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從犛牛奶出發

隨著海拔越過3000,我也到達了甘南,這裡是比青藏兩省更容易抵達的藏區。五彩繽紛的經幡,綿延不斷的草場,大地用它的語言在告訴我,已是另一番天地了。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藏區的傳統飲食具有高度的統一性,基本是圍繞著牛、羊、青稞做加減乘除法,儘管各藏區仍有自己特有的部分飲食,在整個藏餐食譜中所佔的比例畢竟較小,在此次甘南的兩日行程結束後,我將盡量不再前往其他藏區進行飲食探索,算是做一個不完整的呈現吧。

  而今天,在甘南所嘗試的藏族飲食,就要從犛牛奶開始了。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犛牛奶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犛牛奶

今天在購買犛牛奶時,遇到了一位買酸奶的藏族大媽,她這樣告訴我:“你一定要嚐嚐這邊的犛牛奶,你們內地買不到的!”。她的措辭很值得玩味,但這至少充分說明了她對這奶源的巨大信心。

  這裡的犛牛奶都是生乳,論斤出售,就這麼粗暴地裝在塑料袋子裡,加熱後才可食用。比起超市或便利店上售賣的鮮牛奶,犛牛奶的奶味大約是兩到三倍,且嚥下後口腔內有明顯的回甘。且加熱後的犛牛奶有一個特性,靜置幾分鐘表面會起一層薄薄的奶皮,喝時又增加了一層口感,十分奇妙。

  要問這犛牛奶有多好喝?一口氣喝掉兩斤的我,不知道算不算一個好的答案。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酥油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酥油

酥油源於犛牛奶,是打出來的,不過在市裡是無法目睹這一製作過程。酥油有多重要?凡我們能想象的藏族主食,幾乎都離不了它。好的酥油色澤金黃而發亮,嚐起來油潤奶香,有著類似於黃油的綿密口感,口味獨特而營養豐富。

  本是隻想買一小坨常常口味,藏族大叔手起刀落割了一斤,可以帶著它走一段路了。這磨人的小東西。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曲拉

曲拉是打酥油的副產品,通俗一點理解就是奶渣,口感較硬而帶有濃郁的奶香味。曲拉很少單獨使用,常用於糌粑的製作或在喝奶茶時撒入碗中食用,為糌粑和奶茶增添一層硬質口感,豐富飲食體驗。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酸奶

曾不只一人說過,凡喝過高原的酸奶以後,再也無法對大都市貨架上的快消酸奶產生太多興趣,如今,我也可以昂首加入他們的隊伍了。

  藏式酸奶通常由犛牛奶發酵而成,帶有非常強烈的酸味,因此在食用時往往會撒上厚厚一層白砂糖。初見者望著這滿滿一碗白糖難免會卻步,擔心味道是否會齁甜。事實上,當你用勺子將白砂糖與酸奶充分混合均勻後,舀起一勺放入嘴中,酸甜的搭配完全平衡,酸奶香四溢,而白砂糖如跳跳糖般在口腔中蹦躂,真是絕妙的配合!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糌粑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頭號主食,如同漢族的麵條與米飯。製作糌粑,需要將青稞面、酥油、白砂糖(可選)和曲拉(可選)加水進行攪拌,然後用手捏成團狀。對於這個團狀其實並沒有特殊的要求,怎麼喜歡怎麼來即可。

  糌粑的口感十分像不加水的芝麻糊粉,但具有較為明顯的青稞面香,如果加入了砂糖和曲拉還會帶有較硬的顆粒脆感。糌粑發熱量十分巨大,別看貌不驚人,稍微吃上幾個就會很很強的飽腹感,可要記得量胃而吃哦。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蕨麻米飯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蕨麻米飯

蕨麻又名人參果,是一種薔薇科植物,其根莖可食用,即藏區常食的蕨麻。蕨麻富含豐富的澱粉,口感接近於土豆,但具有較明顯的甜味。

  蕨麻米飯是將蕨麻和大米蒸熟後放入碗中,在上面淋上酥油汁和白砂糖。食用時將蕨麻米飯攪勻,吃上一口,即有大米的軟糯、又有蕨麻的脆粉之感,白砂糖又增加了一層顆粒脆感,除甘甜之味外又帶有酥油的奶香。無論是作為主食還是甜點,都能讓人只顧碗中食無視桌邊人哪。

  甘南的第一天就先到此為止。以上的所有食物都與犛牛奶有著或直接或間接的關聯,不得不感慨這一物種為高原藏區所帶來的偉大饋贈。

  今天的所有食物都相對較軟,沒有涉及到肉食,明天,我將帶來藏區與肉相關的部分食物,不要錯過哦。

  向犛牛君致敬!

「555天吃遍中國」第11天 甘肅 甘南·合作 1

犛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