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絕之後,如何讓自己不再難過?

18歲的時候跟喜歡的人告白,屏住呼吸,在深冬發出那條短信,得到的答案很簡明:

“對不起,我不喜歡你。”

當時我以為那是我感情生活裡的低點,“不會更難受了吧”,我一邊哭,一邊在心裡想。

唉,才不是。

我後來在感情裡經歷的更難受的事,不是拒絕,恰恰是沒被拒絕——

但也沒被真正接受。

你們知道要讓一段感情繼續,總是需要一些節點的。這不是什麼儀式,是要讓試探著的兩顆心彼此確認,在什麼都不能完全敲定的日常生活中,攥著對方的喜歡,自認可以當作一些攥得住的確定性——這是我們都需要的時刻。

比如總有人得說“那我們在一起”,或者說“我們不要在一起”,比如總有人得先伸出手碰另一個人的,總有人得發出告白短信,一字一句說,這些天來我一直在思考我們之間的關係……

“確定”,在感情裡重要且難得。

就算是確定的拒絕都難得。

我至今最有好感的一個男孩,是對著我心裡不會藏話的。

他對我好奇時會主動接近,想跟我在一起會直截了當地表達,後來他覺得我們倆不合適,也會第一時間說出來,連原因都給我講明白。

這是我完全能接受的心碎——我知道我在為一段什麼樣的關係心碎,我沒有再稀裡糊塗地跟一個“不拒絕也不接受”我的人耗費精神。

聊今天這個話題,我其實可以寫“如果被拒絕很難受,那就充實自己,或者那就喜歡下一個”,甚至更具體,“那就出去旅遊,那就叫幾個朋友去喝酒”,但如今的我已經寫不出來,我只覺得被拒絕很好,因為你可以非常健康地結束掉這段感情。

相信我,得到了明確的拒絕,你對對方沒有僥倖,沒有疑惑,沒有什麼“究竟喜歡還是不喜歡”的繞山繞水,很快就能忘掉的。

不需要別人指點,這個過程會非常自然。

只有那種摻雜過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節的感情,被你們倆之間的搖擺不定,進一退三,冷熱糾纏,繞成了太複雜的線團,一直解不開,解不開,這個疙瘩最後終於長到心上,你無法知道有沒有被愛過,所以你無法真正地放過這一段。

感情裡最無法克服的不是知道自己沒被愛,最無法克服的,是意難平。

很年輕的時候就追過萬人迷,一開始他就知道我喜歡他了,但我沒得到過他的表態,中間一直莫名其妙很長時間,而你們或許不會相信的是,後來我再回想,其實真的希望他從一開始就說出那個“不”字。

我真的希望我得到的是拒絕,不是敷衍無趣的曖昧,不是利用,不是被當作他感情充沛時的備選,感情貧瘠時的將就,我不想做一個彈簧,做他在不同狀態之間轉換時用以緩衝的連接,不想成為他腦海裡的模糊地帶,不想做一個沒有固定角色的,漂流在他的劇本里,卻永遠被排除在深情臺詞之外的人。

能得到拒絕,已經是足夠幸運的。

我不是為了讓你們好受一點才這麼寫……雖然看上去很像。不是。後來你們都會明白,成年世界的感情,乾脆果斷的步驟不多,大家舉棋不定,誰也都謹小慎微,得到果斷的喜歡是最珍貴的,但得到果斷的“我不喜歡你”的答案,也是好事。這說明你能及時往前走了,而且終將能把他忘得一乾二淨。

總比沒有被拒絕,卻也沒被真正地接受更好。那個拒絕掉你的人,帶著最為明確的答案,影子在你的生活裡越來越淺,這是很正常的感情變換,也很健康。

你們不會像我一樣,甚至在多年後都不清楚當初究竟有沒有被那個人掛念過幾分,疑惑留存著,不得已一直忘不掉。

相信我,只要感情裡有“及時”兩個字,再糟糕都不會太糟糕的。

被拒絕之後,如何讓自己不再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