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去农村承包山头搞养殖的人,现在怎样了?

彭旭涛


前些年农村年轻人都进城打工,这几年有很多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则纷纷返乡创业,其中还有很多大学生,他们回乡创业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火爆的就属发展养殖业了,那么从新回到家中搞养殖的那些人,现在怎么样了呢?

在我们这里种植梨树的比较多,种植梨树虽然收益不错,但是一到了农忙时根本找不到人干活,再加上很多年轻人觉得种地没出路,很多人便将已经到了结果旺期的梨树地租出去。我们村子的小李在前几年在省会城市打工,后来觉得打工挣钱不多,便回到村子里将这些梨树地租了起来,但是并不是像别的人那样按照传统模式种植梨树,而是将这些梨树地全部围了起来养猪养鸡养鸭养鹅和养羊,走的是传统养殖无公害种植的道路。

之所以小李敢回到老家这样折腾,其实并不是小李的主意,而是小李姑父的建议并给小李投资,小李的姑父在我们这里开了一个很大的厂子,一到了过年过节就会给客户送礼,送来送去觉得送什么都没新意,偶然看到送自己家种的水果和养的鸡鸭还挺特殊,客户还很喜欢,所以便出资让自己的侄子来帮自己养殖种植。

小李在自己姑父的大力扶持下养殖种植业搞得是风生水起,因为既不用自己投资,又不用费心找销路,平时小李和自己的媳妇就住在山里的养殖场里,这些鸡鸭鹅都是自己觅食不用操心,喂猪的饲料是家里种的玉米粉碎后做的粮食,羊除了吃点饲料以外,其余吃的就是山里生长的草,也有很多人慕名来买土鸡和土猪肉,所以小李是这些反乡搞养殖中搞得最好的一个。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小李一样幸运,小李的同学看到小李的养殖场做的特别好后,自己也租了一个山头搞养殖,但是却没有小李那么幸运,最后只能将自己的养殖场便宜盘给小李。

虽然返乡养殖、种植成为现如今很多农村年轻人回到老家的首选职业,但是不管是打算养殖还是种植的朋友,应理智分析成本和产出以后再做决定,以免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打了水漂。


悠悠乡村路


一、为什么要回农村搞养殖?

前几年我认识的一对夫妇,因为在外面打工多年,积攒了一些钱,总共有几十万。觉得打工辛苦,赚钱不是很多,早就想自己当老板了。听说搞养殖政府有补助就决定回乡搞养殖,租了100多亩的山地,山场的租金很便宜,5000块钱一年,田另外算,租金要100~300块钱一亩,因为嫌田租太贵,没有租几亩田。


二、他们养了什么?

因为这边很多田都荒芜掉了,长满了野草,可以放牛,山上也有很多草和树木可以放牛,养牛政府也有补助,后面决定养牛,但是他原来从来没养过牛,没有一点相关的养殖技术。建设牛棚、接水、拉电大概花了30多万的资金,买小牛犊大概去掉30来万的资金,打工赚来的钱几乎都花光了,可是投资才刚刚开始。以后山上的草要是不够吃还要买草料,因为养殖周期比较长,长期没有收入。


三、为什么赔钱?

1、因为没有养殖技术,跟着感觉走,牛的长势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别人养一年就可以卖的牛他要养二年。

2、因为没有做长期的规划、预算,前期投资过大导致后期资金链比较紧张,因为养殖周期比较长,长时间都没有收入,不比打工每个月按时有工资发。该买的草料没有买,该买的药品没有买,存在侥幸心理导致牛死亡,也是牛长势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3、原计划政府补贴的钱一分钱也没拿到,因为他们的规模不够大,没有带动周围的农民致富,达不到补贴的标准。

4、因为了节省租金,山边上的田大都没有租下来,虽然大部分都荒芜了,但也有部分人种了农作物,导致要花很多时间去看住牛,不让它们吃农作物,没办法放养,浪费很多时间、精力。农民看到你必须要租这个田的时候,趁机抬高租金。


总结:我举了他的例子并不代表别人养牛也会亏本。不管是种植还是养殖都要先学好技术,技术掌握在手中做什么都更有成功的机会。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按钮,关注我的头条号【承讯生态种养】,让我们一起共同成长!


承讯生态种养


说到这个话题,我也想谈谈我的看法,毕竟我现在就是做的这一行。本人86虎,2014年我辞去农机销售回老家,在家休息了将近一年,说真的是看致富经冲昏了头,想着自己搞点养殖,轻轻松松的,还能顾家。第一次搞了2000只柴鸡,忙活了半年后,新搞的场地因修路问题搁置一年,前后花费大致6万元,后来鸡也零散抛售,没赚钱,但也没陪,除了场地等固定投资。15年新场地的路搞好后,又上了将近2000只,说真的一次太多不好消化,太少又养不了家,卖给鸡贩又不挣钱。之后公鸡直接淘,留母鸡产蛋,鸡蛋无销路,自己吃,送人,送朋友,又是不赚钱。第三年中旬鸡蛋慢慢能养活自己,但还是不赚钱,后期上了放养黑猪,两三只羊。去年猪肉打开本地市场,销量马马虎虎,今年比去年更好点,几年下来前前后后不算自己家人的人工投入将近100万,现在还负债30左右,争取明年底还请债务。反正农业是个条漫长而艰辛的路,不能妄想一下暴富,不能一口吃个胖子,要徐徐渐进,靠质量和口碑生存,之后才是盈利。


巩义川秀山庄


我一朋友*伟,国营西安蝴蝶手表厂职工,与我同庚,上世纪90年代买断工龄下岗,本世纪初期,筹集了四五万元资金,到长安县大峪乡承包了半条山沟,据说是120亩山坡地,事实上200亩都不止,因为是山沟,本来就荒着,承包时也无人丈量,粗略估计了一下,当然向承包人倾斜。起先养殖鸡、羊,因销路与效益问题,改成了放养生态猪,无抗养殖。四周扎了铁栅栏,盖了圈舍、库房、临时住所等,周边种植苜蓿。从几十头开始,依靠亲朋、顾客口碑相传,十几年下来,除却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外,滚雪球似的滚到了年出栏近千头,取得了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2017年,又把另半条山沟流转过来,扩大养殖规模。

2018年环保整治,秦岭北麓被划为“禁养区”,该养殖场尽管手续齐全,也未能逃过一劫:生猪限期处理,猪场强制拆除,截至目前也未得到任何补偿。一夜之间,*伟从一个“中产”沦为了“无产阶级”,四处打零工谋生。


北大屠夫陆步轩


那些去农村承包山头搞养殖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大家好,我是文辉,关于这个问题,我分享一下我认识的一位在农村包山林搞养殖的人,是我朋友的亲戚。他姓王,是一个70后,搞的是散养黑土猪和土鸡。2014年的时候回家开始创业,用了五年的时间,从负债100万,成了当地有名的养殖户。

2014年王大哥拿着自己仅有的20万,回到老家承包了村里的500亩山林,并向银行贷款30万,向亲戚朋友借了20万,在山里修了路,拉通了电,建了蓄水池,盖了厂房,人住房。没有人知道他要干什么。大家都很好奇,问他要干什么,王大哥告诉他们说,他要养猪,散养猪,大伙骂他说脑子有病,养猪跑到深山里来,但是王大哥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解释。

一切建好之后,王大哥又买了几十吨的玉米,麦麸,豆粕,等农作物,并它们混合后加工成粉末状态,再装了起来。然后又买了给猪喂食的食槽等一系列的使用工具。一个礼拜之后,100头土黑猪小猪崽子运来了,96头母的,4头公的。

可是这个时候王大哥开始犯愁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100头小猪仔,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而且他的钱也差不多花完了。于是他找到了他的高中同学,想向他借点钱。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同学说钱是有,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他也加入进来,以合作的方式入股,两个人共同经营。本来王大哥想拒绝的,但是仔细一想,还是同意了,因为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他来正好。

两个人签好合同后,王大哥的同学投资了35万,王大哥还是占大股份。就这样两个人就在山里过起了“与世无争”的养猪生活。小猪第一个月的时候是在厂房里养的,因为太小,不敢放到山里去,怕走丢。第二个月后,小猪开始外放,但是小猪害怕,还是不敢走远,王大哥他们只能用赶的方式让猪去山里去,因为山里有很多草,野菜,野果实,植物根茎,各种昆虫都是很好的免费饲料。渐渐的,小猪适应了山林里的环境,不用王大哥他们赶,自己就跑到山里面找吃的了。

过了七八个月,王大哥他们发现,猪回来的数量越来越少,这可把王大哥他们吓了一跳,以为猪丢了,于是进山去找,等找到后,心终于放下来了,原来母猪怀孕了,在外面的山洞里搭了窝,下崽了,这可把王大哥他们给高兴坏了。

一年后王大哥的散养黑土猪已有六七百头,但是并没有把它们全部卖掉,只卖掉了300多头公猪,母猪留着继续下崽。而卖猪的钱,他们又承包了一百亩田地,请人在里面种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而且还买了几千只土鸡仔,有五黑鸡,芦花鸡,本地土鸡,专门请了工人和他们一起养。


直到今年,王大哥他们又办起了合作社,让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阵地。目前黑土猪存有2300多头,牛羊几百头,土鸡,孔雀,火鸡等家禽3000多只,成了当地最有名的养殖大户。

我是西北文辉,专注养殖,欢迎大家指点评论,另外如果你有更多养殖问题,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或者私信我,我们一起交流讨论,期待你的到来谢谢!


西北文辉


说说我本人吧!18年回农村的,刚开始搞种植,种了180亩水稻,大概挣了5 ~ 6万吧!(没记账具体多少也搞不清楚),同时事开了个小农资店大概挣了7 ~ 8万,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

19年水稻没种了,养了70亩龙虾,投资了18万回来了10万的本。农资店没怎么打理了,生意很差大概挣了2 ~ 3万。

20年打算把农资店关了,养70亩龙虾,在打算养个20来头牛。

以上就是我本人这几年走的路 没挣到啥钱,只能说还活着。





农人石勇


那些去农村承包山头搞养殖的人最后的结果不是赔了就是赚了。我认识的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在我们这边的山区草原包地养羊,最后赚的盆满钵满。

两口子是我同学的亲戚,以前本来就搞养殖,在家圈养小尾寒羊,因此积累了一定的养殖技术和经验。考虑到圈养和放养还是有一定的区别,老两口又特意进山跟着当地的牧民学习了一段时间的放养羊技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这里的山头承包还是挺便宜,两口子花20万承包了10年期限的300亩山头,然后购入适合当地养殖的滩羊品种,大约500只,又储备了恶劣天气喂羊的牧草精饲料,山里面修了简易住所和羊舍,前期所有的投入差不多100万。

投资是巨大的,但由于管理经营得当,人又能吃苦,耐得住山里的清冷,再加上这几年雨水好,草场长势丰茂,滩羊所生的小羊羔成活率很高,每年也能赚个20多万。

现在算起来,他们已经在山里面待了差不多5年时间,前期投入的本钱基本已经回来了。这不今年这段时间正好赶上高羊价,老两口瞅准了时间,互相商量把自家的500多只基础羊卖去了300多只,最后只留了200来只。这300多只基础羊,一下子给他们带来了将近60万的纯利润,老两口也是乐开了花。



接下来手里面还剩200来只基础羊,离草原的承包期限也还有5年时间,这5年时间里具体的羊价还不好说,他们暂时持观望态度,并不打算投入资金加大养殖规模,只是任由余下的200来只滩羊自繁自育就好。

最后,我只想说老两口的勤奋和技术经验换来了他们的好运气。今年的羊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在这个时候能有几百只的存货,自己想不赚钱都难。养殖业就是这样,在价格高的时候果断出手,千万不要贪心不足想着继续涨价。



西北郭郭


前几年山村热,闹得不少人心动不已,去农村承包山头搞养殖,一般有心承包搞养殖的都不只是单纯的养殖,都开了个什么什么山庄,某某庄园,一边养着花鸟鱼虫,一边经营着饭庄,开始的时候都是轰轰烈烈,最后好像都鸟悄的不了了之了,为啥都经营不下去了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入不敷出不赚钱。


我们这里当时也有一个山庄,是某个村的书记承包了一个山头,修路盖小亭子,种了樱桃、桑葚、桃子各种水果,还有各种花鸟,听说光山庄的基础装饰就投了一二百万,山庄建成后,雇了专人养跑山鸡、猪、鸭子、鱼等,还在山里种了西红柿、黄瓜,还有很多野菜,经营过程中主打的就是农村“野味”,这野味还真是小看不得,一点不比“山珍海味”便宜,这种边搞养殖边搞餐饮的模式,菜品都是很贵的,这就造成了农村人吃不起,城里人来的少的现状,首投资金就在几百万,后期运营一般的话,别说盈利了,就是成本都很难赚回来,所以经常会看到,开始时轰轰烈烈在山头搞养殖的,后来都是不停的换门头,换来换去都黄了。


不过也不能说承包山头搞养殖的就都不行。我们这里还有个葡萄庄园,在庄园里大批量养着各种家禽,还种植着各个品种的葡萄,每年葡萄上市时好多人来庄园游玩,这里集吃喝玩乐一体,在买完葡萄后,可以到养殖区自选跑山鸡或者去鱼塘捕鱼,大师傅直接给处理做成菜,绝对保证第一手的新鲜家禽,从山村野地到饭桌餐盘。这个庄园搞的养殖业就很红火了,承包的山头地方大,可以选了羊直接做烤羊,也可以选跑山鸡直接做蘑菇炖鸡,还可以选鱼吃全鱼宴。在这里可以摘葡萄,游玩,吃饭,住宿庄园一日游,经营的还算比较红火。但是由于有些偏远,也是经营压力比较大。



总之这几年承包山地搞养殖的比较少了,单纯搞养殖收益一般,建成庄园这类农家乐又担心是违建,大棚种植樱桃、长桑之类的水果倒是比较红火,收益也不错。


一品小十六


大家好我是五常老帅,非常开心回答这个问题,湖南永州一家企业老板,回乡创业在农村包山头养杜仲猪巨亏5000万,目前身无分文负债累累。今天我来讲讲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姓李,那我们以下就称呼他老李,老李祖籍是湖南人,年轻的时候下海经商,先在义乌摆地摊从事小商品生意,后又进入北京天意批发市场,做纺织品批发。由于两口子踏实肯干,乐意助人。产品又好又便宜,迅速的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在五年的时间,老李就在天意,小有名气了,自然而然也捞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就在手里面有一部分资金的时候,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他的老乡,一次吃饭的不经意谈话。让老李走上了人生巅峰。那个时候北京的房地产处于一个低谷,在08年的时候,只要在北京买房子,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都会赚得盆满钵满。老李就是踩重用了这样的风口,利用自有资金再加上人银行贷款。在北京最多的时候拥有十套以上房产。房地产在08年到18年都是疯狂的增长了,就在13年的时候,北京的就迎来了整顿。很多的批发市场面临着搬迁,像当动物园啊,天意商城。都是在搬迁的行列当中。

这时候老李在办公室待不住了,看着自己的主业不能经营了。就去跟别人合作做了一个空气净化的产品。做一个项目让老李亏了小一个亿,出售了大量的北京的房产之后,老李携款5000万。回到了湖南的老家,开始了第三次创业,这时候从美国回来了一位博士。姓胡,我们叫他胡博士,经朋友介绍二人相识相知。

两个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个时候老李就问胡博士有什么好的项目可以做,这个胡博士,是从海外活不下去回来的人。出国十几年,在海外没有立足,现在又回到国内骗钱来了。这个人心胸狭隘道貌岸然,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知识分子的样子。这种感觉反而还让老李顶礼膜拜。就在这种情况下,胡博士介绍了一个项目就是杜仲猪的养殖

在这期间,胡博士还承诺帮他联系各方资源以及销售和技术把关,老李投了5000万,见了杜仲猪养猪场。开始养猪了,不养不知道,一养吓一跳。养上万头猪,可不是闹着玩儿了,猪这个东西很能吃,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饲料。由于前期的钱,给胡博士小一部分,做技术顾问费和原材料的研发,就花了老李小1000万。其实这钱全落入了胡博士自己的口袋。

由于没有猪肉的销售销路,再加上大量的出栏的猪还要在家继续养,老李就走上了借款高利贷之路。无论是银行贷款,还是民间借贷,只要能想办法搞到钱的,他都不惜一切代价。最终由于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资不抵债。债权人太多导致非法集资,锒铛入狱,所以,包山头种植养殖需谨慎,风险还是大大的。(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老杨寻货


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就这问题说下我村叔叔们的养殖故事吧。早在05年我村一位大叔联合几户人家承包荒山办了一个养殖场,山上养羊,山下养猪,那些年猪价、羊价高,加上政府有补贴 ,大赚了一笔,特别是08年猪肉14一15元一斤,羊肉50一60元一斤,一头能赚1千多元,一年就赚了好几百万元,然后我村很多人都加入了养殖行业,而我村那位带头养殖的大叔却退出了那个养殖场,自己单独另办一个农场,改用传统生态的种养方法养猪、养鸡、种菜并加工农产品。随着猪肉、羊肉价格下跌,政府补贴取消,工资上涨等因素,养殖行业进入寒冬,散户们纷纷退出养殖行业,只有几个大户和那位大叔还在养殖,时至现在几个养殖大户养殖规模较大,那位大叔规模最大,有自己的品牌和专卖店,经济效益很好带动了部分乡亲脱贫致富。总之各行业有赚有赔,只要有技术、有市场,用心去做还是有奔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