛卻慘悽。

離別苦多相見少,一生心事在書題。

今朝無意訴離杯,何況清弦急管催。

本欲醉中輕遠別,不知翻引酒悲來。

駱駝橋上蘋風急,鸚鵡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處,開顏一笑向何人。

溪中士女出笆籬,溪上鴛鴦避畫旗。

何處人間似仙境,春山攜妓採茶時。


這是首關於湖州的“風物詩”,駱駝橋上蘋風急,鸚鵡杯中箬下春。駱駝橋是浙江湖州市中心的一座老橋,到過湖州的人都去過,箬下春呢?可以好好說說:

秦漢之前湖州人的箬下春酒就開始名揚天下,湖州這片土地也是因為兩群會釀酒的人“烏巾氏”和“程林氏”而被命名為“烏程”,其中程林氏就是長興“下箬鄉”附近的人,這裡釀出的酒就是“箬下春”。

這個酒曾經在漢代被評為“天下五春之首”,從此之後全天下的文人都開始用各種詩文搶奪這“飲中五春”的代言人的身份,這五春分別是:

第一春:劉禹錫-鸚鵡杯中箬下春(浙江湖州)

第二春:杜甫-劍南春色還無賴(四川綿竹)

(前身為竹葉春)

第三春:王之道-杏花春,酒醺醺,燭熒熒(山西太原)

第四春:白居易-荷靜蓬池膾,冰寒郢水春(湖北鍾祥)

第五春:唐伯虎-野店三杯石凍春(陝西富平)


當然,不同的朝代,五春中個別酒,會有出入,排行榜上有很多打榜的選手:

“唐代: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酒則有烏程之若下,郢州之富水,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凍春,劍南之燒春”


唐代時,土窟春把曾經的杏花春打敗登上飲中五春寶座,從此長期佔據排行榜。

宋代蘇軾《仇池筆記·捲上·酒名》:“酒有烏程之箬下春,郢之富水春,滎陽之土窟春,富平之石春,劍南之燒春。”


但是,湖州烏程的箬下春,一直佔據榜首的位置。劉禹錫也因為那首詩成了箬下春的代言人。

鸚鵡杯中箬下春

那麼劉禹錫詩中的‘鸚鵡杯’是啥呢?

前段時間大家追的那個《長安十二時辰》裡有個老頭叫焦遂,還記得麼?就是跟賀知章一起喝酒喝到天亮的那位,其實焦遂和賀知章加上李白、李進、張旭、李適之、崔宗之、蘇晉合稱為“酒中八仙”,都是喝酒的行家。

片中有個鏡頭,焦遂就是拿著“鸚鵡杯”喝酒的:


劉禹錫在湖州喝烏程酒用的“鸚鵡杯”為什麼酒是永遠喝不完的?


劉禹錫在湖州喝烏程酒用的“鸚鵡杯”為什麼酒是永遠喝不完的?

古人喝酒講究!真講究!這個杯子名貴的很,叫做‘鸚鵡杯’,因為是用‘鸚鵡螺’嵌銅鎏金製作而成,放在陽光下晶瑩剔透,曾經一隻唐代的杯子,保利春拍成交價達到過180萬港幣。


劉禹錫在湖州喝烏程酒用的“鸚鵡杯”為什麼酒是永遠喝不完的?


劉禹錫在湖州喝烏程酒用的“鸚鵡杯”為什麼酒是永遠喝不完的?

上圖的這隻,是在東晉王羲之的堂哥王興之的墓裡出土的,東晉琅琊老王家---名門大戶也都是愛酒之人,喜歡在野外開派對,最有名的是“蘭亭集會”。所以喝酒也講究的很!

當然喝酒分成文喝和武喝,武喝就是豪飲---阮籍猖狂就是豪飲喝酒喝得,文喝就是一點點喝。鸚鵡杯就是用來文喝的,所謂文喝,就是豎起一根手指,“一直喝”,“喝一天”,李白的《襄陽歌》裡就寫了:

鸕鷀杓,鸚鵡杯。

百年三萬六千日, 一日須傾三百杯。

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

此江若變作春酒,壘曲便築糟丘臺。


讀這首詩,你可以想象,老李同志那天又喝大了!甚至把漢水江看成了大酒缸。李白是個貴族,所以不可能窮遊窮喝,他也用鸚鵡杯來喝酒。文人喝酒都喜歡鸚鵡杯。

因為鸚鵡杯有個說法‘永遠喝不完’,所以才能一日須傾三百杯。

為什麼永遠喝不完呢?我們來看看鸚鵡螺內部的構造就知道了


劉禹錫在湖州喝烏程酒用的“鸚鵡杯”為什麼酒是永遠喝不完的?

鸚鵡螺的螺殼中,有30多個天然分割開的空腔,每個腔體中都有小孔來連接。只有一個腔體的酒倒完了,後面那個腔體的酒才會有空氣進去,用壓強把酒倒出來。所以用鸚鵡杯喝酒,從一口悶,到半口呡,到小口嘬,滋味連綿,意味深長。

據說大號的鸚鵡杯能裝進去五斤酒,慢慢喝喝一天的文喝,完全可以滿足!

不但中國人喜歡鸚鵡杯,外國人也喜歡。這是德國皇室十七世紀打造的鸚鵡杯。


劉禹錫在湖州喝烏程酒用的“鸚鵡杯”為什麼酒是永遠喝不完的?

所以,我們遙想當年,在江南湖州的駱駝橋上,有一群年輕才子看著水中的白蘋喝著酒,興致盎然,突然之間大風起,別的酒杯都被掀翻了,只有劉禹錫捧著心愛的鸚鵡杯把杯中的箬下春酒分給諸君,笑聲在霅溪飄蕩。

還是古人會玩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